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437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热回路等中使用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热交换器由并列配置多根传热管而成的流路(路径)构成。在各传热管的制冷剂入口部配置例如集管或分布器,所述集管或分布器是将制冷剂均等地分配给各传热管的分配器。

相对于多根传热管均等地分配制冷剂在确保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方面是重要的。

该分配器例如为:通过层叠多块板状体,从而形成将一条入口流路分支为多条出口流路的分配流路,向热交换器的各传热管分配并供给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94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这样的分配器而言,在包含液体在内的制冷剂等在具有弯折部分的分配流路内流动时,液体会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分配流路的外周方向地流动。于是,存在如下课题:在设置于该流路的下游的分支部分,较多液体会流入特定的流路,在分配流路的流路出口,制冷剂的分配比率变得不均等。

本发明是以上述课题为背景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分配流路的流路出口均等地供给制冷剂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分配器具有第一流路、多条第二流路及将所述第一流路分支为多条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一分支流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流路构成为具有:第一连通流路,所述第一连通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第二连通流路,所述第二连通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将所述第一连通流路和所述第二连通流路连接,所述弯折部包括:内周壁部,所述内周壁部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内表面;以及外周壁部,所述外周壁部具有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的第二曲率半径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连通流路具有:内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内周壁部延伸设置;以及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外周壁部延伸设置,在所述外侧壁部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分配器在流路中存在弯折部,即使例如制冷剂的液体成分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的外周侧地流动,也能够利用液膜剥离部件修正液体的偏移,能够相对于多条流路均等地分配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的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的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变形例中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的图。

图5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结构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0是说明以往的层叠型集管的分支流路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5是实施方式5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6是实施方式6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图17是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21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此外,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仅为一例,本发明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并不限定于为这样的结构、动作等情况。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附图标记的标注。另外,对于细微的构造,适当地简化或省略图示。另外,对于重复或类似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省略。

另外,虽然以下说明了将本发明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及热交换器应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其它制冷循环装置。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及热交换器为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热交换器。另外,虽然说明了空气调节装置对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进行切换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仅进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实施方式1.

对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热交换器1的结构>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概略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立体图。

图2及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的图。此外,图3是在图2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1具有热交换部2和分配合流部3。

(热交换部2)

热交换部2具有配设在通过热交换部2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图中的空心箭头)的上风侧的上风侧热交换部21、和配设在下风侧的下风侧热交换部31。上风侧热交换部21具有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和多个上风侧翅片23,多个所述上风侧翅片23例如通过钎焊等与该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接合。下风侧热交换部31具有多根下风侧传热管32和多个下风侧翅片33,多个所述下风侧翅片33例如通过钎焊等与该多根下风侧传热管32接合。此外,虽然示出了热交换部2由上风侧热交换部21及下风侧热交换部31这两列构成的例子,但也可以由三列以上构成。

上风侧传热管22及下风侧传热管32例如为扁平管,在内侧形成有多条流路。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及多根下风侧传热管32中的每一根的一方端部22b和另一方端部22c的大致中间部分呈发夹状地被折弯而形成折返部22a、32a,并成为大致u字形。上风侧传热管22及下风侧传热管32在与通过热交换部2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图中的空心箭头)交叉的方向上配设多段。此外,上风侧传热管22及下风侧传热管32也可以是圆管(例如直径为4mm的圆管)。

此外,虽然示出了将上风侧传热管22及下风侧传热管32呈u字形地折弯而形成一体的折返部22a、32a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折返部22a、32a设为独立的构件并将在内部形成有流路的u字管连接,使流路折返。

(分配合流部3)

分配合流部3具有层叠型集管51和筒型集管61。层叠型集管51及筒型集管61以沿着通过热交换部2的空气的通过方向(图中的空心箭头)的方式并列设置。在层叠型集管51经由连接配管52连接有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在筒型集管61经由连接配管62连接有制冷剂配管(未图示)。连接配管52及连接配管62例如是圆管。

在作为分配器发挥功能的层叠型集管51的内部形成有与上风侧热交换部21连接的分配合流流路51a。分配合流流路51a在热交换部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成为将从制冷剂配管(未图示)流入的制冷剂分配给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并使制冷剂流出的分配流路。另外,分配合流流路51a在热交换部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成为使从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流入的制冷剂合流并向制冷剂配管(未图示)流出的合流流路。

