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45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还原口组合砖快速更换的领域技术,特别是一种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氧化还原口在工业炉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恶劣的工作环境条件使得该部位的耐火砖损毁速度较快,大大的增加了与其他部位耐材的寿命时间差,对生产活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提高工业炉整体耐材的利用率,就需要不断的更换氧化还原口的耐火砖。现有的氧化还原口耐火砖与周围的耐火砖不是独立分开的结构,更换的时候需要停炉,对更换区域的耐火砖进行固定加固,然后在进行更换。这种更换方法,降低了生产的连续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通过对组合砖砖型的改进,砌筑结构的优化,来达到不停炉就可以快速更换和提高寿命的目的。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包括使用芯砖1块、衬砖4块和框架砖12块,其中:

芯砖为两端是矩形,外端大,里端小的楔形砖;楔形的形状为第一楔形;

衬砖为楔形砖,但是衬砖的一个角带有一个1/4芯砖大小一样的豁口,使得4块衬砖才可以围绕芯砖砌筑;

框架砖为楔形砖,一端大,一端小;

每4块衬砖围绕在芯砖的四周,每块衬砖的1/4插入另一块衬砖的豁口内,组合成一个中心带楔形孔的第二楔形结构;楔形孔的形状为第一楔形;

框架砖在衬砖的上下左右,砌成一个可以容纳第二楔形结构的结构;框架砖在衬砖的上方和下方各有5块,框架砖在衬砖的左右各1块,起支撑和找平的作用。

框架砖的每一侧都砌筑成为楔形的结构,楔形的外端大,里端小,以便与筒体砖配合;筒体砖就是整个炉子的主砖型,位于工业炉的框架砖的外围。

框架砖损毁较少,一般不需要更换。芯砖、衬砖需要更换的时候,不需要停炉,将炉内熔液倒出,旋转炉体,达到规定的角度后,先将氧化还原口的芯砖敲落,然后将衬砖拆下。框架砖内侧清理之后,将衬砖放入,然后将芯砖插入。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时间较短,不需要停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的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降低了耐火砖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耐火砖的内部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寿命的需求;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由衬砖围绕芯砖组成一个独立的结构。这种结构砌筑简单,能满足不停炉就可以快速更换的要求,也便于操作工人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氧化还原口组合砖的结构。

图2是组合砖的B-B剖面图。

图中,1为芯砖,2为衬砖,3为框架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1为芯砖,2为衬砖,3为框架砖。

氧化还原口组合砖改进结构的芯砖是一块砖,两端是矩形,外端大,里端小;4块衬砖组合成一个中心带楔形孔的结构,这个结构围绕在芯砖的四周,与芯砖良好配合,组合成一个楔形的结构;框架砖在芯砖1是一块砖,两端是矩形,外端大,里端小;4块衬砖2组合成一个中心带楔形孔的结构,这个结构围绕在芯砖1的四周,与芯砖1良好配合,组合成一个楔形的结构;框架砖3在衬砖2的上下左右,砌成一个楔形的结构。芯砖1,衬砖2,框架砖3是从里到外的三层砖,最终组合成一个楔形的结构,楔形的外端大,里端小,以便与筒体砖配合。芯砖1在中心位置,一块砖不需要组合,直接生产出来。衬砖2在芯砖1的四周,组合成一个中心带孔的楔形框架,孔的形状和芯砖1形状一样。框架砖3在衬砖2的四周,每一侧都砌筑成一个楔形的结构。

其中,芯砖1为一块,是一块楔形的砖,两端是矩形,外端大,里端小:衬砖2为四块,每一块衬砖2也是楔形的砖,但是其中一个角带有一个和1/4芯砖1大小一样的豁口,这样4块衬砖2才可以围绕芯砖1砌筑;框架砖3是楔形的,一端大,一端小,上方有5块,下方有5块,左右各1块,起支撑和找平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