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72152发布日期:2019-07-27 09:4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烧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气氛保护辊道炉的上料工作通常是由厂家配备专门的工人完成,且工人需守在炉的入口处,一旦发现入口处装载有物料的匣钵送入炉内,需马上再次上料,以避免炉内空烧,浪费产能。气氛保护辊道炉的下料工作也需厂家配备专门的工人来完成,工人需守在炉的出口处,一旦发现有匣钵出来,工人必须马上下料,避免料钵继续输送而掉至地上,造成产品及设备损坏。设备连续不断地运转,工人也必须连续保持注意力集中,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很容易使工人过度疲劳,长时间疲劳作业加大了生产事故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并相应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炉体、入口隔离舱、出口隔离舱、上料线、下料线和储料线,所述储料线与所述上料线的一端对接以将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上料线,所述入口隔离舱的两端则分别与上料线和炉体入口对接以用于将上料线上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炉体内;所述出口隔离舱的两端分别与炉体出口和下料线对接,以将烧结的物料输送至下料线进行储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料线和下料线平行于所述炉体运行方向布置,所述上料线依次经入口转角平台、入口横送平台和入口顶升平台与所述入口隔离舱对接;所述出口隔离舱依次经出口横送平台、出口转角平台与所述下料线对接。

所述上料线、入口转角平台、入口横送平台、入口顶升平台、入口隔离舱、炉体、出口隔离舱、出口顶升平台、出口横送平台、出口转角平台和下料线依次对接形成闭环。

所述入口隔离舱和出口隔离舱均包括内闸门和外闸门,所述内闸门和外闸门相互配合开关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至炉体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法,步骤为:

S01、所述上料线将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入口隔离舱,其中当所述上料线上无待烧结物料,将储料线上储存的物料输送至上料线上;

S02、所述入口隔离舱将物料输送至炉体进行烧结,烧结后的物料经出口隔离舱输送至下料线上进行储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S01中,所述上料线将物料输送至入口转角平台,由入口转角平台将物料调转90度输送至入口横送平台,由入口横送平台输送至入口顶升平台,所述入口顶升平台上升将物料顶起,使其与入口隔离舱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并输送至入口隔离舱内。

所述出口隔离舱将炉体内的物料输出,所述出口顶升平台上升与所述出口隔离舱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出口顶升平台将物料输送至出口横送平台,再经出口输送平台输送至下料线上进行储存。

所述入口隔离舱进料时,首先打开外闸门,将物料输送至外闸门与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内,关闭外闸门,并通入保护气体,打开内闸门,将物料输送至炉体内部。

所述出口隔离舱出料时,先对其外闸门和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充入保护气体,然后打开内闸门,将物料输送至外闸门与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内,关闭内闸门,再打开外闸门,将物料输送至炉体外部。

实时监视物料的输送状态并进行显示,并在物料输送状态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通过加装储存线和下料线,可使物料在输送线上连续不断地循环输送,无须工人时刻值守;工人可在上料线及储料线上一次性装载足够多的物料,系统可保证在这些物料被全部输送进炉内之前,工人不必再次上料;工人也可等待下料线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物料后再集中下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也缓解了工人的疲劳,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方法同样具有如上方法所述的优点,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标号表示:1、储料线;2、上料线;3、入口转角平台;4、入口横送平台;5、入口顶升平台;6、入口隔离舱;7、炉体;8、出口隔离舱;9、出口顶升平台;10、出口横送平台;11、出口转角平台;12、下料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炉体7、入口隔离舱6、出口隔离舱8、上料线2、下料线12和储料线1,储料线1与上料线2的一端对接以将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上料线2,入口隔离舱6的两端则分别与上料线2和炉体7入口对接以用于将上料线2上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炉体7内;出口隔离舱8的两端分别与炉体7出口和下料线12对接,以将烧结的物料输送至下料线12进行储存。本发明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方法,通过加装储存线和下料线12,可使物料在输送线上连续不断地循环输送,无须工人时刻值守;工人可在上料线2及储料线1上一次性装载足够多的物料,系统可保证在这些物料被全部输送进炉内之前,工人不必再次上料;工人也可等待下料线12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物料后再集中下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也缓解了工人的疲劳,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地,上料线2和下料线12平行于炉体7运行方向布置,上料线2依次经入口转角平台3、入口横送平台4和入口顶升平台5与入口隔离舱6对接;出口隔离舱8依次经出口横送平台10、出口转角平台11与下料线12对接。其中入口横送平台4、出口横送平台10的输送方向与炉体7的输送方向垂直,入口隔离舱6和出口隔离舱8的输送方向与炉体7的输送方向一致,由上形成的生产线形成闭环且呈矩形,布置合理,占用空间较小;而且下料线12和储料线1位于相同位置,方便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工作。