在筒型集管61的内部形成有与下风侧热交换部31连接的分配合流流路61a。分配合流流路61a在热交换部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成为将从制冷剂配管(未图示)流入的制冷剂分配给下风侧热交换部31的多根下风侧传热管32并使制冷剂流出的分配流路。另外,分配合流流路61a在热交换部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成为使从下风侧热交换部31的多根下风侧传热管32流入的制冷剂合流并向制冷剂配管(未图示)流出的合流流路。

也就是说,在热交换部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分别具有形成有分配流路(分配合流流路51a)的层叠型集管51、和形成有合流流路(分配合流流路61a)的筒型集管61。

另外,在热交换部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分别具有形成有分配流路(分配合流流路61a)的筒型集管61、和形成有合流流路(分配合流流路51a)的层叠型集管51。

<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及另一方端部22c中的每一个接合有上风侧接头构件41。在上风侧接头构件41的内侧形成有流路。该流路的一方端部为沿着上风侧传热管22的外周面的形状,另一方端部为圆形。另外,同样地,在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及另一方端部32c中的每一个接合有下风侧接头构件42。在下风侧接头构件42的内侧形成有流路。该流路的一方端部为沿着下风侧传热管32的外周面的形状,另一方端部为圆形。

利用列连接管43将与上风侧传热管22的另一方端部22c接合的上风侧接头构件41和与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接合的下风侧接头构件42连接。列连接管43例如是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圆管。在与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接合的上风侧接头构件41连接有层叠型集管51的连接配管57。在与下风侧传热管32的另一方端部32c接合的下风侧接头构件42连接有筒型集管61的连接配管64。

此外,也可以使上风侧接头构件41和连接配管57一体化。另外,也可以使下风侧接头构件42和连接配管64一体化。另外,也可以使上风侧接头构件41、下风侧接头构件42及列连接管43一体化。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变形例中的热交换部2与分配合流部3的连接的图。

此外,图4是在相当于图2中的a-a线的线处的剖视图。

既可以如图3所示,将上风侧传热管22及下风侧传热管32配设成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及另一方端部22c、和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及另一方端部32c在从侧方观察热交换器1的状态下为锯齿状,另外,也可以如图4所示,配设成棋盘状。

<应用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结构>

以下,说明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结构。

图5及图6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结构的图。此外,图5示出了空气调节装置91制热运转的情况。另外,图6示出了空气调节装置91制冷运转的情况。

如图5及图6所示,空气调节装置91具有:压缩机92、四通阀93、室外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94、节流装置95、室内热交换器(负荷侧热交换器)96、室外风扇(热源侧风扇)97、室内风扇(负荷侧风扇)98及控制装置99。通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92、四通阀93、室外热交换器94、节流装置95及室内热交换器96,从而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四通阀93也可以是其它流路切换装置。

室外热交换器94是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被设置成:将层叠型集管51配设在由室外风扇97的驱动产生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将筒型集管61配设在下风侧。室外风扇97既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上风侧,另外,也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下风侧。

在控制装置99例如连接有压缩机92、四通阀93、节流装置95、室外风扇97、室内风扇98及各种传感器等。通过利用控制装置99切换四通阀93的流路,从而对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进行切换。

<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的动作>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及应用该热交换器1的空气调节装置91的动作。

(制热运转时的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的动作)

以下,使用图5说明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从压缩机9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3流入室内热交换器96,并通过与由室内风扇98供给的空气进行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对室内进行制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成为高压的过冷液态,并从室内热交换器96流出,利用节流装置95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94,与由室外风扇97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成为低压的过热气态,并从室外热交换器94流出,经由四通阀93被吸入到压缩机92中。也就是说,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94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室外热交换器94中,制冷剂流入层叠型集管51的分配合流流路51a而被分配,并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流入到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的制冷剂通过折返部22a而到达上风侧传热管22的另一方端部22c,并经由列连接管43流入下风侧热交换部31的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流入到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的制冷剂通过折返部32a而到达下风侧传热管32的另一方端部32c,并流入筒型集管61的分配合流流路61a而被合流。

(制冷运转时的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的动作)

