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319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热风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是阴、阳极片,隔离膜卷绕或者叠加成裸电芯,在生产工艺中,在卷绕或者叠片后有一个预热设备,主要目的是加热隔膜上的PCS粘结剂、阴、阳极片,加热完后通到下一个工序再进行热压整形,使隔膜、极片可以均匀粘结在一起。所以在此前需要有一个专门预热的工艺和装置。

传统热板预热裸电芯主要是一对一预热,热板采内置电热棒加热,根据产品的大小点设计每块板内部并联多个电热棒先均匀加热整个热板,再把裸电芯放入两块热板间夹紧,从而把板的热传递给裸电芯,由于每块热板只利用一面加热,另一面还需要做绝缘隔热热处理,实际利用率很低,占地空间大,制造成本较高。此外,由于裸电芯由极片、隔膜卷绕而成,每层间在自然状态下都有一定的间隙,要想提升传热效率,需要减小每层间隙,这样只能通过裸电芯表面施加一定压力来实现,即每个预热单元需要单独配一套动力系统,从而整个工序设备成本与占地空间都随之急剧上升,这对快速增长的锂离子产能增速带来不小压力。并且每块热板需要监控各个电热棒的发热状况,所以需要对应配置监控传感器,这样整套系统都非常复杂。

于2015年7月22日公布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4787398A提供了一种热风隧道,热风装置在加热被加热的物体时,热风可以在内部循环利用,但是风速在隧道内非均匀接触被加热物体,且结构复杂。于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2661656A提供了一种热风隧道烘干设备,产品持续通过隧道时,靠隧道中的压缩空气的风力和热量同时对产品烘干,但缺点是热风没有有效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预热装置,其操作简单,能够预热批量的被加热件,生产率高,且热风预热装置还能够循环利用内部的热风且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风预热装置,其包括:隧道炉,设置有加热腔;输送机构,支撑并输送被加热件出入加热腔;送风机构,设置于隧道炉且位于加热腔的一侧并向加热腔中的被加热件吹送热风以对被加热件加热;以及回风机构,设置于隧道炉且位于加热腔的与送风机构相对的一侧并回收加热腔中的气体。隧道炉还设置有:循环腔,形成于隧道炉的壁体内部,连通回风机构和送风机构,以使回风机构回收后的气体经由循环腔重新流回送风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由于加热腔是隧道式的通道,送风机构连通于加热腔,从而批量的被加热件经由输送机构从加热腔的一侧进入加热腔中加热,加热腔中的气体对各被加热件加热后,气温下降,然后在回风机构的抽吸作用下流入回风机构中,回风机构中的气体最后在送风机构的抽吸作用下经由循环腔重新流回送风机构中,而批量的被加热件经由输送机构从加热腔的另一侧下料,从而在隧道炉的内部完成整个加热过程以及气体的循环利用过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的操作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循环腔形成于隧道炉的壁体内部,无需现有技术中的单独的气体管道,可以使得结构简化,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从宽度方向看到的内部气体流向简化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从长度方向看到的内部气体流向简化示意图,其中小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大箭头表示被加热件的前进方向。

图3是图1中的送风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切分后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隧道炉 334导向槽

