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193发布日期:2018-10-12 22:3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溶液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回收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到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镀锌工艺在防金属腐蚀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镀锌工艺需要用到各种镀锌溶液。而镀锌溶液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且又需要加温,因此会产生一些反应尾气,这些反应尾气如果直接排到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反应尾气进行回收,常用的回收装置是通过冷凝装置对反应尾气进行冷却液化,然后再回收。传统冷凝装置,其反应尾气的通道较为简单,反应尾气的回收效果较差。如2013年08月28日就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320083056.9、名称为“组合式冷凝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两个卧式的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封头、壳体;冷凝器一侧封头上部设有水出口,下部设有水进口;冷凝器壳体上部设有共沸物进口,下部设有共沸物出口、鞍座。这种冷凝器冷凝处理量可以较大,但气体只从一侧的封头到达另一侧封头过程中被冷凝,冷凝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装置,其有效提高反应尾气冷凝效率,提高材料的回收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通过左板件和右板件进行密封,左板件和右板件之间穿设有多根通气管道,左板件密封固连左盖体,右板件密封固连右盖体,左盖体的下部设有回流口,回流口连通左盖体与左板件围成的左内腔,右盖体与右板件围成的右内腔设有一隔板,隔板把右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右盖体的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所述下腔,右盖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通所述上腔,部分通气管道的内孔连通所述下腔和所述左内腔,部分通气管道的内孔连通所述上腔和所述左内腔;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由筒体、左板件、右板件和多根所述通气管道外表面围成的空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筒体左侧的下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筒体右侧的上部。利于刚进入冷水对刚进入的镀锌溶液反应尾气进行冷却,便于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回流,提升材料回收效果,减少材料的浪费。

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口设置在靠近左盖体下部的左端处。便于回收液体的回流。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盖体与左板件之间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所述右盖体与右板件之间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

优选所述通气管道由铝管或铜管构成。以提高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倾斜设置,左盖体处于下位,右盖体处于上位,筒体上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一水泵的出水口,筒体上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塔的进水口,冷却塔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右盖体与右板件围成的右内腔设有一隔板,隔板把右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右盖体的下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所述下腔,右盖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通所述上腔,部分通气管道的内孔连通所述下腔和所述左内腔,部分通气管道的内孔连通所述上腔和所述左内腔。这样反应尾气在通气管道中行走的路程提高一倍,与通气管道管壁接触被冷凝的效果大为提高,有效提高反应尾气冷凝效率,提高材料的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器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所示,一种回收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10,冷凝器10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两端通过左板件11和右板件12进行密封,左板件11和右板件12之间穿设有多根通气管道2,左板件11密封固连左盖体3,左板件11可以通过螺栓与左盖体3相互锁紧,左板件11与左盖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31,左板件11与左盖体3之间也可设置密封圈替代密封垫31;

右板件12密封固连右盖体4,右板件12可以通过螺栓与右盖体4相互锁紧,右板件12与右盖体4之间设有密封垫41,右板件12与右盖体4之间也可设置密封圈替代密封垫41。

左盖体3的下部设有回流口32,回流口32连通左盖体3与左板件11围成的左内腔3a,右盖体4与右板件12围成的右内腔4a设有一隔板5,隔板5把右内腔4a分隔成上腔41a和下腔42a,右盖体4的下部设有进气口42,进气口42连通所述下腔42a,右盖体4的上部设有排气口43,排气口43连通所述上腔41a,部分通气管道2的内孔连通所述下腔42a和所述左内腔3a,部分通气管道2的内孔连通所述上腔41a和所述左内腔3a;所述筒体1上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连通由筒体1、左板件11、右板件12和多根所述通气管道2外表面围成的空间。

所述进水口13设置在筒体1左侧的下部,所述出水口14设置在筒体1右侧的上部。利于刚进入冷水对刚进入的镀锌溶液反应尾气进行冷却,便于镀锌溶液反应尾气的冷凝回流。

优选所述回流口32设置在靠近左盖体3下部的左端处。

优选所述通气管道2由铝管或铜管构成。

冷凝器10使用时,所述筒体1倾斜设置,左盖体3处于下位,右盖体4处于上位,筒体1上的进水口13通过管道连通一水泵20的出水口,筒体1上的出水口14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塔30的进水口13,冷却塔30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泵20的进水口。

镀锌溶液反应尾气从反应釜排出通过进气口42进入所述下腔42a,然后通过部分通气管道2进入所述左内腔3a,而冷水进入由筒体1、左板件11、右板件12和多根所述通气管道2外表面围成的空间,冷水就对通气管道2进行冷却,反应尾气接触通气管道2内壁被冷凝,冷凝后的液体流入所述左内腔3a从回流口32回流反应釜;未被冷凝的反应尾气又经部分通气管道2从所述左内腔3a进入所述上腔41a,反应尾气又被进一步冷凝,同样冷凝后的液体流入所述左内腔3a从回流口32回流反应釜;最后剩下少量反应尾气再从排气口43排出进入吸收塔。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