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调器及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8178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调器及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调器及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组合式空调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适用于阻力大于100pa的空调系统,机组空气处理功能段有空气混合、均流、过滤、冷却、一次和二次加热、去湿、加湿、送风机、回风机、喷水、消声、热回收等单元体。

现有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采用板式热回收可以大大节约能源,但是带有板式热回收器的组合式空调一般是在夏季和冬季使用,在过渡季节组合式空调往往是全新风运行,此时无需回收热量,板式热回收器不需要工作,但由于现有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并未设置旁通流路,空气无法绕过板式热回收器,而流经板式热回收器的压力损失巨大,初阻力一般为250pa,终阻力可达500pa,过渡季节板式热回收器并未起到回收作用反而增加了压力损失,风机能耗及空调机组的整体运行成本也会增多。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自由切换空气流路的热回收装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调器及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该热回收装置能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自由切换空气流路,降低整个机组的运行成本、提高热回收器的回收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热回收器,箱体由隔板组件分隔成与室外连通的外进风腔和外排风腔、与室内连通的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热回收器的四个工作端口分别位于外进风腔、外排风腔、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内。外进风腔与内送风腔之间连接有进风旁通阀,和/或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之间连接有回风风阀。

较优的,内回风腔与外排风腔之间连接有排风旁通阀。

在优选实施例中,热回收装置中同时设有三个阀体:外进风腔与内送风腔之间连接有进风旁通阀,且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之间连接有回风风阀,内回风腔与内送风腔之间连接有排风旁通阀。

其中,隔板组件包括:立方形分隔盒和连接在分隔盒上的三个隔板,分隔盒的两端贴合箱体的两侧面,分隔盒的一棱边贴合在箱体上朝向室外的外端面上,三个隔板依次连接在与该棱边平行的另外三个棱边上,将分隔盒与箱体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进风腔、外排风腔、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

热回收器安装在分隔盒的中间位置,进风旁通阀和排风旁通阀分隔设置在热回收器的两侧,回风风阀安装在位于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之间的隔板上。

进风旁通阀安装在分隔盒上位于外进风腔内的一面上,分隔盒上位于内送风腔内的一面上设有与进风旁通阀位置对应的进风开口。排风旁通阀安装在分隔盒上位于内回风腔内的一面上,分隔盒上位于外排风腔内的一面上设有与排风旁通阀位置对应的排风开口。

优选的,分隔盒的底部和箱体的底面之间倾斜设有支撑件。

优选的,热回收器为板式热回收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组合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热回收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其利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热回收装置切换空气流路。

该方法具体如下:当进风旁通阀全开、关闭回风风阀及排风旁通阀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新风;

当回风风阀全开、关闭进风旁通阀及排风旁通阀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回风;

当回风风阀、进风旁通阀及排风旁通阀均打开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新风混合;

当进风旁通阀、排风旁通阀及回风风阀均关闭时,空气流经热回收器、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新风;

当回风风阀打开且存在阻力、关闭进风旁通阀和排风旁通阀时,空气流经热回收器、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新风混合。

优选的,当回风风阀、进风旁通阀及排风旁通阀均打开时,调节进风旁通阀的开度可调节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风量,调节排风旁通阀的开度可调节室内排出室外的排风风量。

优选的,当回风风阀打开且存在阻力、关闭进风旁通阀和排风旁通阀时,调节回风风阀的开度可调节送入室内的新风和回风比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外进风腔与内送风腔之间设置进风旁通阀,和/或在内回风腔和内送风腔之间设置回风风阀,调节进风旁通阀、回风风阀的开关状态,可使空气可以绕过热回收器,选择风阻较小的流路,降低风机能耗,达到降低整个机组运行成本的效果;

2、本发明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有进风旁通阀、回风风阀及排风旁通阀,通过三个风阀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无级调节新风混合比,既可以全新风运行、全回风运行,还可以任意比例新回风混合比运行,不仅满足不同时段的新风要求,也实现了调节混合比提高热回收器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热回收装置的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热回收装置的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热回收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热回收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了提出的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1内的热回收器2,箱体1通过隔板组件分隔成外进风腔11、外排风腔12、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外进风腔11和外排风腔12连通室外,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连通室内,热回收器2设有四个工作端口,分别是新风进口、排风出口、回风进口及送风出口,新风进口设置在外进风腔11内,排风出口设置在外排风腔12内,回风进口设置在内回风腔13内,送风出口设置在内送风腔14内,热回收器2优选为板式热回收器。

