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8216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天炉。



背景技术:

冲天炉,是铸造生产中熔化铸铁的重要设备,将铸铁块熔化成铁水后浇注到砂型中待冷却后开箱而得到铸件。现有的冲天炉的由于布料不均匀和风速不等原因,会造成炉内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双排大风口冲天炉面世以来,也同样存在炉内风向不均匀的问题,造成气体流动不畅的情况,使得炉内燃烧不充分,降低了生产效率。

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的冲天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天炉,以解决现有的冲天炉气体流动不畅,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天炉,包括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上的双排风口,所述风口包括内口和外口,所述内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外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外口成喇叭状,所述内口具有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双排风口中的上排风口的内口直径大于下排风口的内口直径。

可选的,所述上排风口的内口直径为44mm-46mm,所述下排风口的内口直径为47mm-49mm。

可选的,所述双排风口中的上排风口的内口倾斜角大于下排风口的内口倾斜角。

可选的,所述上排风口内口的倾斜角为4°-6°,下排风口内口的倾斜角为2°-4°。

可选的,所述内口向下倾斜。

可选的,所述双排风口中每排风口的数量相等。

可选的,所述每排风口的数量为6-10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天炉将双排风口设计成喇叭状,有利于空气进入炉体内,并且将内口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向下倾斜角,有利于空气向下流动,提高空气的流动性,同时将上排风口的直径和倾斜角都设计成大于下排风口,增大空气的流动性,使燃烧更为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天炉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

1-炉体;2-上排风口;21-上排风口的内口;22-上排风口的外口;3-下排风口;31-下排风口的内口;32-下排风口的外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天炉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现有的冲天炉存在炉内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影响生产效率,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冲天炉,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天炉,包括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上的双排风口,所述风口包括内口和外口,所述内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外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外口成喇叭状,所述内口具有倾斜角。

如图1所示,所述冲天炉包括炉体1、上排风口2和下排风口3,所述上排风口2和下排风口3设置与所述炉体1侧壁上,所述上排风口2包括内口21和外口22,所述上排风口的内口21位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所述上排风口的外口22位于所述炉体的外部,空气由所述外口22进入所述内口21,所述下排风口2包括内口31和外口32,所述下排风口的内口31位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所述下排风口的外口32位于所述炉体1的外部,空气由所述外口32进入所述内口31。

所述上排风口的内口21和下排风口的内口3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优选的向下倾斜,所述上排风口内口21的倾斜角大于所述下排风口内口31的倾斜角,优选的,所述上排风口内口21的倾斜角为4°-6°,更为优选的为5°,所述下排风口内口31的倾斜角为2°-4°,更为优选的为3°。

所述上排风口的内口2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排风口的内口31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上排风口内口21的直径为44mm-46mm,更为优选的45mm,下排风口内口31的直径为47mm-49mm,更为优选的为48mm。

所述上排风口的外口22和下排风口的32均成喇叭状,外宽内窄,有利于空气进入炉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排风口2和下排风口3的风口数量相等,优选的是每排6-10个风口,更为优选的是8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天炉将双排风口设计成喇叭状,有利于空气进入炉体内,并且将内口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向下倾斜角,有利于空气向下流动,提高空气的流动性,同时将上排风口的直径和倾斜角都设计成大于下排风口,增大空气的流动性,使燃烧更为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