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014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尤其是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熔炼炉主要由钢结构壳体、磁轭、线圈、及坩埚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几个主要结构部件的相对位置对于炉子的运行效率、炉衬寿命有较大的影响;现有中频炉在结构布置上存在炉壳发热严重、特别是炉底及炉盖位置,磁轭发热严重、效率底、炉衬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解决了现有中频炉在结构布置上存在炉壳发热严重、特别是炉底及炉盖位置,磁轭发热严重、效率底、炉衬寿命短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包括感应线圈和绝缘固定立柱;所述感应线圈外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绝缘固定立柱,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磁轭、炉盖、坩埚、上冷却座、冷却水孔、上冷却水管、上冷却出水口、总出水管、下冷却出水口、出水管、下冷却水管、炉底座、下冷却座、下进水口、下冷却进水口、连接块、总进水管、进水连接管、支撑座、壳体、短路环一和短路环二;所述磁轭位于绝缘固定立柱之间,所述磁轭内部均固定连接在感应线圈外部,所述磁轭外部通过数个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感应线圈顶部设有短路环二,所述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短路环一;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炉盖,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炉底座;所述上冷却座固定连接在磁轭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座中设有冷却水孔;所述冷却水孔右下侧出水口与上冷却水管右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上冷却水管位于上冷却座下侧,所述上冷却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水管右下侧设有上冷却出水口;所述下冷却水管位于上冷却水管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外部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右上侧设有下冷却出水口,所述下冷却水管左下侧设有下冷却进水口;所述总出水管设在壳体右侧中央,所述总出水管入口分别与上冷却出水口和下冷却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总进水管设在壳体左侧中央,所述总进水管右侧出水口与进水连接管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上侧出水口与冷却水孔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下侧出水口分别与下冷却进水口和下冷却座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坩埚设在感应线圈内部,所述坩埚底部位于支撑座顶部;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下冷却座顶部;所述下冷却座固定连接在炉底座顶部,所述下冷却座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总出水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冷却座具体包括冷却座壳体、螺旋冷却水管、螺旋进水口、螺旋出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座壳体内部设有螺旋冷却水管;所述螺旋冷却水管左侧设有螺旋进水口,所述螺旋冷却水管中央设有螺旋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冷却座壳体右侧,所述出水口与螺旋出水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上下两端均高于感应线圈。

作为优选,所述上冷却水管和下冷却水管均为薄壁小圆铜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将磁轭上下两端加长,从而使磁轭上下端远离有效感应线圈,增加了导磁面积,减少了磁轭及炉底发热;另外这里的上冷却水管和下冷却水管均为薄壁小圆铜管,同时并加大匝间间隙,这样减少了水冷圈的导磁面积,从而减少了水冷圈的发热程度,提高了效率;还有这里将两个短路环直接安装在感应线圈最上端和最下端,上下和感应线圈拉开距离,这样磁轭全包围在线圈周围,漏磁很小,减少了周围钢结构件的发热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冷却座的结构示意图。

1-感应线圈;2-绝缘固定立柱;3-磁轭;4-炉盖;5-坩埚;6-上冷却座;7-冷却水孔;8-上冷却水管;9-上冷却出水口;10-总出水管;11-下冷却出水口;12-出水管;13-下冷却水管;14-炉底座;15-下冷却座;16-下进水口;17-下冷却进水口;18-连接块;19-总进水管;20-进水连接管;21-支撑座;22-壳体;23-短路环一;24-短路环二;151-冷却座壳体;152-螺旋冷却水管;153-螺旋进水口;154-螺旋出水口;15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结构,包括感应线圈1和绝缘固定立柱2;所述感应线圈1外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绝缘固定立柱2,还包括磁轭3、炉盖4、坩埚5、上冷却座6、冷却水孔7、上冷却水管8、上冷却出水口9、总出水管10、下冷却出水口11、出水管12、下冷却水管13、炉底座14、下冷却座15、下进水口16、下冷却进水口17、连接块18、总进水管19、进水连接管20、支撑座21、壳体22、短路环一23和短路环二24;所述磁轭3位于绝缘固定立柱2之间,所述磁轭3内部均固定连接在感应线圈1外部,所述磁轭3外部通过数个连接块18固定连接在壳体22内部;所述感应线圈1顶部设有短路环二24,所述感应线圈1底部设有短路环一23;所述壳体22顶部固定连接有炉盖4,所述壳体22底部固定连接有炉底座14;所述上冷却座6固定连接在磁轭3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座6中设有冷却水孔7;所述冷却水孔7右下侧出水口与上冷却水管8右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上冷却水管8位于上冷却座6下侧,所述上冷却水管8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3外部上侧,所述上冷却水管8右下侧设有上冷却出水口9;所述下冷却水管13位于上冷却水管8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13呈螺旋状缠绕在磁轭3外部下侧,所述下冷却水管13右上侧设有下冷却出水口11,所述下冷却水管13左下侧设有下冷却进水口17;所述总出水管10设在壳体22右侧中央,所述总出水管10入口分别与上冷却出水口9和下冷却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总进水管19设在壳体22左侧中央,所述总进水管19右侧出水口与进水连接管20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20上侧出水口与冷却水孔7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水连接管20下侧出水口分别与下冷却进水口17和下冷却座15左上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坩埚5设在感应线圈1内部,所述坩埚5底部位于支撑座21顶部;所述支撑座21固定连接在下冷却座15顶部;所述下冷却座15固定连接在炉底座14顶部,所述下冷却座15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2与总出水管10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下冷却座15具体包括冷却座壳体151、螺旋冷却水管152、螺旋进水口153、螺旋出水口154和出水口155;所述冷却座壳体151内部设有螺旋冷却水管152;所述螺旋冷却水管152左侧设有螺旋进水口153,所述螺旋冷却水管152中央设有螺旋出水口154;所述出水口155设在冷却座壳体151右侧,所述出水口155与螺旋出水口154相连接。

其中,所述磁轭3上下两端均高于感应线圈1;所述上冷却水管8和下冷却水管13均为薄壁小圆铜管;所述支撑座21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将磁轭3上下两端加长,从而使磁轭3上下端远离有效感应线圈1,增加了导磁面积,减少了磁轭及炉底发热;另外这里的上冷却水管8和下冷却水管13均为薄壁小圆铜管,同时并加大匝间间隙,这样减少了水冷圈的导磁面积,从而减少了水冷圈的发热程度,提高了效率;还有这里将两个短路环直接安装在感应线圈1最上端和最下端,上下和感应线圈拉开距离,这样磁轭3全包围在线圈周围,漏磁很小,减少了周围钢结构件的发热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