以下,使用图6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从压缩机9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94,并与由室外风扇97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成为高压的过冷液态(或低干度的气液二相状态),并从室外热交换器94流出,利用节流装置95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96,并通过与由室内风扇98供给的空气进行的热交换而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成为低压的过热气态,并从室内热交换器96流出,经由四通阀93被吸入到压缩机92中。也就是说,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94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在室外热交换器94中,制冷剂流入筒型集管61的分配合流流路61a而被分配,并流入下风侧热交换部31的下风侧传热管32的另一方端部32c。流入到下风侧传热管32的另一方端部32c的制冷剂通过折返部32a而到达下风侧传热管32的一方端部32b,并经由列连接管43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上风侧传热管22的另一方端部22c。流入到上风侧传热管22的另一方端部22c的制冷剂通过折返部22a而到达上风侧传热管22的一方端部22b,并流入层叠型集管51的分配合流流路51a而被合流。

<层叠型集管51的结构>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层叠型集管51的结构。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局部放大图。

图7所示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例如由长方形形状的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和被夹入该各第一板状体之间的第二板状体121、122、123构成。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和第二板状体121、122、123在俯视时为相同形状的外形。

在钎焊接合前的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不涂抹(涂覆)焊料,在第二板状体121、122、123的双面或单面涂抹(涂覆)有焊料。从该状态起,隔着第二板状体121、122、123将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层叠,并利用加热炉加热,进行钎焊接合。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和第二板状体121、122、123例如厚度为1~10mm左右,为铝制。

在层叠型集管51,利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及第二板状体121、122、123的流路形成分配合流流路51a。分配合流流路51a由作为圆形的贯通孔的第一流路10a、第二流路10b、第三流路10c和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一分支流路11、第二分支流路15构成。

此外,通过冲压加工或切削加工,对各板状体进行加工。在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使用能够进行冲压加工的厚度为5mm以下的板材,在通过切削加工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厚度为5mm以上的板材。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配管与第一板状体111的第一流路10a连接。第一板状体111的第一流路10a与图1中的连接配管52连通。

在第一板状体111及第二板状体121的大致中央,开设有圆形的第一流路10a。另外,在第二板状体122,在相对于第一流路10a对称的位置处,同样地以圆形开设有一对第二流路10b。

并且,在第一板状体114及第二板状体123的相对于第二流路10b对称的位置处,以圆形开设有四处第三流路10c。而且,第一板状体114的第三流路10c与图1中的上风侧传热管22连通。

上述第一流路10a、第二流路10b、第三流路10c以在将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及第二板状体121、122、123层叠时分别连通的方式被定位并开口。

另外,在第一板状体112形成有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一分支流路11,同样地,在第一板状体113形成有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二分支流路15。

在此,在将各板状体层叠并形成分配合流流路51a时,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2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中央连接有第一流路10a,并且在第一分支流路11的两端部连接有第二流路10b。

另外,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3的第二分支流路15的中央连接有第二流路10b,并且在第二分支流路15的两端部连接有第三流路10c。

通过按这种方式将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及第二板状体121、122、123层叠并钎焊,从而能够将各流路连接并形成分配合流流路51a。

另外,为了确定将各板材层叠时的位置,在第一板状体111、112、113、114及第二板状体121、122、123设置有定位部件30。

具体而言,定位部件30形成为贯通孔,能够通过在贯通孔中插通销来进行定位。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相向的各板材的一方形成凹部,并且在另一方设置凸部,在将两块板材层叠的情况下,凹部和凸部嵌合。

(第一分支流路11)

接着,使用图8详细说明第一分支流路11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一分支流路11是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2的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第一分支流路11由第一连通流路12和两条第二连通流路13构成,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2在第一板状体112的短边方向(图7的x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所述两条第二连通流路13从第一连通流路12的两端起在第一板状体112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第一连通流路12与第二连通流路13利用弯折部14平滑地连接。第二连通流路13由基部13a和前端部13b构成,所述基部13a与弯折部14连接,所述前端部13b从基部13a起在第一板状体112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

弯折部14是通过将形成内周侧的侧壁的内周壁部14-1和形成外周侧的侧壁的外周壁部14-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内周壁部14-1和外周壁部14-2例如构成为同心圆。内周壁部14-1的曲率半径构成为比外周壁部14-2的曲率半径小。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13a是通过将从弯折部14的内周壁部14-1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内侧壁部13a-1和从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并且,第二连通流路13的前端部13b是通过将与基部13a的基部内侧壁部13a-1在直线上连接的前端内侧壁部13b-1和经由液膜剥离部件70与基部13a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连接的前端外侧壁部13b-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而且,第一连通流路12、弯折部14及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13a的相向的侧壁(内周壁部14-1与外周壁部14-2、基部内侧壁部13a-1与基部外侧壁部13a-2)的距离为同一尺寸l1。而且,前端部13b的相向的侧壁(前端内侧壁部13b-1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的距离(尺寸l2)比尺寸l1小。

