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087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暖气的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现有的电暖气在节能、加热效率及散热面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油汀式电暖气工作稳定,散热面积大,升温快,使用寿命长,因此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取暖装置。

现有的电热油汀式取暖器通常是通过导热油沿着散热片对流循环,热量通过散热片内壁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但是,取暖器的背部温度很高,在用户使用时,容易误碰而被烫伤。为了降低取暖器的背部温度,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几种:一、在高温的油路表面印上禁止触摸标识,此种方式简单、易行,然而禁止触摸标志只有警告作用,仍然有安全隐患;二、降低产品功率,此种方式安全性高,但是降低产品功率使取暖效果变差,消费者体验差;三、在取暖器上安装后壳遮住最后一片散热片,此种方式安全性高,易操作实行,但是安装后壳后,取暖器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取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暖装置安全性差、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包括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内均设置有储油腔,多个散热片之间通过储油腔顺次连通;阻流装置,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散热片的储油腔内,以使位于端部的散热片的储油腔与相邻散热片的储油腔分隔开。

进一步地,阻流装置为阻流凸台或阻流板。

进一步地,阻流装置为阻流凸台,阻流凸台包括环状部和凸起部,环状部设置在凸起部的周缘。

进一步地,凸起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凸起部具有空腔,开口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环状部设置在凸起部上设置有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凸起部呈锥台状并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环状部设置在凸起部的大径端。

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均设置有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散热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储油腔设置在散热片的第一端,第二储油腔设置在散热片的第二端,相邻两个散热片的第一储油腔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散热片的第二储油腔相互连通,阻流装置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散热片的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内。

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还设置有连接通道,第一储油腔通过连接通道与第二储油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暖装置,取暖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设置在散热装置内,散热装置为前述的散热装置。

进一步地,发热装置为金属发热管。

进一步地,取暖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散热装置的阻流装置设置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的储油腔内,发热装置由位于另一端的散热片的储油腔穿入并设置在散热主体内,控制面板设置在另一端的散热片的外侧,且与发热装置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顺次连通的多个散热片的端部散热片的储油腔内设置阻流装置,以使其与相邻散热片的储油腔分隔开,从而能够实现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的取暖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的端部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散热片;11、散热片前半部分;12、散热片后半部分;20、阻流装置;21、环状部;22、凸起部;30、发热装置;40、储油腔;41、第一储油腔;42、第二储油腔;50、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取暖装置的工作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包括多个散热片10,散热片10的结构如图2所示。每个散热片10内均设置有储油腔40,多个散热片10之间通过储油腔40顺次连通;阻流装置20,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内,以使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与相邻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分隔开。此处所记载的“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是指顺次连通的多个散热片10的第一个散热片10或者最后一个散热片10或者第一个散热片10和最后一个散热片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装置的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内设置阻流装置20,从而能够阻隔其与相邻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的连通,进而可以阻止导热油向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流动,阻碍热量向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传递,使位于端部的散热片10的温度大大降低。基于此,可以取消后壳,降低取暖装置的成本,用户也不会因为散热片的温度过高而发生安全事故。

具体地,阻流装置20可以设置为阻流凸台或阻流板。图3-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装置的端部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阻流装置设置为阻流凸台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根据图3-5详细说明阻流装置20为阻流凸台时其在散热装置中的安装方式。阻流凸台包括环状部21和凸起部22,环状部21设置在凸起部22的周缘。

凸起部2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凸起部22具有内部空腔,开口与空腔连通。环状部21设置在凸起部22上设置有开口的一端。如图4所示,末端散热片10分为前后部分,即散热片前半部分11和散热片后半部分12,阻流凸台安装在储油腔40内,从而阻止导热油的流动。阻流凸台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散热片前半部分11,阻流凸台的凸起部22朝向散热片后半部分12。如图1所示,阻流凸台的凸起部22远离相邻散热片10进行安装。阻流凸台的安装方向可以变换,此处仅示出其中一种方式。也可采用凸起部22朝向相邻散热片10的方向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凸起部22呈锥台状并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环状部21设置在凸起部22的大径端。