本实施例中,入口隔离舱6和出口隔离舱8均包括内闸门和外闸门,内闸门和外闸门相互配合开关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至炉体7内,具体配合见下方输送方法中所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具体包括控制单元,权限分配模块,运行监视模块,手动操作模块,数据记录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其中权限分配模块用于为不同级别用户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方便对系统的管理;运行监视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物料循环输送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直观地为用户展示系统的运行情况;手动操作模块用于维修调试时单独对每个硬件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其它硬件;数据记录模块用于供用户查询系统运行以来保存的各项历史数据,其中包括输送产品的数量、系统用电量等数据;报警提示模块用于向用户报告报警发生的时间、报警持续时间、出现报警的位置、以及报警发生的次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硬件部分的动作,以实现装载物料的匣钵在输送结构上连续不断的循环输送。其具备保护和报警功能,可以保证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用于气氛保护辊道炉的物料循环输送装置的输送方法,步骤为:

S01、上料线2将待烧结的物料输送至入口隔离舱6,其中当上料线2上无待烧结物料,将储料线1上储存的物料输送至上料线2上;

S02、入口隔离舱6将物料输送至炉体7进行烧结,烧结后的物料经出口隔离舱8输送至下料线12上进行储存。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1中,在进料时,上料线2将物料输送至入口转角平台3,由入口转角平台3将物料调转90度输送至入口横送平台4,由入口横送平台4输送至入口顶升平台5,入口顶升平台5上升将物料顶起,使其与入口隔离舱6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并输送至入口隔离舱6内。出料时,出口隔离舱8将炉体7内的物料输出,出口顶升平台9上升与出口隔离舱8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出口顶升平台9将物料输送至出口横送平台10,再经出口输送平台输送至下料线12上进行储存。

本实施例中,入口隔离舱6进料时,首先打开外闸门,将物料输送至外闸门与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内,关闭外闸门,并通入保护气体,打开内闸门,将物料输送至炉体7内部。在出口隔离舱8出料时,先对其外闸门和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充入保护气体,然后打开内闸门,将物料输送至外闸门与内闸门之间的区域内,关闭内闸门,再打开外闸门,将物料输送至炉体7外部。

本实施例中,实时监视物料的输送状态并进行显示,并在物料输送状态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输送方法做进一步描述:

储料线1上用于存储待烧结的物料,一旦上料线2上摆放的物料全部被输送进入主炉(炉体7),即可马上将储料线1上存储的物料输送至上料线2,避免无料空烧,浪费产能;上料线2上摆放即将进入主炉烧结的物料,每当入口隔离舱6输送将一排匣钵送入主炉后,上料线2即降下挡板,逐次放行单个匣钵,直至放满一排,再次等待放行下一排匣钵;

入口转角平台3用于将上料线2放行过来的匣钵输送至入口横送平台4,使匣钵的输送方向调转90°;

入口横送平台4将匣钵输送至与主炉一致的位置,并排齐一排;

入口顶升平台5将入口横送平台4上排齐的匣钵顶起来,使其与主炉处于一个水平面,并将匣钵输送至入口隔离舱6,使匣钵的输送方向再次调转90°;

入口隔离舱6用于将入口顶升平台5输送过来的匣钵输送至主炉(即炉体7),由于气氛保护辊道炉内的气氛必须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开,因此在入口隔离舱6上设置有两道闸门。在入口隔离舱6的输送过程中,先打开外闸门,将入口顶升平台5上的匣钵送至内、外闸门之间,关闭外闸门。此时内外闸门中间存在大量外界空气,需往内外闸门中间通入大量保护气体,待内外闸门中间的气氛与主炉内的气氛一致时,再打开内闸门,将匣钵输送至主炉;

主炉用于将待烧结的物料从炉头输送至炉尾,使物料在气氛保护的环境下经过炉内的高温区域,完成烧结反应,变成合格产品;

出口隔离舱8用于将装载有完成烧结反应的物料的匣钵输送至出口顶升平台9,其与入口隔离舱6类似,也设置有两道闸门。在其输送过程中,向内外闸门之间的区域充入保护气体,待内外闸门中间的气氛与炉内气氛一致时,先打开内闸门,将主炉送出来的匣钵送至内外闸门中间,然后关闭内闸门,再打开外闸门,将匣钵输送至出口顶升平台9,关闭外闸门,此时内外闸门内存在大量外界空气,再通入大量保护气体,使气氛与主炉内气氛一致,以便下一排匣钵能够继续输送;

出口顶升平台9先升起,与出口隔离舱8保持在一个平面,将匣钵接入其上后,再降下与出口横送平台10位于一个平面,将匣钵输送至出口横送平台10上,并使匣钵的输送方向调转90°;

出口横送平台10用于将出口顶升平台9输送过来的匣钵输送至出口转角平台11上;

出口转角平台11将出口横送平台10输送过来的匣钵再次调转90°方向,将匣钵输送至下料线12上;

下料线12用于暂时存储烧结好的产品,待经过烧结的产品温度降下来后,工人可将下料线12上的产品一次性搬运下来,并检测包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