(第二分支流路15)

接着,说明第二分支流路15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二分支流路15是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3的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第二分支流路15由第一连通流路15a和两条第二连通流路15b构成,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5a在第一板状体113的短边方向(图7的x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所述两条第二连通流路15b从第一连通流路15a的两端起在第一板状体113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第一连通流路15a与第二连通流路15b利用弯折部平滑地连接。

(液膜剥离部件70)

对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具有与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和前端外侧壁部13b-2垂直地形成的垂直部70a。

<层叠型集管5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接着,说明层叠型集管51内的分配合流流路51a及其制冷剂的流动。

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气液二相流的制冷剂从第一板状体111的第一流路10a流入到层叠型集管51内。流入的制冷剂在第一流路10a内直行,并在第一板状体112的第一分支流路11内与第二板状体122的表面碰撞,在第一连通流路12内在水平方向上分流。

分流后的制冷剂行进到第一分支流路11的两端部,并流入到一对第二流路10b内。

流入到第二流路10b内的制冷剂沿着与在第一流路10a内行进的制冷剂相同的方向在第二流路10b内直行。该制冷剂在第一板状体113的第二分支流路15内与第二板状体123的表面碰撞,在第一连通流路15a内在水平方向上分流。

分流后的制冷剂行进到第二分支流路15的两端部并流入到四条第三流路10c内。

流入到第三流路10c内的制冷剂沿着与在第二流路10b内行进的制冷剂相同的方向在第三流路10c内直行。

然后,从第三流路10c流出,被均匀地分配并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

此外,虽然示出了在实施方式1的分配合流流路51a中通过分支流路两次而成为四条分支的层叠型集管51的例子,但分支的次数并不被特别限定。

(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

在此,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

图10是说明以往的层叠型集管的分支流路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以往,当液体制冷剂在具有弯折部14的第一分支流路11内流动时,如图10所示,由于离心力,会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形成液膜20。该液膜20在第二连通流路13内保持原状态偏移地流动,并流入第二流路10b。

与此相对,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1的第一分支流路在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在基部13a内偏向基部外侧壁部13a-2侧地流动的液膜20与该液膜剥离部件70碰撞而变更流路,并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而在前端部13b内在流路的中央流动。然后,相对于第二流路10b从大致中央流入。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垂直部70a)。因此,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的液膜在从基部13a流入前端部13b时也会与垂直部70a碰撞而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于是,液体制冷剂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将液膜剥离部件70形成为垂直部70a,在实施方式2中,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51、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通用,所以省略说明。

<液膜剥离部件70的结构>

图12是实施方式2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是通过将连接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和前端外侧壁部13b-2的两个第一圆弧部70b和第二圆弧部70c组合而构成的。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第一圆弧部70b和第二圆弧部70c)。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更平滑地使液膜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也会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另外,通过利用圆弧部形成液膜剥离部件70,从而能够用钻头或端铣刀对第一板状体112进行加工,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缩短完成时间,提高生产性。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将液膜剥离部件70形成为垂直部70a,在实施方式3中,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51、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通用,所以省略说明。

<液膜剥离部件70的结构>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由相对于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和前端外侧壁部13b-2具有倾斜角的锥部70d构成。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3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锥部70d)。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更平滑地使液膜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也会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中,将液膜剥离部件70形成为垂直部70a,在实施方式4中,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51、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通用,所以省略说明。

<液膜剥离部件70的结构>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构成为相对于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的壁面呈矩形地凹陷的方形凹部70e。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4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方形凹部70e)。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使液膜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也会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中,将液膜剥离部件70形成为垂直部70a,在实施方式5中,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51、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通用,所以省略说明。

<液膜剥离部件70的结构>

图15是实施方式5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构成为相对于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的壁面呈圆形地凹陷的圆形凹部70f。另外,前端外侧壁部13b-2和圆形凹部70f利用弯曲部70g平滑地连接。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5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圆形凹部70f及弯曲部70g)。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使液膜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也会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1中,将液膜剥离部件70形成为垂直部70a,在实施方式6中,液膜剥离部件7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51、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通用,所以省略说明。

<液膜剥离部件70的结构>

图16是实施方式6的第一分支流路11的放大图。

在第一分支流路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液膜剥离部件70构成为表面粗糙度比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的壁面粗糙的凹凸部70h。此外,在实施方式6中,在第二连通流路13,在基部13a和前端部13b处相向的侧壁的距离的尺寸l1和尺寸l2为相同的长度。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6的层叠型集管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13的基部外侧壁部13a-2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凹凸部70h)。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垂直部70a相比,能够以更简易的结构使液膜从基部外侧壁部13a-2剥离。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的外周壁部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也会在前端部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分支流路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热交换能力。

实施方式7.