为了实现空气自由切换流路,在不需要热回收器时能绕过热回收器、降低风机能耗,本发明在箱体内设有旁通流路,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在外进风腔11与内送风腔14之间连接有进风旁通阀3,当进风旁通阀3完全打开时,外进风腔11与内送风腔14通过进风旁通阀3连通,室外新风绕过热回收器2从进风旁通阀3直接送入室内;或者,在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之间连接有回风风阀4,当回风风阀4完全打开时,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通过回风风阀4连通,室内回风绕过热回收器2从回风风阀4直接送回室内。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进风旁通阀3和回风风阀4,通过调整进风旁通阀3和回风风阀4的开关状态,以切换空气的流路。

较优的,内回风腔13与外排风腔12之间连接有排风旁通阀5,调节排风旁通阀5的开度可调节排风的风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热回收装置中同时设置有进风旁通阀3、排风旁通阀5和回风风阀4,通过三个阀体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无级调节新风混合比。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隔板组件包括:三个隔板15和立方形分隔盒16,该立方形分隔盒16由四个板件连接构成,分隔盒16内部中空且两端未封口,其两端直接贴合箱体1的两侧面,分隔盒16的一棱边贴合在箱体1上朝向室外的外端面上,分隔盒16上还有与该棱边平行的另外三个棱边,三个隔板15依次连接在这三个棱边和箱体1之间,将分隔盒16与箱体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进风腔11、外排风腔12、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较优的,分隔盒16的底部和箱体1的底面之间倾斜设有支撑件17,以分担分隔盒16的重力,使其更稳定的安装在箱体1内.

热回收器2安装在分隔盒16的中间位置,将分隔盒16分隔成进风格161和排风格162,进风旁通阀3安装在进风格161上位于外进风腔11内的一面,进风格161上位于内送风腔14的一面设有与进风旁通阀3位置对应的进风开口163,外进风腔11、进风旁通阀3、进风格161、进风开口163及内送风腔14形成一个可连通室内外的通路。排风旁通阀5安装在排风格162上位于内回风腔13内的一面,排风格162上位于外排风腔12内的一面设有与排风旁通阀5位置对应的排风开口164,内回风腔13、排风旁通阀5、排风格162、排风开口164及外排风腔12形成一个可连通室内外的通路。回风风阀4安装在位于内回风腔13和内送风腔14之间的隔板上,内回风腔13、回风风阀4及内送风腔14形成一个室内循环的通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组合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热回收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其利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热回收装置切换空气流路,通过三个阀门配合调节,根据不同需求构成不同的空气流路。

如图1、2所示,具体的切换方法如下。

当进风旁通阀3全开、关闭回风风阀4及排风旁通阀5时,空气经进风旁通阀3、进风开口163进入内送风腔14后送入室内,此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2、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新风。

当回风风阀4全开、关闭进风旁通阀3及排风旁通阀5时,从室内送来的回风经回风风阀4进入内送风腔14后直接又被送进室内,此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2、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回风。

当回风风阀4、进风旁通阀3及排风旁通阀5均打开时,从室内送来的回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回风经回风风阀4后,与经进风旁通阀3和进风开口163进入的新风在内送风腔14内混合送入室内;另一部分回风经排风旁通阀5和排风开口164排出室外。此时空气不流经热回收器2、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新风混合,调节进风旁通阀3可调节新风风量,调节排风旁通阀5可调节排风的风量,相应的调节了与新风混合的回风风量。

当进风旁通阀3、排风旁通阀5及回风风阀4均关闭时,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交叉流过热回收器2完成换热,新风送入室内、回风排出室外,此时空气流经热回收器2、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全新风。

当回风风阀4打开且存在阻力、关闭进风旁通阀3和排风旁通阀5时,调节回风风阀4的开度,使回风风阀4阻力与热回收器2阻力大致相当时,室内回风一部分和室外新风交叉流过热回收器2完成换热后排出室外,另一部分回风和换热后的新风混合后送入室内。此时空气流经热回收器2、且送入室内的空气为新风混合,调节回风风阀4的开度可以调节送入室内的新风和回风比例,也间接调节了经过热回收器2的新风和回风混合比例,提高热回收器的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