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10均设置有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散热片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储油腔41设置在散热片10的第一端,第二储油腔42设置在散热片10的第二端,相邻两个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散热片10的第二储油腔42相互连通,阻流装置20设置在端部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内。

通过将阻流装置20分别设置在端部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内,可以从上部以及下部完全阻隔相邻散热片10中的导热油向端部散热片10内的流动,从而保证端部散热片10中无导热油,阻碍热量的传递,从而大大降低了端部散热片10的温度。

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10还设置有连接通道50,第一储油腔41通过连接通道50与第二储油腔42连通。通过连接通道50将第一储油腔41与第二储油腔42相连通,从而保证了导热油的相互流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取暖装置,如图1所示。取暖装置包括散热装置和发热装置30,发热装置30设置在散热装置内,散热装置为前面所述的散热装置。优选地,发热装置30为金属发热管。

进一步地,取暖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散热装置的阻流装置20设置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内,发热装置30由位于另一端部的散热片10的储油腔40穿入并设置在散热主体内,控制面板设置在另一端部的散热片10的外侧,且与发热装置30电连接。

通过在另一端部的散热片10的外侧设置控制面板,可以方便控制取暖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温度指示计,以方便用户随时对室温进行监测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开启取暖装置。再者,也可设置温度保护装置,当取暖装置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时,可进行自动待机状态以免温度过高对装置造成损害。

取暖装置也可包括端盖,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在端盖上,从而避免控制面板与散热片距离过近从而对控制面板造成损伤。再者,为了方便取暖装置的移动,也可在端盖上设置推拉把手。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取暖装置的移动,也可在散热装置下部设置安装导向轮。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的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取暖装置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使用取暖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按键开启取暖装置,在散热装置的第二储油腔42内设置有发热装置30和导热油。

散热装置的阻流装置20设置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内时,发热装置30由位于另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二储油腔42穿入并设置在散热装置内,在另一端的散热片10的外侧设置有端盖,控制面板安装在端盖上,且与发热装置30电连接。控制面板控制发热装置30进行开启,发热装置30通电发热并加热其周围的导热油。导热油被加热后,沿着连接通道50上升,升到第一储油腔41内,沿着散热片10对流循环,热量通过散热片10内壁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被空气冷却的导热油下降到加热装置周围又被加热,开始新的循环。

当导热油分别由与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相邻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流动时,由于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中设置有阻流装置20,因此阻挡了导热油液流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由于阻流装置20阻止了导热油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流动,从而阻碍了热量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传递,使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温度大大降低,进而可以取消后壳,降低电暖器的成本。

具体地,当阻流装置20采用阻流凸台的结构形式时,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取暖装置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使用取暖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按键开启取暖装置,在散热装置的第二储油腔42内设置有发热装置30和导热油。

散热装置的阻流凸台设置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内时,发热装置30由位于另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二储油腔42穿入并设置在散热装置内,在另一端部的散热片10的外侧设置有端盖,控制面板安装在端盖上,且与发热装置30电连接。控制面板控制发热装置30进行开启,发热装置30通电发热并加热其周围的导热油。导热油被加热后,沿着连接通道50上升,升到第一储油腔41内,沿着散热片10对流循环,热量通过散热片10内壁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被空气冷却的导热油下降到加热装置周围又被加热,开始新的循环。

当导热油分别由与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相邻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流动时,由于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第一储油腔41和第二储油腔42中设置有阻流凸台,环状部21焊接在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上,当导热油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流动时,由于阻流凸台的凸起部22的作用,阻碍了油液的流动,因此阻挡了油液流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由于阻流装置20阻止了导热油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流动,从而阻碍了热量向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传递,使散热主体两端的其中一端的散热片10的温度大大降低,进而可以取消后壳,降低电暖器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