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分配器)的分配合流流路251a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合流流路51a不同。因此,对分配合流流路251a的结构进行说明。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及空气调节装置通用。

<层叠型集管251的结构>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1的层叠型集管251的结构。

图17是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中的第一分支流路2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所示的层叠型集管251(分配器)例如由长方形形状的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和被夹入该各第一板状体之间的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构成。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和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在俯视时为相同形状的外形。

在钎焊接合前的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不涂抹(涂覆)焊料,在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的双面或单面涂抹(涂覆)有焊料。从该状态起,隔着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将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层叠,并利用加热炉加热,进行钎焊接合。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和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例如厚度为1~10mm左右,为铝制。

在层叠型集管251,利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及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的流路形成分配合流流路251a。分配合流流路251a由作为圆形的贯通孔的第一流路210a、第二流路210b、第三流路210c和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一分支流路211、第二分支流路216构成。

此外,通过冲压加工或切削加工,对各板状体进行加工。在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使用能够进行冲压加工的厚度为5mm以下的板材,在通过切削加工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厚度为5mm以上的板材。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配管与第一板状体2111的第一流路210a连接。第一板状体2111的第一流路210a与图1中的连接配管52连通。

在第一板状体2111及第二板状体2121的大致中央,开设有圆形的第一流路210a。另外,在第二板状体2122,在相对于第一流路210a对称的位置处,同样地以圆形开设有四处第二流路210b。

并且,在第一板状体2114及第二板状体2123的相对于第二流路210b对称的位置处,以圆形开设有八处第三流路210c。而且,第一板状体2114的第三流路210c与图1中的上风侧传热管22连通。

上述第一流路210a、第二流路210b、第三流路210c以在将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及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层叠时分别连通的方式被定位并开口。

另外,在第一板状体2112形成有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一分支流路211和第二分支流路216,同样地,在第一板状体2113形成有作为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的第三分支流路215。

在此,在将各板状体层叠并形成分配合流流路251a时,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2112的第一分支流路211的中央连接有第一流路210a,并且在第一分支流路11的两端部连接有第二分支流路216。

而且,在第二分支流路216的两端部连接有第二流路210b。

另外,在形成于第一板状体113的第三分支流路215的中央连接有第二流路210b,并且在第三分支流路215的两端部连接有第三流路210c。

通过按这种方式将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及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层叠并钎焊,从而能够将各流路连接并形成分配合流流路51a。

另外,为了确定将各板材层叠时的位置,在第一板状体2111、2112、2113、2114及第二板状体2121、2122、2123设置有定位部件230。

具体而言,定位部件230形成为贯通孔,能够通过在贯通孔中插通销来进行定位。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相向的各板材的一方形成凹部,并且在另一方设置凸部,在将两块板材层叠的情况下,凹部和凸部嵌合。

(第一分支流路211)

接着,使用图18详细说明第一分支流路211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一分支流路211是形成于第一板状体2112的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第一分支流路211由第一连通流路212和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3构成,所述第一连通流路212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短边方向(图7的x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所述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3从第一连通流路212的两端起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第一连通流路212与第二连通流路213利用弯折部214平滑地连接。第二连通流路213由基部213a和前端部213b构成,所述基部213a与弯折部214连接,所述前端部213b从基部213a起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

弯折部214是通过将形成内周侧的侧壁的内周壁部214-1和形成外周侧的侧壁的外周壁部214-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内周壁部214-1和外周壁部214-2例如构成为同心圆。内周壁部214-1的曲率半径构成为比外周壁部214-2的曲率半径小。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基部213a是通过将从弯折部214的内周壁部214-1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内侧壁部213a-1和从弯折部214的外周壁部214-2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外侧壁部213a-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并且,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前端部213b是通过将与基部213a的基部内侧壁部213a-1在直线上连接的前端内侧壁部213b-1和经由液膜剥离部件270与基部213a的基部外侧壁部213a-2连接的前端外侧壁部213b-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而且,第一连通流路212、弯折部214及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基部213a的相向的侧壁(内周壁部214-1与外周壁部214-2、基部内侧壁部213a-1与基部外侧壁部213a-2)的距离为同一尺寸l1。而且,前端部213b的相向的侧壁(前端内侧壁部213b-1与前端外侧壁部213b-2)的距离(尺寸l2)比尺寸l1小。

