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4909发布日期:2018-06-23 00:1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气烹饪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控制燃气烹饪装置火力大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烹饪装置,比如燃气灶,只要持续供气,被其加热的锅具温度就会持续升高,难以将被加热的温度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围内,只能通过手动调整燃气灶阀门大小来调整火力,但这种调整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使用者意识到火力过大时,食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过热烹煮,造成食物营养流失、甚至焦化。而且在整个烹饪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根据烹煮阶段的需要不停的调节燃气阀门大小,操作频繁,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实现温度控制的燃气烹饪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烹饪装置,包括炉头、进气管和用以控制燃气流量的控制阀,所述燃气烹饪装置还设有能够产生电磁信号的电磁发生装置和能够控制控制阀大小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阀、电磁发生装置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与电加热装置、电磁发生装置之间的连接通常优选为电连接,但涉及信号传输的也可以采用无线信号连接等方式,此外,本技术方案中的连接既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即控制单元与加热装置或电磁发生装置之间可以通过一些电气元件进行连接。本专利创造性地在燃气烹饪装置上设置电磁发生装置,使其具备发射电磁信号的功能,进而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配合控制阀和能够感应该电磁信号的装置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所述电磁发生装置上方或侧方设有能够感应电磁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电磁信号的控温层。控温层与电磁发生装置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该控温层既可以和所述燃气烹饪装置固定连接,使其成为燃气烹饪装置的一部分,也可以将控温层单独加工并可拆卸式地装配于燃气烹饪装置上,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件,当使用时可以随时将控温层置于电磁发生装置上方,使用完毕后,可以随时取走控温层。甚至也可以将控温层附着于能够与燃气烹饪装置配合使用的烹饪器具上,但不管何种组合方式,只要控温层能够感应到电磁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电磁信号,就具备了控制温度的基本条件。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炉架上方设有能够感应电磁场的控温层,该控温层具有铁磁性或亚铁磁性。通过控温层和电磁发生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控制阀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控温层温度的调整。优选的,所述控温层的磁导率为2000~200000H/m,控温层的电阻率为30~130μΩ·cm。优选的,本专利为了方便控制燃气流量,对进气管和控制阀进行了改进,比如,所述进气管数量优选为2至6个,每个进气管上设有一个控制阀;通过控制不同的进气管流量大小或关闭部分进气管来控制总的燃气流量,或者所述进气管由2至6个子气管组成,每个子气管上设有一个控制阀,通过控制每个子气管的流量同样可以实现对总的燃气流量的控制。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检测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分析模块与电磁发生装置连接,用以检测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并将检测值与初始设定值进行比较,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控制模块,此处所述电参数优选为脉冲信号、电压、电流或电阻参数,其中,脉冲信号为脉冲数量、脉冲宽度或脉冲幅度等;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检测分析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并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控温层温度保持在预设区间内。具体来说,检测值与初始设定的最低和最高值比较,当检测值超出最低值或最高值时,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将通过调节控制阀的大小使该电参数的检测值降低或升高直至电参数的检测值位于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值之间;当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在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值之间时,控制阀可以保持原有燃气进气量大小。检测分析和控制是控制单元的两个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设其他功能模块,比如数据转换模块等。控制单元通过检测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实现对温度的控制,与温度传统的传感器相比,本专利能够及时反映控温层温度,避免了温度传感器所带来的温度检测滞后性。优选的,所述炉头上方设有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上设有能够感应电磁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电磁信号的控温层。正如前文所述,该控温层并不一定附着于燃气烹饪装置上,可以安装在烹饪器具上,比如锅具,当烹饪器具与燃气烹饪装置配合使用时同样能够使得控温层与电磁发生装置相互作用,本优选方案改变了控温层的安装方式,使控温层的应用更加灵活。优选的,所述控温层组成烹饪器具的至少一部分,即,控温层既可以单独组成锅具底部,也可以复合在锅具底部,成为锅具底部的一部分。当然,对于立体加热而言,所述控温层也可以设置在锅身部位。优选的,所述控温层为片状,如金属薄片,或者,所述控温层由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坡莫合金材料或精密合金材料组成,并附着在所述锅具底部。所谓的坡莫合金材料又称为铁镍合金材料。作为又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炉头上方设有支撑板,现有的燃气烹饪装置仅仅在炉头上设置炉架,而后将烹饪器具放置在炉架上,本优选方案,在炉头上方增设了支撑板,该支撑板可以设置在炉架上,烹饪时,将烹饪器具设置在支撑板上,该支撑板除了可以平稳的支撑烹饪器具外,还可以使得烹饪器具受热均匀。