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结构和具有该消音结构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950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结构和具有该消音结构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结构和具有该消音结构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大型空调机组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较高,处理风量大,一般大型空调机组内均使用高功率的风机、电机、压缩机等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功率较高的各个部件的传动摩擦以及共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空调机组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为了达到降噪的效果,通常在机组的四壁上贴装消音板。由于不同机组四壁的大小不一、结构不同,贴装消音板的操作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制作及装配效率较低。而且,对于空调机组的底壁以及其它受到内部部件遮挡或阻碍的空调机组壁板,贴装消音板的操作难以实施,导致无法在空调机组的整个外周形成完整的吸音降噪结构,使得降噪效果不佳。此外,贴装的消音板占据空调机组内部有限的使用空间,不利于提高空调机组内部设计的整洁性和美观性。另一降低空调机组噪音的方法为在空调机组内增加消音段,并设置特制的消音装置,以降低空调机组的整机运行噪音,但该种方法导致空调体积增大,制作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结构和具有该消音结构的空调器。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直接作为空调机组壁板使用、具有更强降噪能力的空调器消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音结构,包括:

第一面板;

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能够用于降噪,所述填充结构自所述第一面板一侧至所述第二面板一侧、依次包括第一发泡层、强化层和第二发泡层,所述强化层为降噪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强化层由多孔吸音材料制成,且所述强化层的吸音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发泡层的吸音系数和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吸音系数。

优选地,所述强化层为聚氨酯纤维吸音板、或植物纤维吸音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厚度大小依次递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层、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二发泡层的厚度之比为(2.5-3):1.5:(0.5-1)。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均为U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面板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面板的U形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面板能够罩设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共同形成具有所述容纳空间、且两端开口的空心板状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安装隔板和第二安装隔板;

所述第一安装隔板设置于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一发泡层之间,用于分隔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一发泡层;

所述第二安装隔板设置于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二发泡层之间,用于分隔所述强化层和所述第二发泡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隔板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均为热镀锌板、或至少一侧涂覆有吸音植物纤维层的热镀锌板。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面板为所述U形板状结构时,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处均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隔板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安装隔板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面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处均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隔板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安装隔板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面板滑动连接。

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消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消音结构的构造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以直接替代现有空调机组外壳中的任意一处壁面,使得空调机组外部能够形成完整的消音结构,从而改善空调机组的降噪消音效果;无需在空调机组外壳壁上进行贴装消音板的操作,有利于简化装配步骤,降低人工成本,且避免贴装设置的消音板占据空调机组内部的使用空间,提高空调机组内部设计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2、所述填充结构包括第一发泡层、第二发泡层和夹设于二者之间的强化层,与现有用于吸音降噪的发泡板相比,三层复合的填充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消音结构的消音性能,减小所述消音结构的厚度,从而减小具有所述消音结构的空调机组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结构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第一面板;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第二面板;3、填充结构;31、第一发泡层;32、强化层;33、第二发泡层;4、第一安装隔板;5、第二安装隔板;6、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消音结构,包括:

第一面板1;

第二面板2,所述第二面板2与所述第一面板1相连接,所述第二面板2与所述第一面板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填充结构3,所述填充结构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能够用于降噪,所述填充结构3自所述第一面板1一侧至所述第二面板2一侧、依次包括第一发泡层31、强化层32和第二发泡层33,所述强化层32为降噪材料层。所述第一发泡层31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均由发泡材料制成,其内均密集设置有大量微小的孔洞结构。所述第一发泡层31和第二发泡层33均具有吸音和保温的作用。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优选均由钣金材料制成。

与单层消音板相比较,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消音结构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使用时,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中的一个朝向产生噪音的所述空调机组内部的各部件设置,而另一个则朝向外界环境设置。以所述第一面板1朝向空调机组内部的噪音源为例,当噪音到达所述第一面板1处时,一部分噪音被所述第一面板1反射,返回所述空调机组内部,降低噪音强度,剩余部分噪音穿透所述第一面板1,并进入所述第一发泡层31,声波与所述第一发泡层31内的大量孔洞结构发生摩擦,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散失,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强度。

之后,未被完全吸收的声波到达所述强化层32,所述强化层32为降噪材料层,更具体地,所述强化层32可以由隔音材料、吸音材料或对声波具有良好反射性能的材料制成。即,所述强化层32自身可以具有使声波强度衰减、或者反射声波的能力,当所述强化层32使声波强度衰减,则穿过所述强化层32后的噪音强度得到进一步地降低;当所述强化层32将大量声波反射回所述第一发泡层31,则声波可以再次被所述第一发泡层31进行吸收,也可有效降低通过所述强化层32的噪音强度。优选地,所述强化层32由多孔吸音材料制成,且所述强化层32的吸音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发泡层31的吸音系数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的吸音系数。具有较强吸音能力的所述强化层32的设置有利于减小所述填充结构3的整体厚度,使所述消音结构的体积更小,组装更加方便,并有利于降低空调机组的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成多孔结构设置的所述强化层32还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使得所述填充结构3与现有发泡消音板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保温性能,对于空调机组的制冷系统外机,可显著升高机组的能效,在同等能耗下,使制冷效果大幅提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强化层32为聚氨酯纤维吸音板、或植物纤维吸音板。