(第二分支流路216)

接着,使用图18详细说明第二分支流路216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二分支流路216是形成于第一板状体2112的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第二分支流路216由第一连通流路217和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8构成,所述第一连通流路217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短边方向(图17的x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所述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8从第一连通流路217的两端起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长边方向(图17的y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

第一分支流路211的两端与第二分支流路216的第一连通流路217的中央连接。

第一连通流路217与第二连通流路218利用弯折部219平滑地连接。第二连通流路218由基部218a和前端部218b构成,所述基部218a与弯折部219连接,所述前端部218b从基部218a起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长边方向(图17的y方向)上延伸。

弯折部219是通过将形成内周侧的侧壁的内周壁部219-1和形成外周侧的侧壁的外周壁部219-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内周壁部219-1和外周壁部219-2例如构成为同心圆。内周壁部219-1的曲率半径构成为比外周壁部219-2的曲率半径小。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基部218a是通过将从弯折部219的内周壁部219-1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内侧壁部218a-1和从弯折部219的外周壁部219-2起平滑地延伸设置的基部外侧壁部218a-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并且,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前端部218b是通过将与基部218a的基部内侧壁部218a-1在直线上连接的前端内侧壁部218b-1和经由液膜剥离部件370与基部218a的基部外侧壁部218a-2连接的前端外侧壁部218b-2相向地配置而构成的。而且,第一连通流路217、弯折部219及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基部218a的相向的侧壁(内周壁部219-1与外周壁部219-2、基部内侧壁部218a-1与基部外侧壁部218a-2)的距离为同一尺寸l3。而且,前端部218b的相向的侧壁(前端内侧壁部218b-1与前端外侧壁部218b-2)的距离(尺寸l4)比尺寸l3小。

(第三分支流路215)

接着,说明第三分支流路215的构造。

如上所述,第三分支流路215是形成于第一板状体2113的大致s字形或大致z字形的贯通槽。第三分支流路215由第一连通流路215a和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5b构成,所述第一连通流路215a在第一板状体2113的短边方向(图17的x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所述两条第二连通流路215b从第一连通流路215a的两端起在第一板状体2113的长边方向(图7的y方向)上延伸设置并开口。第一连通流路215a与第二连通流路215b利用弯折部平滑地连接。

(液膜剥离部件270、370)

对液膜剥离部件270、370的形状进行说明。

在第一分支流路211中的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基部外侧壁部2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270。另外,在第二分支流路216中的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基部外侧壁部218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8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370。

液膜剥离部件270、370能够采用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各种形状。

<层叠型集管25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接着,说明层叠型集管251内的分配合流流路251a及其制冷剂的流动。

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气液二相流的制冷剂从第一板状体2111的第一流路210a流入到层叠型集管251内。流入的制冷剂在第一流路210a内直行,并在第一板状体2112的第一分支流路211内与第二板状体2122的表面碰撞,在第一连通流路212内在水平方向上分流。

分流后的制冷剂行进到第一分支流路211的两端部,并流入第二分支流路216。流入第二分支流路216的制冷剂在第一连通流路217中在水平方向上分流,并行进到第二分支流路216的两端。然后,流入到四条第二流路210b内。

流入到第二流路210b内的制冷剂沿着与在第一流路210a内行进的制冷剂相同的方向在第二流路210b内直行。该制冷剂在第一板状体2113的第三分支流路215内与第二板状体2123的表面碰撞,在第一连通流路215a内进一步在水平方向上分流。

分流后的制冷剂行进到第三分支流路215的两端部并流入到八条第三流路210c内。

流入到第三流路210c内的制冷剂沿着与在第二流路210b内行进的制冷剂相同的方向在第三流路210c内直行。

然后,从第三流路210c流出,被均匀地分配并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21的多根上风侧传热管22。

此外,虽然示出了在实施方式7的分配合流流路251a中通过分支流路两次而成为八条分支的层叠型集管251的例子,但分支的次数并不被特别限定。

(第一分支流路211、第二分支流路216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

在此,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分支流路211、第二分支流路216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18所示,实施方式7的第一分支流路211在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基部外侧壁部2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270。在基部213a内偏向基部外侧壁部213a-2侧地流动的液膜与该液膜剥离部件270碰撞而变更流路,并从基部外侧壁部213a-2剥离而在前端部213b内在流路的中央流动。然后,相对于第二分支流路216没有液膜的偏移地流入。