优选的,所述控温层组成支撑板的至少一部分,即控温层既可以单独组成支撑板,也可以复合在支撑板上,组成支撑板的一部分。优选的,所述控温层由坡莫合金材料或精密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坡莫合金材料或精密合金材料的居里点温度在3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之间。优选为7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之间,进一步优选为18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之间。当控温层温度达到控温层居里点时,控温层磁导率将突降至接近零,其温度将停止升高。更进一步的,所述精密合金材料为居里点温度在18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之间的材料。例如精密合金4J36(上海凯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或精密合金4J32(上海凯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精密合金4J36是一种具有超低膨胀系数的特殊的低膨胀铁镍合金,其居里点为230摄氏度;精密合金4J32合金又称超因瓦(Super-Invar)合金,其居里点温度为220摄氏度。经研究验证,能够适用于本专利的精密合金材料优选为标准号为GB/T15018-94、YB/T5239-2005、YB/T5262-93、YB/T5254-2011所列举的如下合金材料,其中标准号GB/T15018-94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精密合金牌号》,标准号YB/T5254-2011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合金类型合金牌号居里点铁锰合金4J5970恒弹性合金3J53110恒弹性合金3J53Y110弹性合金Ni44MoTiAl120恒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4130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9150非晶态软磁合金(FeNiCo)78(SiB)22150弹性合金3J53155弹性合金3J61160弹性合金3J62165精密合金4J36230精密合金4J32220表中弹性合金3J53的化学成分包括:C元素含量不大于0.05%;S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P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Mn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80%;Si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80%;Ni元素的含量为41.5%~43.0%;Cr元素的含量为5.2%~5.8%;Ti元素的含量为2.3%~2.7%;Al元素的含量为0.5%~0.8%;余量为Fe元素。弹性合金3J58的化学成分包括:C元素含量不大于0.05%;S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P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Mn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80%;Si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80%;Ni元素的含量为43.0%~43.6%;Cr元素的含量为5.2%~5.6%;Ti元素的含量为2.3%~2.7%;Al元素的含量为0.5%~0.8%;余量为Fe元素。精密合金4J32的化学成分包括:C元素含量不大于0.05%;S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P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Mn元素的的含量为0.20%~0.60%;Si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20%;Ni元素的含量为31.5%~33.0%;Co元素的含量为3.2%~4.2%;Cu元素的含量为0.4%~0.8%;余量为Fe元素。精密合金4J36的化学成分包括:C元素含量不大于0.05%;S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P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020%;Mn元素的的含量为0.20%~0.60%;Si元素的含量不大于0.30%;Ni元素的含量为35.0%~37.0%;余量为Fe元素。以上合金材料可由上海凯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或通过其他公共销售渠道获得。除此之外,所述坡莫合金中铁的含量为35~70%,镍的含量30~65%。所述电磁发生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信号发生单元、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电磁线圈分别与信号发生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检测分析模块连接,所述连接优选为电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发出的信号为脉冲数量、脉冲宽度或脉冲幅度。信号发生单元向电磁线圈发出信号,电磁线圈接收信号后产生电磁信号。本专利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燃气烹饪装置火力大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上述燃气烹饪装置;2)设定该烹饪装置的温度值与电磁发生装置的电参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电参数如脉冲信号、电压、电流或电阻参数,其中,脉冲信号为脉冲数量、脉冲宽度或脉冲幅度等,因为这些电参数能够与控温层温度值之间形成特定对应关系;3)检测并获取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然后根据电参数的检测值或者该检测值所对应的温度值,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烹饪装置的温度值控制在预期范围内。优选的,步骤2)还包括设定电参数的预期值或该预期值所对应的温度值,步骤3)获取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将检测值与预期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电磁发生装置电参数的检测值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或者该电参数检测值所对应的温度值大于或小于设定值的温度值时,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该电参数的检测值被控制在预期范围内。优选的,步骤3)中通过控制单元的检测分析模块获取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将检测值与步骤2)设定值进行比较,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该分析结果调节控制阀使电磁发生装置中的检测值等于或接近设定值。