通过所述强化层32的噪音进入所述第二发泡层33,所述第二发泡层33的吸音原理与所述第一发泡层31相同,经过所述第二发泡层33的吸收作用后,未完全衰减消失的噪音到达所述第二面板2处,所述第二面板2还能够将其中部分声波反射回所述第二发泡层33进行二次吸收。经过以上所述第一面板1、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所述填充结构3和所述第二面板2的多重降噪作用,通过所述消音结构的噪音的强度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从而使所述消音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能力。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结构3中,最先与噪音相接触的材料层设计为具有最大的厚度,以使强度较高的噪音在所述第一发泡层31内能够进行有效地衰减。以所述第一面板1面对空调机组内部的噪音源,以所述第二面板2面对外界环境,所述第一发泡层31、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的厚度大小依次递减。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层31、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的厚度之比为(2.5-3):1.5:(0.5-1)。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均为U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面板1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面板2的U形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面板2能够罩设于所述第一面板1的外侧;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面板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板、第一主体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第一主体和第二折板组成U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面板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折板、第二主体和第四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第二主体和第四折板也组成U形板状结构。当所述第二面板2罩设于所述第一面板1的外侧时,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第一折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折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一折板之间形成空隙,可以在该空隙内填充设置海绵6或粘结材料。所述第四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四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折板的外侧,所述第四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之间形成空隙,该空隙内也填充设置海绵6或粘结材料。此时,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包围形成两端开口的空心板状结构,所述空心板状结构内部的中空腔体即为所述容纳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两端开口”,指的是,所述空心板状结构上相对设置的两端由于未受遮挡,形成与所述容纳腔体相连通的开口结构。所述两端开口可以用于向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强化层32的两侧灌注发泡材料,从而直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所述第一发泡层31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避免了加工以及组装第一发泡层31和第二发泡层33的操作,有利于简化所述消音结构的加工工序,节约材料成本,降低人工成本。而且,灌注的发泡材料可以代替粘结剂起到粘接固定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面板1通过所述第一发泡层31与所述强化层32相粘接固定,所述第二面板2通过所述第二发泡层33与所述强化层32相粘接固定,从而形成整体所述消音结构。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隔板4和第二安装隔板5;

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设置于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一发泡层31之间,用于分隔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一发泡层31;

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设置于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之间,用于分隔所述强化层32和所述第二发泡层33。

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有利于在制造所述消音结构的过程中,快速确定不同材料层的设置位置,使制造过程更加快捷高效,而且,加设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有利于增大所述消音结构的结构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均为热镀锌板、或至少一侧涂覆有吸音植物纤维层的热镀锌板。所述热镀锌板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消音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且热镀锌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较长。在所述热镀锌板的至少一面上涂覆吸音植物纤维层,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之外,也具有吸音作用,能够进一步加强所述消音结构的消音降噪性能。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面板1为所述U形板状结构时,所述第一面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处均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通过所述第一滑槽11与所述第一面板1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面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处均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通过所述第二滑槽12与所述第一面板1滑动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面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中,每个所述侧壁上设置一条所述第一滑槽11,两侧壁上的两条所述第一滑槽11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同样地,所述第一面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中,每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一条所述第二滑槽12,两条所述第二滑槽12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滑动连接方式使所述第一安装隔板4和所述第二安装隔板5的安装更加简单,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或拆卸,使所述消音结构的使用更加灵活。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二滑槽12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向其所在的侧壁的外部突出设置的U形槽,如图3所示。

所述消音结构的构造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以直接替代现有空调机组外壳中的任一一处壁面,或者直接使用多个所述消音结构组成空调机组外壳,使得空调机组外部能够形成完整的消音结构,从而改善空调机组的降噪消音效果;使用所述消音结构无需在空调机组外壳壁上进行贴装消音板的操作,有利于简化装配步骤,降低人工成本,且避免贴装设置的消音板占据空调机组内部的使用空间,具有消音、保温作用的所述填充结构3设置于所述消音结构内部,便于清理,且能够提高空调机组内部设计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可以用作所述空调器的外壳中的任意一侧壳壁,或者,使用所述消音结构组成空调器的整体外壳,使空调器内部产生噪音的各部件被完全包裹在该整体外壳内,从而显著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噪音,使所述空调器具有更好的静音性能。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于设计一种有效提高发泡板降噪能力,同时提高发泡板的隔热效果的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主要用于空调机组制冷系统的外机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采用发泡料-聚氨脂纤维吸音板-发泡料的三重隔离方式,提高消音结构的消音降噪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三重隔音降噪材料,有效将噪声源与外部环境隔离,大大提高空调机组的降噪能力。

2.发泡板结构仅采用两折边(U形板状结构)。折边处设置U型卡槽结构,这样可以用以设置第一安装隔板4和第二安装隔板5,以形成三个独立空间。另外,采用两端开口的形式,既便于灌注,又可节省材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可以大大降低机组整体重量,减少运输成本,降低安装风险,非常适用于吊装机组。通过合理控制三层的各自比例,可以得到强度、降噪、隔热的最优化配置方案。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