并且,如图18所示,第二分支流路216在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基部外侧壁部218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8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370。在基部218a内偏向基部外侧壁部218a-2侧地流动的液膜与该液膜剥离部件370碰撞而变更流路,并从基部外侧壁部218a-2剥离而在前端部218b内在流路的中央流动。然后,相对于第二流路210b没有液膜的偏移地从中央流入。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7的层叠型集管251(分配器),在第一分支流路211内的第二连通流路213的基部外侧壁部213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3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270。因此,即使从第一流路2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214的外周壁部214-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的液膜在从基部213a流入前端部213b时也会与液膜剥离部件270碰撞而从基部外侧壁部213a-2剥离。于是,液体制冷剂在前端部213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213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213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相对于第二分支流路216没有液膜的偏移地流入,所以在第一连通流路217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并且,在第二分支流路216内的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基部外侧壁部218a-2与前端外侧壁部218b-2之间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370。因此,即使从第一分支流路211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219的外周壁部219-2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的液膜在从基部218a流入前端部218b时也会与液膜剥离部件370碰撞而从基部外侧壁部218a-2剥离。于是,液体制冷剂在前端部218b内向前端内侧壁部218b-1侧变更流路,并在前端部218b的中央流动。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三分支流路215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因此,能够在分配合流流路251a的流路出口(第三流路210c)均等地供给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及空气调节装置91的热交换能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7中,示出了将液膜剥离部件270、370分别配置于第一分支流路211和第二分支流路216这两条分支流路的例子,但也可以仅设置液膜剥离部件270、370中的任一方。另外,也可以仅设置对第三分支流路215中的液体制冷剂的均等分配影响度较高的第二分支流路216的液膜剥离部件370。

在实施方式1~7中,示出了将第一板状体和被夹入该各第一板状体之间的第二板状体的块数设为共计7块的例子,但该板状体的块数并不被特别限定。另外,对于分配分支流路的分支次数,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并且,在实施方式1~7中,以层叠型集管51、25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利用更一般的配管的分配器、分布器的流路中,也能够采用实施方式1~7中记载的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的结构。

<本发明的效果>

(1)本发明的分配器具有一条第一流路10a、210a和将第一流路10a、210a分支为多条第二流路10b、210b的第一分支流路11、211,第一分支流路11、211构成为具有:第一连通流路12、212、217,所述第一连通流路12、212、217与第一流路10a、210a连通;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所述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与第二流路10b、210b连通;以及弯折部14、214、219,所述弯折部14、214、219将第一连通流路12、212、217和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连接,弯折部14、214、219包括:内周壁部14-1、214-1、219-1,所述内周壁部14-1、214-1、219-1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内表面;以及外周壁部14-2、214-2、219-2,所述外周壁部14-2、214-2、219-2具有比第一曲率半径大的第二曲率半径的内表面,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具有:内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从弯折部14、214、219的内周壁部14-1、214-1、219-1延伸设置;以及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从弯折部的所述外周壁部14-2、214-2、219-2延伸设置,在外侧壁部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

于是,即使从第一流路10a、210a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14、214、219的外周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的液膜也会与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碰撞而从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外侧壁部剥离。液体制冷剂向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内侧壁部侧变更流路并在流路的中央流动。于是,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10b、2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分支流路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2)本发明的分配器具有一条第一流路210a、将第一流路210a分支的第一分支流路211及将第一分支流路211分支为多条第二流路210b的多条第二分支流路216,第二分支流路216构成为具有:第一连通流路217,所述第一连通流路217与第一分支流路211连通;第二连通流路218,所述第二连通流路218在一端侧与第二流路210b连通;以及弯折部219,所述弯折部219将第一连通流路217和第二连通流路218连接,弯折部219包括:内周壁部219-1,所述内周壁部219-1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内表面;以及外周壁部219-2,所述外周壁部219-2具有比第一曲率半径大的第二曲率半径的内表面,第二连通流路218具有:内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从弯折部219的内周壁部219-1延伸设置;以及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从弯折部219的外周壁部219-2延伸设置,在外侧壁部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370。