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设定值包括设定电磁发生装置电参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步骤3)中,当电磁发生装置电参数的检测值大于设定的最高值或小于最低值时,调节控制阀使该电参数的检测值降低或升高直至电参数的检测值位于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值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燃气烹饪装置上增设了电磁发生装置,然后根据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通过调节控制阀大小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由于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受控温层温度的影响,该电参数能够和控温层温度形成对应关系,因此,只要控制该电参数处于一定范围内就能够使控温层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进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本专利优选使用居里点温度在3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之间的控温层材料,能够进一步在3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范围内实现对控温层温度的控制,比如,通过设定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阈值就能够实现控温层温度的精确控制,如将其温度控制在18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之间或者其他范围,进而控制了食物的加热温度,这种控制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实现了自动控温的效果。另外,由于该控制方法是通过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变化实现的,而电参数变化能够与控温层温度形成对应关系,控制单元能够迅速检测到电参数的变化并及时对控制阀进行调整,克服了温度调控的滞后性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磁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方法原理图;图5、图6为脉冲数与温度关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烹饪装置,如燃气灶等,该燃气烹饪装置包括燃气灶2和置于燃气灶2上方的烹饪器具1,该烹饪器具优选为锅具1,所述燃气灶2包括炉头21、炉架22、面板23、进气管25和控制阀24,面板27上设有安装孔,炉头21设于安装孔内,炉架22设于面板23上,炉架22与炉头21呈同心圆排布,即炉架22设于炉头21的外围,用以支撑被加热物体。所述进气管25与炉头21连通,用以为燃气供应提供管道,所述进气管25上设有控制阀24,该控制阀24可以是电磁阀或其他具有调节燃气气流大小功能的阀。所述燃气烹饪装置还包括设于锅具1下方的电磁发生装置27和控制单元26,所述电磁发生装置27和控制阀24均与控制单元26电连接,且三者均与电源连接,电磁发生装置27优选地固定在炉头21上方或下方,所述电磁发生装置主要由电磁线圈、信号发生单元、信号接收单元组成,所述电磁线圈分别与信号发生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电连接。电磁发生装置用以产生电磁场,电磁线圈的大小和匝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设定,电磁发生装置与控制单元26连接,控制单元26优选地固定在面板23下方。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气管25数量优选为2至6个,每个进气管25上设有一个控制阀24;通过控制不同的进气管25流量大小或关闭部分进气管25来控制总的燃气流量,或者所述进气管25由2至6个子气管组成,每个子气管上设有一个控制阀24,通过控制每个子气管的流量同样可以实现对总的燃气流量的控制。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锅具1上设有能够感应电磁发生装置27所产生的电磁信号的控温层11。该控温层11既可以做成锅具整体,也可以作为锅具的一部分,通过铆接、焊接、熔射、印刷等方法使其与锅具主体复合在一起。当控温层11设置在锅具1底部时,其既可以单独组成锅具1底部,也可以复合在锅具1底部,成为锅具1底部的一部分,就其复合位置而言,控温层11既可以位于锅具1底部的上表面,也可以位于锅具1底部的下表面。所述锅具底部,即锅底部分既可以为单层设计,也可以为复合式设计,比如,锅底是由铝板、钢板、铜板或铁板中的一个或多个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当锅具1底部为复合设计时,所述控温层11还可以设于锅底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当然,对于立体加热而言,所述控温层也可以设置在锅身部位。所述控温层11具有高磁导率,所述控温层11为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制成,比如坡莫合金、精密合金,其磁导率在居里点时,会突降至零或接近零,所谓坡莫合金即铁镍合金,所述控温层11磁导率优选为2000~200000H/m,电阻率优选为30~130μΩ·cm。就本实施例而言,所述精密合金材料优选为精密合金4J36(上海凯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或精密合金4J32(上海凯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所述控温层11厚度优选为0.1至3毫米,本实施例为1.5毫米。所述控温层11呈片状结构,复合在锅具1的底部,也可以由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精密合金材料组成,并附着在锅具1底部。对本专利来说,显然凡是具备以上电阻率或铁磁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控温层材料均可以适用于本专利,本实施例优选使用的坡莫合金或精密合金材料的居里点温度在3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之间精密合金材料,进一步优选居里点温度在7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之间的精密合金材料,就精密合金材料的种类而言,本实施优选使用如下合金材料:合金类型合金牌号居里点铁锰合金4J5970恒弹性合金3J53110恒弹性合金3J53Y110弹性合金Ni44MoTiAl120恒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4130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9150非晶态软磁合金(FeNiCo)78(SiB)22150弹性合金3J53155弹性合金3J61160弹性合金3J62165精密合金4J36230精密合金4J32220所谓坡莫合金又称铁镍合金,其中铁的含量为35~70%,进一步优选为63~67%,镍的含量30~65%,进一步优选为37~58%。铁镍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且在居里点会突降至接近真空磁导率。