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54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刹克龙,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可用于颗粒物料的烘干,属于粮食、饲料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粮食、饲料等颗粒状物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干燥,通常在烘干机中完成。烘干机通常设有多层,谷物或其它颗粒物料从仓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烘干机,经旋转布料装置撒布后落在顶层的排料装置上,排料装置正常处于关闭状态,物料逐渐堆积形成顶层烘干室的料层,热风从排料装置的缝隙穿过料层对物料进行烘干,顶层烘干室的料层达到设定高度后,顶层排料装置打开将物料排入下一层继续烘干,最终从锥形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热风从底层排料装置的下方进入,穿过底层料层向上流动,经过底层烘干室换热后,温度有所下降,再往上则温度继续降低,影响烘干效果。为了保证烘干效率,现有的做法是将温度下降的热风抽出烘干机外,采用蒸汽加热器对其进行再次加热,提高温度后的热风回到烘干机中继续向上流动,提高仓体上部的换热效果,如此的再热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

蒸汽加热器通过蒸汽阀门调节蒸汽流量,实现蒸汽加热器加热强度的调节,加热循环风的温度控制精度较低,温度调节速度慢,不利于对物料烘干水分的精确控制,蒸汽从锅炉输送到蒸汽加热器的管道距离长,热能损失较大。此外蒸汽加热器的换热面容易粘接粉尘,严重影响换热效果,因此进入蒸汽加热器前的热风需要配备刹克龙先进行除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加热效果好,调节速度快,可以实现对热风温度的精确控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中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被左、右端板封闭,所述筒体的圆周壁前侧设有沿切向连接的进风口,所述筒体的左端板中心安装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喷口插入筒体内腔且与筒体共轴线,所述火焰喷口的外周设有护焰筒,所述护焰筒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端板上,所述护焰筒左端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循环风入口,所述护焰筒的右端外周罩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左端与所述护焰筒的右端之间设有环状气流通道,所述导风筒的右端从所述筒体的右端板的中心穿出,且导风筒的右端口为出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护焰筒的内腔构成燃烧室,燃烧器的火焰喷口沿护焰筒的轴线向右喷出火焰,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筒体的内腔,沿筒体内壁旋转,一部分空气从护焰筒左端圆周上的循环风入口进入护焰筒内腔,得到火焰的加热后,随高温烟气继续向右流动进入导风筒,筒体内腔的另一部分空气从导风筒与护焰筒之间的环状气流通道也进入导风筒,高温烟气与空气在导风筒中混合后,从导风筒右端的出风口排出。本装置采用火焰与高温烟气对空气进行直接加热,加热强度高,根据出风口的空气温度调节燃烧器的火焰大小,可以使出风温度保持稳定,调节十分精确灵敏。护焰筒置于筒体内腔的轴线上,护焰筒散发的热量被筒体内腔的空气吸收,完全得以充分利用;沿筒体内壁旋转的空气为刚进入尚未得到加热的空气,与外界自然空气的温差相对较小,使整个装置的散热损失很小,热效率极高;同时本装置省去了长距离的热源管道,避免了这部分散热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圆周壁后侧设有沿切向连接的条缝形粉尘口,所述条缝形粉尘口的出口与除尘管的圆周相连接,所述除尘管位于所述筒体后侧且除尘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筒体的轴线,且除尘管的左端连接有向下的排尘口。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筒体的内腔,沿筒体内壁高速旋转时,空气中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条缝形粉尘口排出,进入除尘管内,最终从除尘管左端的排尘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管的右端通过弯头与所述导风筒的右端圆周壁相连。被加热后的热风有一部分从导风筒右端的圆周壁进入除尘管的右端,自右向左流动,吹动粉尘沿除尘管向左流动,可以使粉尘迅速从排尘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连接于所述筒体右半部圆周的下半周,所述条缝形粉尘口连接于所述筒体左半部圆周的下半周。空气从位于右半部的进风口进入筒体内腔后,沿筒体内壁旋转加速,并向左流动,粉尘颗粒得到加速后,从左半部的条缝形粉尘口排出,这样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筒体有限的轴向长度,提高除尘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器为燃气燃烧器。燃气燃烧器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可以充分完全燃烧,烟气对物料无污染,并且可以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应用在烘干系统中的流程图。