11加热腔 335定位螺母

12循环腔 336限位挡块

13送风腔 34送风过滤网

14回风腔 4回风机构

2输送机构 41回风动力系统

21夹具 411回风风轮

22输送带 412回风电机

23输送电机 42回风调节板

3送风机构 43回风网板

31送风动力系统 5监控系统

311送风风轮 51温度传感器

312送风电机 52风速传感器

32加热器 S被加热件

33送风调节组件 L长度方向

331框体 W宽度方向

332固定隔板 B1位置

333活动板 B2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包括:隧道炉1,设置有加热腔11(隧道式的通道);输送机构2,支撑并输送被加热件S(如裸电芯)出入加热腔11;送风机构3,设置于隧道炉1且位于加热腔11的一侧并向加热腔11中的被加热件S吹送热风以对被加热件S加热;以及回风机构4,设置于隧道炉1且位于加热腔11的与送风机构3相对的一侧并回收加热腔11中的气体。隧道炉1还设置有:循环腔12,形成于隧道炉1的壁体内部,连通(无需外部管道)回风机构4和送风机构3,以使回风机构4回收后的气体经由循环腔12重新流回送风机构3。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由于加热腔11是隧道式的通道,且送风机构3连通于加热腔11,从而批量的被加热件S经由输送机构2从加热腔11的一侧进入加热腔11中加热,加热腔11中的气体对各被加热件S加热后,气温下降,然后在回风机构4的抽吸作用下流入回风机构4中,回风机构4中的气体最后在送风机构3的抽吸作用下经由循环腔12重新流回送风机构3中,而批量的被加热件S经由输送机构2从加热腔11的另一侧下料,从而在隧道炉1的内部完成整个加热过程以及气体的循环利用过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的操作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循环腔12形成于隧道炉1的壁体内部,无需现有技术(CN104787398A)中的单独的气体管道,可以使得结构简化。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隧道炉1还设置有:送风腔13,连通加热腔11,送风机构3中的热风经由送风腔13流入加热腔11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送风机构3可包括:送风动力系统31,抽入循环腔12中的气体并向送风腔13排出;加热器32,设置在送风腔13的入口处,以加热经由送风动力系统31排出的待进入送风腔13的气体,送风动力系统31经由加热器32向送风腔13中吹入热风;以及送风调节组件33,用于控制进入送风腔13的气体流量以调节送风腔13中的压强。进一步地,送风动力系统31可包括:送风风轮311,连通循环腔12和送风腔13;以及送风电机312,驱动送风风轮311旋转运动以抽入循环腔12中的气体,并经由加热器32向送风腔13中吹入热风。这里,加热器32可为发热棒或发热丝。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送风腔13为多个。所述多个送风腔13沿周向辐射分布。参照图3至图5,送风调节组件33可包括:框体331;多个固定隔板332,间隔设置于框体331中并将框体331分隔成为多个区域,各区域对应一个送风腔13;多个活动板333,各活动板333对应设置于一个区域中;多个导向槽334,各导向槽334设置于框体331的围成各区域的对应的一个侧壁上;以及多个定位螺母335,各定位螺母335的一端分别伸入对应一对导向槽334中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对应一个活动板333。为了提高稳定性,框体331的每个区域可对应两个相对设置 的导向槽334,各活动板333的两端各经由一个定位螺母335滑动连接于对应一个导向槽334,并在一对定位螺母335的锁紧作用下固定。进一步地,送风调节组件33还可包括:限位挡块336,用于限定活动板333的位置。

送风调节组件33位于各送风腔13的上方且连通于各送风腔13,经由送风动力系统31排出的已被加热器32加热后的待进入送风腔13的气体,首先进入送风调节组件33中,送风调节组件33的活动板333可根据送风腔13中的压强数值来调节其旋转位置,通过控制送风调节组件33中的进风面积来调节进入送风腔13内的风量,进而达到调节各送风腔13内的压强(例如使得压强相等,进而实现对加热腔11中的多个被加热件S均匀加热)。如图5所示,当活动板333沿着导向槽334旋转到B1位置时并通过定位螺母335的锁紧作用固定,此时风速量最小;反之,当活动板333旋转到B2位置时,风速量最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隧道炉1还设置有:回风腔14,连通加热腔11,回风机构4经由回风腔14回收加热腔11中的气体。其中,回风腔14的结构可与送风腔13的结构一致,回风腔14与送风腔13可沿加热腔11对称布置,从而提高了整个热风预热装置各结构的一致性,有利于各结构的加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回风机构4可包括:回风动力系统41,将加热腔11中的气体经由回风腔14抽入到循环腔12中;以及回风调节板42,设置在回风腔14的出口处,用于控制进入循环腔12的气体流量。其中,回风动力系统41可包括:回风风轮411,连通回风腔14和循环腔12;以及回风电机412,驱动回风风轮411旋转运动以将加热腔11中的气体经由回风腔14抽入到循环腔12中。回风调节板42的结构与送风调节组件33的结构一致,其调节进入循环腔12的气体流量的原理与送风调节组件33调节进入送风腔13的气体流量的原理一致,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送风机构3还可包括:送风过滤网34,沿长度方向L设置于送风腔13与加热腔11之间。送风过滤网34固定安装于隧道炉1的壁体。回风机构4还可包括:回风网板43,沿长度方向L设置于加热腔11与回风腔14之间。回风网板43固定 安装于隧道炉1的壁体。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输送机构2可包括:夹具21,支撑并固定被加热件S;输送带22,支撑固定有被加热件S的夹具21;以及输送电机23,驱动输送带22以带动固定有被加热件S的夹具21出入加热腔11。其中,输送带22可为链板或带透气孔的带(至少除了支撑被加热件S覆盖的部分之外设置有透气孔),从而增加进风和回风的单向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预热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热风预热装置还可包括:监控系统5,设置于加热腔11中,用于监控加热腔11中的温度和风速变化,从而保证整个加热过程受控。监控系统5包括:温度传感器51,监控加热腔11中的温度变化;以及风速传感器52,监控加热腔11中的风速变化。

最后补充说明的是,被加热件S不仅限于裸电芯,还可为其它需要被加热的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