所述控制单元26包括检测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分析模块与电磁发生装置连接,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检测分析模块与电磁发生装置的信号接收单元连接,该检测分析模块用以实时检测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电参数的变化受控温层11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与控温层11温度形成对应的线性关系。这种电参数可以是脉冲信号、电压、电流或电阻参数,其中,脉冲信号优选为脉冲数、脉冲宽度或脉冲幅度等,以脉冲数为例,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检测分析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控制阀连接,检测分析模块检测出电磁发生装置中脉冲数后,经对比判断是否超出初始设定的最低或最高值,当超出范围时,控制模块将调节控制阀,即控制燃气量大小,最终调节燃气烹饪装置的火力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控温层11温度的作用;当未超出范围,将保持当前的火力,从而保证控温层的温度维持在一定区间。此外,控制模块还与电磁发生装置中的信号发生单元连接。本专利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燃气烹饪装置火力大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上述烹饪装置;2)在控制模块中设置该烹饪装置的温度值与电磁发生装置的电参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烹饪装置控温层的温度值与电磁发生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由于控温层的独特物理特性,使控温层温度与电磁发生装置的电参数之间能够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对应关系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所述电参数如脉冲信号、电压、电流或电阻,其中,脉冲信号优选为脉冲数、脉冲宽度或脉冲幅度等,以脉冲数为例,如图5、6所示。3)检测并获取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然后根据电参数的检测值或者该检测值所对应的温度值,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烹饪装置的温度值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由于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变化反映了控温层11的温度变化,二者之间存在特定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电磁发生装置中的电参数值便可以确定其所对应的温度值,然后通过控制控制阀便能够实现对控温层温度的精确控制。优选的,步骤2)还包括设定电参数的预期值或该预期值所对应的温度值,步骤3)获取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将检测值与预期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电磁发生装置电参数的检测值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或者该电参数检测值所对应的温度值大于或小于设定值的温度值时,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该电参数的检测值被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所述电参数的设定值可以是一个值,也可以是由两个值组成的一个阈值,比如设定电参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对应控温层温度的两个初始设定值。当设定值是一个阈值时,将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超出最低值或最高值时,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将通过调节控制阀实现对燃气进气量大小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控温层温度的调节,使得电参数的检测值降低或升高直至电参数的检测值位于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值之间。当电磁发生装置中电参数的检测值在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值之间时,控制阀可以保持原有燃气进气量大小。具体以脉冲参数来说,如图4所示,燃气灶工作后,电磁发生装置中的脉冲发生单元产生信号并传递给电磁线圈,该信号可以为脉冲数量、脉冲宽度、脉冲幅度、电压、电流或电阻参数等能够被识别的信号,该信号被电磁发生装置的电磁线圈接收并转换成电磁信号,与此同时,控制阀开通,炉头通气后开始燃烧并对控温层进行加热,所述电磁信号与控温层作用并被控温层损耗衰减,电磁发生装置的电参数随控温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形成特定对应关系,该电参数脉冲数量、脉冲宽度、脉冲幅度、电压、电流或电阻参数等,比如脉冲数与控温层温度之间所形成的线性关系。电磁发生装置中的信号接收单元接收该电参数,控制单元的检测分析模块检测该电参数是否超出初始设定值,并将该分析结果传输给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该分析结果并通过控制阀调节燃气流量大小使控温层温度保持在预设区间内,即,当检测到的电参数大于或小于设定值时,控制模块将通过控制控制阀大小使该电参数的检测值降低或升高直至电参数的检测值等于或接近设定值。此处所谓的接近是指可以接受的一定范围内的差值,比如电流值在0-0.5A以内,电压值在50V以内,电阻值在5Ω以内,脉冲信号在3以内均可以认定为是一种接近。此外用来比较的对象除了电参数外,还可以将电参数值转换成对应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控温层11进行了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控温层11并非设置在锅具1上,而是独立于锅具存在,具体来说,所述炉架22上方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搭放于炉架22上,作为另外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也可以和炉架22做成一体或固定连接,所述控温层除了做成片状外,还可以由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精密合金材料或铁镍合金材料组成,并附着在所述支撑板上。当然,在实施例1中,所述控温层也可以由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精密合金材料或铁镍合金材料组成,并附着在所述锅具底部。除此之外,所述控温层也可以设置在电磁发生装置侧方,只要控温层能够感应到电磁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电磁信号即可实现控温目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