图中:1.机架;2.筒体;2a.条缝形粉尘口;3.左端板;4.右端板;5.进风口;6.燃烧器;7.护焰筒;7a.循环风入口;8.导风筒;8a.出风口;9.环状气流通道;10.除尘管;11.排尘口;H1.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一;H2.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二;F1.第一循环风机;F2.第二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中的筒体2,筒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被左、右端板4封闭,筒体2的圆周壁前侧设有沿切向连接的进风口5,筒体2的左端板3中心安装有燃烧器6,燃烧器6的火焰喷口插入筒体2内腔且与筒体2共轴线,火焰喷口的外周设有护焰筒7,护焰筒7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左端板3上,护焰筒7左端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循环风入口7a,护焰筒7的右端外周罩有导风筒8,导风筒8的左端与护焰筒7的右端之间设有环状气流通道9,导风筒8的右端从筒体2的右端板4的中心穿出,且导风筒8的右端口为出风口8a。

护焰筒7的内腔构成燃烧室,燃烧器6的火焰喷口沿护焰筒7的轴线向右喷出火焰,空气从进风口5进入筒体2的内腔,沿筒体内壁旋转,一部分空气从护焰筒7左端圆周上的循环风入口7a进入护焰筒7内腔,得到火焰的加热后,随高温烟气继续向右流动进入导风筒8,筒体内腔的另一部分空气从导风筒8与护焰筒7之间的环状气流通道9也进入导风筒8,高温烟气与空气在导风筒8中混合后,从导风筒8右端的出风口8a排出。本装置采用火焰与高温烟气对空气进行直接加热,加热强度高,根据出风口8a的空气温度调节燃烧器6的火焰大小,可以使出风温度保持稳定,调节十分精确灵敏。护焰筒7置于筒体内腔的轴线上,护焰筒7散发的热量被筒体内腔的空气吸收,完全得以充分利用;沿筒体内壁旋转的空气为刚进入尚未得到加热的空气,与外界自然空气的温差相对较小,使整个装置的散热损失很小,热效率极高。

筒体2的圆周壁后侧设有沿切向连接的条缝形粉尘口2a,条缝形粉尘口2a的出口与除尘管10的圆周相连接,除尘管10位于筒体后侧且除尘管10的轴线平行于筒体2的轴线,且除尘管10的左端连接有向下的排尘口11。空气从进风口5进入筒体2的内腔,沿筒体内壁高速旋转时,空气中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条缝形粉尘口2a排出,进入除尘管10内,最终从除尘管10左端的排尘口11排出。

除尘管10的右端通过弯头与导风筒8的右端圆周壁相连。被加热后的热风有一部分从导风筒8右端的圆周壁进入除尘管10的右端,自右向左流动,吹动粉尘沿除尘管10向左流动,可以使粉尘迅速从排尘口11排出。

进风口5连接于筒体右半部圆周的下半周,条缝形粉尘口2a连接于筒体左半部圆周的下半周。空气从位于右半部的进风口5进入筒体内腔后,沿筒体内壁旋转加速,并向左流动,粉尘颗粒得到加速后,从左半部的条缝形粉尘口2a排出,这样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筒体有限的轴向长度,提高除尘的效果。

燃烧器6为燃气燃烧器。燃气燃烧器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可以充分完全燃烧,烟气对物料无污染,并且可以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

图5所示为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应用在烘干系统中的流程图,谷物或其它颗粒物料从仓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烘干机,经旋转布料装置撒布后落在顶层的排料装置上,排料装置正常处于关闭状态,物料逐渐堆积形成顶层烘干室的料层,热风从排料装置的缝隙穿过料层对物料进行烘干,顶层烘干室的料层达到设定高度后,顶层排料装置打开将物料排入下一层继续烘干,最终从锥形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热风从底层烘干室汇流风道的法兰口进入,经底层烘干室支风道进入底层排料装置下方,穿过底层料层向上流动,经过底层烘干室换热后,温度有所下降。第一循环风机F1通过二层烘干室汇流风道和二层烘干室支风道将自下而上穿过底层料层的风和自上而下穿过二层料层的风抽出,送入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一H1进行再次加热,提高温度后,从三层烘干室汇流风道和三层烘干室支风道进入三层料层下方,一部分向上穿过三层料层,另一部分向下穿过二层料层。穿过三层料层的风温度再次下降,第二循环风机F2通过四层烘干室汇流风道和四层烘干室支风道将自下而上穿过三层料层的风和自上而下穿过四层料层的风抽出,送入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二H2又一次加热,提高温度后,从五层烘干室汇流风道和五层烘干室支风道进入五层料层下方,一部分向上穿过五层料层,另一部分向下穿过四层料层。

该烘干系统将两层排料装置之间的热风抽出仓体外,通过卧式刹克龙加热装置既实现除尘又实现加热,提高温度后再通过上一层的烘干室汇流风道和烘干室支风道回到上一层烘干室内,提高仓体上部的换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