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4033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冶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冶炼技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我国,由于其低能耗、无污染、流程短、回收高、高效益,在我国有色冶金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真空蒸馏冶炼如粗金属提纯和合金分离中广泛使用到一种内热式连续真空冶炼炉。这种真空冶炼炉中间由多个圆盘形蒸发盘叠堆成蒸发盘组,蒸发盘设有盛放金属液体的盛液槽,上蒸发盘底面与下蒸发盘盛液槽外沿口之间有间隙形成蒸汽出口通道,蒸发盘组周围有圆筒形冷凝罩,蒸发盘组从中间加热,蒸发盘加热后,盛放于蒸发盘中的金属由于沸点不同,气液分离,气相金属从蒸汽出口通道扩散出蒸发盘外至冷凝罩冷却从而实现金属提纯或分离。用于蒸发盘组加热的发热体是一种石墨发热电极。石墨发热电极需要通过连接装置与电源连接。

以前常用的连接方式是在石墨发热电极的支撑座上开一个凹槽,将石墨发热电极插入凹槽内,然后用楔子楔紧,加热后注入合金液体,冷却后安装使用。这种结构安装使用不方便,导电面积小,使用寿命短,成本高。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作了不断改进。现在常用的是,石墨发热电极的支撑座上增加一个垂直的圆弧形接触面板,石墨发热电极底部设有螺孔,安装时,支撑座垂直的圆弧形接触面板包住石墨发热电极根部,然后从下面用螺钉紧固。这种结构一定程度增加了接触面积,改善了导电性能。但是,垂直的圆弧形接触面板结构复杂,材料消耗多,加工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由于要从石墨发热电极底部下面往上紧固螺钉,安装操作不方便;而且,仅靠垂直的圆弧形接触面板接触,接触面积还是有限,导电性能还不是很好。

如何才能制备出一种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电性能、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包括发热电极底座和电极支承体;所述发热电极底座设于发热电极底部,发热电极底部为中空圆柱体,发热电极底座包括发热电极底部端头向外伸展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底平面和与底面垂直的垂直面,其底平面与发热电极垂直;所述连接块设有连接用螺孔;所述电极支承体一端设有垂直向上伸出的突沿;所述突沿伸入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突沿的外壁设有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对应的面,突沿的外壁面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接触连接;所述电极支承体位于突沿外壁面处设有连接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底平面和与底平面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发热电极底座的连接块置于电极支承体的连接凹槽内,连接块的底面和垂直面分别与凹槽的底面和垂直面接触连接;所述凹槽底面设有与连接块连接用螺孔对应的螺孔,发热电极底座和电极支承体通过穿过该螺孔的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支承体另一端设有水冷电极连接孔。

所述连接块于发热电极底部对称设置三块;所述电极支承体对应设置三块。

所述连接块的底平面为以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圆心为圆心的扇形;所述电极支承体的连接凹槽底平面为与连接块对应的扇形。

所述电极支承体厚度为90毫米,其突沿高度为30毫米。

所述电极支承体凹槽的高度为40毫米,所述发热电极底座连接块的厚度相应为40毫米。

所述发热电极底座连接块和电极支承体上设有加固板。

所述加固板为金属板或石墨板。

所述用于固定连接的螺栓或螺钉是石墨材料制成。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发热电极底座包括发热电极底部端头向外伸展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底平面和与底面垂直的垂直面,电极支承体一端设有垂直向上伸出的突沿,突沿伸入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突沿的外壁设有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对应的面,突沿的外壁面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接触连接,电极支承体位于突沿外壁面处设有连接凹槽,凹槽设有底平面和与底平面垂直的垂直面,发热电极底座的连接块置于电极支承体的连接凹槽内,连接块的底面和垂直面分别与凹槽的底面和垂直面接触连接,这样,发热电极底座和电极支承体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导电性能。由于电极支承体设有连接凹槽,这样,不但连接更稳固,而且增大了接触面积,也节约了材料,加工也方便,降低了成本。由于发热电极底座通过连接块在电极支承体连接凹槽内从上往下紧固,安装也简单方便,使用成本降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极支承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热电极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真空冶炼炉石墨发热电极连接装置,包括发热电极底座和电极支承体2。发热电极底座设于发热电极底部,发热电极底部为中空圆柱体,发热电极底座包括发热电极底部端头向外伸展的连接块1。连接块1设有底平面和与底面垂直的垂直面,其底平面与发热电极垂直连接块设有连接用螺孔。电极支承体2一端设有垂直向上伸出的突沿3。突沿伸入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突沿的外壁设有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对应的面,突沿的外壁面与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内壁面接触连接。电极支承体位于突沿外壁面处设有连接凹槽4。凹槽设有底平面和与底平面垂直的垂直面。发热电极底座的连接块置于电极支承体的连接凹槽内,连接块的底面和垂直面分别与凹槽的底面和垂直面接触连接。凹槽底面设有与连接块连接用螺孔对应的螺孔5,发热电极底座和电极支承体通过穿过该螺孔的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电极支承体另一端设有水冷电极连接孔6。

作为优选,连接块于发热电极底部对称设置三块,电极支承体对应设置三块。这样设置,连接更稳固,接触更好,导电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连接块的底平面为以发热电极底部中空圆柱体圆心为圆心的扇形。电极支承体的连接凹槽底平面为与连接块对应的扇形。

作为优选,电极支承体厚度最好为90毫米,其突沿高度最好为30毫米。电极支承体凹槽的高度最好为40毫米,发热电极底座连接块的厚度相应最好为40毫米。这样,导电性能和制作成本综合价值能够达到最优。

作为进一步改进,发热电极底座连接块和电极支承体上设有加固板7。这样,连接更稳定,接触更紧密,导电性能更好。

加固板为金属板或石墨板。用金属板最好,压力更大,导电性能更好。

用于固定连接的螺栓或螺钉是石墨材料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