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005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048497.9,公开了一种抗磨损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管体,所述壳体为柱形壳体,口径大小呈正弦线曲线变化,振幅和偏距均小于最大口径 5%,由首端呈波浪形态延伸至尾端,所述壳体内还包括有倾斜设计且平行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垂直于壳体壁弧形的切线;本发明折流板倾斜安装在壳体内,增加壳程,湍流程度大为增加;但是通过提高湍流程度达到提高换热效果,但由于影响换热效果因素比较多,其仅仅改变湍流程度并不能达到好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器,吸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

本发明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与壳体内侧的管板,及安装于壳体两端的封头,及安装于管板上的管束,及安装于管束上的折流挡板;及设置于一封头上的冷流体入口和冷流体出口,所述壳体靠近冷流体入口一侧设置有热介质入口;所述壳体远离冷流体入口一侧设置有热介质出口;所述管束由多根回管构成;所述回管包括一体制成的输入直管、中间弯管和输出直管;所述输入直管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一体制成有多组直角状的吸热鳍片组;所述吸热鳍片组其每一吸热片由输入至输出依次递进延长;所述壳体包括设置于相邻两组吸热鳍片组之间,由输入向输出端倾斜的内凹导热槽;前一所述内凹导热槽底端通过倾斜段连接到后一导热槽顶端;所述输出直管于热介质出口正对处设置有隔离仓;所述输出直管其设置于隔离仓内一段外部设置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弯管外部设置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输出直管其出口端至隔离仓外部设置有吸热鳍片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输出直管吸热鳍片组与输入直管吸热鳍片组正对或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壳体涂有隔热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折流挡板上下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隔离仓顶部与输出端一所述折流挡板形成上腔;所述上腔设置有进口;所述上腔和隔离仓之间设置有通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倾斜段与吸热鳍片组顶面不平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吸热鳍片组其与壳体轴向中心线夹角不超过4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凹导热槽与壳体轴向中心线夹角小于90°;所述倾斜段与壳体轴向中心线夹角不超过6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换热器,通过内凹导热槽和倾斜段配合吸热鳍片组进行高效率吸热,并对热介质出口处的管束进行保温,使管束内的流体形成输入-快速加热-保温-快速加热-输出的效果,其湍流程度大,并能够与吸热鳍片组形成呼应,保证一个行程之类最大化地吸热,并通过管束之间的吸热鳍片组相互辐射调节,保证管束温度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换热器,包括壳体1,及安装于与壳体1内侧的管板2,及安装于壳体1两端的封头3,及安装于管板2上的管束4,及安装于管束4上的折流挡板5;及设置于一封头3上的冷流体入口6和冷流体出口7,所述壳体1靠近冷流体入口7一侧设置有热介质入口8;所述壳体1远离冷流体入口一侧设置有热介质出口8;所述管束4由多根回管构成;所述回管包括一体制成的输入直管9、中间弯管10和输出直管11;所述输入直管9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一体制成有多组直角状的吸热鳍片组12;所述吸热鳍片组12其每一吸热片由输入至输出依次递进延长;所述壳体1包括设置于相邻两组吸热鳍片组之间,由输入向输出端倾斜的内凹导热槽13;前一所述内凹导热槽13底端通过倾斜段14连接到后一导热槽13顶端;所述输出直管9于热介质出口正对处设置有隔离仓15;所述输出直管11其设置于隔离仓内一段外部设置有隔热套16;通过内凹导热槽13、倾斜段14和吸热鳍片组12形成多组子吸热仓,保证吸热效率。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中间弯管10外部设置有隔热套。

实施例4: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输出直管11其出口端至隔离仓外部设置有吸热鳍片组12。

实施例5: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输出直管11吸热鳍片组12与输入直管9吸热鳍片组12正对或交错设置。

实施例6: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隔离仓15顶部与输出端一所述折流挡板5形成上腔17;所述上腔17设置有进口;所述上腔17和隔离仓15之间设置有通道。

实施例7: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倾斜段14与吸热鳍片组12顶面不平行。

实施例8:

本发明的换热器,所述吸热鳍片组12其与壳体1轴向中心线夹角45°;所述内凹导热槽13与壳体1轴向中心线夹角85°;所述倾斜段与壳体轴向中心线夹角60°。

其中,所述壳体1涂有隔热油。所述折流挡板5上下交错设置。

本发明的换热器,通过内凹导热槽和倾斜段配合吸热鳍片组进行高效率吸热,并对热介质出口处的管束进行保温,使管束内的流体形成输入-快速加热-保温-快速加热-输出的效果,其湍流程度大,并能够与吸热鳍片组形成呼应,保证一个行程之类最大化地吸热,并通过管束之间的吸热鳍片组相互辐射调节,保证管束温度一致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