于是,即使从第一分支流路211流入到第二分支流路216的液体制冷剂由于离心力而偏向弯折部219的外周侧地流动,液体制冷剂的液膜也会与液膜剥离部件370碰撞而从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外侧壁部剥离。液体制冷剂向第二连通流路218的内侧壁部侧变更流路并在流路的中央流动。于是,由于液体制冷剂从中央流入第二流路210b,并相对于流路壁面均等地分布,所以在接下来的分支流路中液体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

(3)在(1)或(2)所述的分配器中,本发明的分配器的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在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外侧壁部形成为凸状部。因此,能够使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成为流体的流路阻力,使液膜从外侧壁部剥离。

(4)在(1)或(2)所述的分配器中,本发明的分配器的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在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外侧壁部形成为凹状部。因此,能够使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成为流体的流路阻力,使液膜从外侧壁部剥离。

(5)在(1)~(4)的分配器中,本发明的分配器的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内侧壁部与外侧壁部之间的尺寸构成为:以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为分界,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成为弯折部14、214、219侧的一端侧比第二连通流路13、213、218的另一端侧大。因此,能够将液膜剥离部件70、270、370形成为台阶部而使其成为流体的流路阻力,使液膜从外侧壁部剥离。

(6)对于本发明的分配器而言,在(1)~(5)的分配器中,本发明的分配器具有多条第二流路中的一条第二流路和将该一条第二流路与多条第三流路连接的第三分支流路。于是,在液体制冷剂流入第三分支流路时,能够均等地对液体制冷剂进行分配。

(7)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51、251根据(1)~(6)的分配器而构成,是至少将开设有第一流路10a、210a的第一板状体、开设有第一分支流路11、211的第二板状体和开设有第二流路10b、210b的第三板状体层叠并一体化而成的。因此,作为层叠型集管51、251,能够构成(1)~(6)的分配器,从而使得分配器的分配合流流路51a、251a的形成变得容易。

(8)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具有(1)~(6)的分配器和多根传热管,是将这些多根传热管和分配器连接而成的。因此,能够相对于热交换器1的多根各传热管均等地供给液体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的传热性能。

(9)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具有(7)的层叠型集管51、251和多根传热管,是将这些多根传热管和层叠型集管51、251连接而成的。因此,能够相对于热交换器1的多根各传热管均等地供给液体制冷剂,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的传热性能。

(10)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91具有(8)或(9)的热交换器1。因此,通过提高热交换器1的传热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空气调节装置91的能力。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热交换器,2热交换部,3分配合流部,10a第一流路,10b第二流路,10c第三流路,11第一分支流路,12第一连通流路,13第二连通流路,13a基部,13a-1基部内侧壁部,13a-2基部外侧壁部,13b前端部,13b-1前端内侧壁部,13b-2前端外侧壁部,14弯折部,14-1内周壁部,14-2外周壁部,15第二分支流路,15a第一连通流路,15b第二连通流路,20液膜,21上风侧热交换部,22上风侧传热管,22a折返部,22b一方端部,22c另一方端部,23上风侧翅片,30定位部件,31下风侧热交换部,32下风侧传热管,32a折返部,32b一方端部,32c另一方端部,33下风侧翅片,41上风侧接头构件,42下风侧接头构件,43列连接管,51层叠型集管,51a分配合流流路,52连接配管,57连接配管,61筒型集管,61a分配合流流路,62连接配管,64连接配管,70液膜剥离部件,70a垂直部,70b第一圆弧部,70c第二圆弧部,70d锥部,70e方形凹部,70f圆形凹部,70g弯曲部,70h凹凸部,91空气调节装置,92压缩机,93四通阀,94室外热交换器,95节流装置,96室内热交换器,97室外风扇,98室内风扇,99控制装置,111、112、113、114第一板状体,121、122、123第二板状体,210a第一流路,210b第二流路,210c第三流路,211第一分支流路,212第一连通流路,213第二连通流路,213a基部,213a-1基部内侧壁部,213a-2基部外侧壁部,213b前端部,213b-1前端内侧壁部,213b-2前端外侧壁部,214弯折部,214-1内周壁部,214-2外周壁部,215第三分支流路,215a第一连通流路,215b第二连通流路,216第二分支流路,217第一连通流路,218第二连通流路,218a基部,218a-1基部内侧壁部,218a-2基部外侧壁部,218b前端部,218b-1前端内侧壁部,218b-2前端外侧壁部,219弯折部,219-1内周壁部,219-2外周壁部,230定位部件,251层叠型集管,251a分配合流流路,270液膜剥离部件,370液膜剥离部件,2111、2112、2113、2114第一板状体,2121、2122、2123第二板状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