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03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



背景技术:

排胶烧结炉一般用于非常适合磁性材料、陶瓷器件的排胶、预烧和烧结工艺。

现有排胶烧结炉的炉顶一般为平顶结构或者坡屋顶结构,其中平顶结构一般用于小型的箱式炉体内,坡屋顶结构则用于大型的隧道式烧结炉。如今坡屋顶结构一般有两块倾斜的顶砖相互平面搭接形成,在使用时,易在高温情况下滑动松动,严重情况下具有炉顶倒塌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具有较强的炉顶搭接效果,结构稳定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包括两个炉顶砖,两个所述炉顶砖倾斜且一端面搭接设置,其中一个炉顶砖的搭接面上设置有凹型槽,另一炉顶砖的搭接面上设置有凸型条,所述凹型槽与凸型条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型条的外壁与凹型槽内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炉顶砖底部分别搭接在相对应的侧壁砖上,所述炉顶砖底部设置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相对应的侧壁砖上设置有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与第二阶梯部配合限位。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壁砖之间设置有多个槽板,所述槽板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砖与炉顶砖的内壁一侧还设置有隔梁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梯部一端凸出于侧壁砖的外表面,并且在该端上还设置有保护边,所述保护边设置在侧壁砖的外表面一侧,且与侧壁砖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活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砖上设置有多个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炉顶砖的材质为刚玉砖。

进一步的,所述凹型槽和凸型条的截面均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凹型槽与凸型条配合设置后,两个炉顶砖具有相互牵制和定位的效果,较比普通的平面搭靠,能够起到不易滑动和松动的效果,在高温工作时,不易错位、不会出现倒塌事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炉顶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炉顶砖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炉顶砖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炉顶砖与侧壁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例的阶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炉顶砖,2、凹型槽,3、凸型条,4、侧壁砖,5、第一阶梯部,6、第二阶梯部,7、槽板,8、导向槽,9、隔梁砖,10、保护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MIN材料和氧化铝基座的排胶烧结炉的炉顶结构的一实施例,包括两个炉顶砖1,两个所述炉顶砖1倾斜且一端面搭接设置,其中一个炉顶砖1的搭接面上设置有凹型槽2,另一炉顶砖1的搭接面上设置有凸型条3,凸型条3设置在凹型槽2内,使得炉顶砖1在搭接的搭靠处形成相互定位作用,两个炉顶砖1之间的错位移动距离大大降低,因此不会出现塌顶问题。

上述凸型条3的外壁与凹型槽2内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在高温状态下(1500度以上),炉顶砖1会高温膨胀,该第一活动间隙能够在膨胀后起到不致憋劲卡死,出现开裂或者凸型条3断裂的问题,凸型条3与凹型槽2可以不抵接,或者可以部分抵接,形成一种活动限位的效果。

并且炉顶砖1上设置有多个过孔,可以设置热电偶即测温元件等。炉顶砖1的材质为刚玉砖,使得高温膨胀幅度,降温收缩幅度小,提高炉顶的稳定性。

上述凹型槽2和凸型条3的截面均为弧形,其不会导致相互牵制卡死的问题,接触面能够光滑导向,不影响炉顶砖1膨胀形变等无法避免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两个炉顶砖1底部分别搭接在相对应的侧壁砖4上,炉顶砖1底部设置第一阶梯部5,第一阶梯部5相对应的侧壁砖4上设置有第二阶梯部6,第一阶梯部5与第二阶梯部6配合限位,该限位方向为炉顶砖1无法朝向外表面移动,由第二阶梯部6阻挡,因此进一步避免炉顶砖1的坍塌,有效限制其向两侧移动的位置,并且安装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便于生产。

如图5所示,两个侧壁砖4之间设置有多个槽板7,槽板7表面设置有导向槽8,导向槽8内设置有导向轨道,烧结材料的匣体放置在导向轨道上,有效移动和架空,保证烧结温度的均;导向槽8能够保证匣体不会碰触侧壁砖4,具有侧向导向的作用。

为了提高炉顶砖1的稳定性,在侧壁砖4与炉顶砖1的内壁一侧还设置有隔梁砖9,以提供有效的支撑。

其中在侧壁砖4、炉顶砖1以及底部的炉底砖周边铺设保温层,使得温度有效利用。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阶梯部5一端凸出于侧壁砖4的外表面,并且在该端上还设置有保护边10,保护边设置在侧壁砖4的外表面一侧,且与侧壁砖4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活动间隙,保护边能够避免炉顶砖1朝向侧壁砖4内壁一侧移动,具有限位保护作用,并且第二活动间隙设置,不影响炉顶砖1和侧壁砖4的正常膨胀形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