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7654发布日期:2019-01-28 12:4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的壳体组件上的微孔的出风面积小,导致空调器的送风风量低,从而降低了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制冷或制热的能效,用户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的送风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制冷或制热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具有第一出风区;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导风段和遮挡段,所述导风段的一端与所述遮挡段的一端相连,所述导风段的另一端和所述遮挡段的另一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导风段上设有多个第一微孔,每个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导风段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段,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区处以使得所述导风段和所述遮挡段中的其中一个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组件,通过使得第一导风板包括导风段和遮挡段,且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出风区处以使得导风段和遮挡段中的其中一个遮挡第一出风区,由此,当空调器开启到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可转动至导风段遮挡第一出风区,可增大空调器在第一出风区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段形成为平板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段形成为平板状。

可选地,所述导风段和所述遮挡段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30°≤α≤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α满足:α=60°。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旋转中心线的平面内,所述导风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遮挡段的另一端之间的连线、所述导风段和所述遮挡段限定出的投影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旋转中心线的投影为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段的外轮廓和所述遮挡段的外轮廓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具有第二出风区,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区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区。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微孔,每个所述第二微孔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导风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区为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区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包括两组第二出风区组,每组所述第二出风区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区,两组所述第二出风区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区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区和所述第一出风区构成连续完整的所述出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安装孔;后背板,所述后背板设在所述前面板的后侧且与所述前面板配合;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安装至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出风框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壳体组件,由此,当空调器开启到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可转动至导风段遮挡第一出风区,可增大空调器在第一出风区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正常出风模式;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壳体组件10;

壳体1;前面板11;后背板12;

出风口13;第一出风区131;第二出风区132;

第一导风板2;导风段21;第一微孔211;遮挡段22;

第二导风板3;第二微孔31;

室内换热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和空调器100,其中,壳体组件10可用在空调器100上,该空调器100可以为移动式空调器,也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当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时,该空调器100包括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且下述的空调器100的具体结构为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壳体组件10,可以包括:壳体1和第一导风板2,壳体1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3,出风口13具有第一出风区131,第一导风板2包括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导风段21的一端与遮挡段22的一端相连,导风段21的另一端和遮挡段22的另一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导风段21上设有多个第一微孔211,每个第一微孔211在导风段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导风段21,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出风区131处以使得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中的其中一个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其中,“导风段21的一端与遮挡段22的一端相连,导风段21的另一端和遮挡段22的另一端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理解为,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相连且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的延伸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发明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固定导风板和导风条,固定导风板和出风口之间限定出出风区,导风条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区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导风条上设有微孔,当空调器开启无风感模式时,导风条关闭出风区,壳体内的气流通过导风条上的微孔流向室内空间以实现无风感送风。但是,仅通过导风条的微孔的出风,导致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的送风风量低,从而降低了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制冷或制热的能效,用户使用体验差。

对此,发明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一导风板2,第一导风板2包括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出风区131处以使得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中的其中一个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当空调器100开启到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至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可增大空调器100在第一出风区131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固定导风板在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时遮挡第一出风区并使得第一出风区无法出风),从而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当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也适用于在出风口13处仅设有第一导风板2的空调器。

例如,空调器100可为柜机,第一导风板2和第一出风区13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壳体1内还设有室内换热器20,当空调器100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一导风板2转动至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参照图1和图2);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转动至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参照图5和图6所示),与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的气流可通过第一微孔211排向室内空间,增大了空调器100在出风口13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正对空调器100时,用户的头顶方向为上,用户的脚底方向为下,用户的左边为左,用户的右边为右,靠近用户胸前的方向为前,远离用户的胸腔的方向为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壳体组件10,通过使得第一导风板2包括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且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出风区131处以使得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中的其中一个遮挡第一出风区131,由此,当空调器100开启到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至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可增大空调器100在第一出风区131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导风段21形成为平板状。由此,可使得导风段21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在导风段21上设置第一微孔211,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导风段21还可以形成为弧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遮挡段22形成为平板状。由此,可使得遮挡段22的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遮挡段22还可以形成为弧形形状。

可选地,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30°≤α≤90°。由此,便于第一导风板2在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或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这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出风模式之间的切换效率。例如,α可以为30°、40°、50°、60°、70°、80°或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α满足:α=60°。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导风板2在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或者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这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出风模式之间的切换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在垂直于第一导风板2的旋转中心线的平面内,导风段21的另一端与遮挡段22的另一端之间的连线、导风段21和遮挡段22限定出的投影为等边三角形,第一导风板2的旋转中心线的投影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由此,有利于减小第一导风板2在转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例如下述的第二导风板3)之间发生干涉,从而有利于提过第一导风板2转动动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导风段21的外轮廓和遮挡段22的外轮廓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由此,有利于使得导风段21的外轮廓和遮挡段22的外轮廓分别与第一出风区131的出口相匹配,有利于避免减小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或者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时出现漏风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出风口13具有第二出风区132,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导风板3,第二导风板3可转动地设在第二出风区132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区132。由此,通过控制第二导风板3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区132,从而可改变空调器100的出风量,再组合第一导风板2可改变第一出风区131的出风量,从而可使得空调器100具有多种送风量的工作模式,进而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6所示,第二导风板3上设有多个第二微孔31,每个第二微孔31沿第二导风板3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导风板3。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第二导风板3关闭第二出风区132(参照图5和图6所示),与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的气流可通过第二微孔31排向室内空间,进一步增大了空调器100在出风口13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例如,空调室内机可为柜机,第一导风板2、第二导风板3、第一出风区131、第二出风区1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当空调器100处于关机状态时,如图1和图2,第一导风板2转动至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第二导风板3关闭第二出风区132;如图3和图4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正常出风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转动至遮挡段22遮挡第一出风区131,第二导风板3打开第二出风区132,与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出风区132排向室内空间;如图5和图6所示,当空调器100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转动至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第二导风板3关闭第二出风区132,与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的气流可分别通过第一微孔211和第二微孔31排向室内空间,进一步增大了空调器100在出风口13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二出风区132为多个,第二导风板3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板3和多个第二出风区132一一对应。由此,可增加第二导风板3的数量,有利于减小每个第二导风板3的体积,从而便于驱动第二导风板3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区132。例如,第二出风区132和第二导风板3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出风区132分别位于第二出风区132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导风板3和两个第二出风区132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出风口13包括两组第二出风区组,每组第二出风区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区132,两组第二出风区组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区131的两侧。由此,可进一步增加第二导风板3的数量,有利于减小每个第二导风板3的体积,从而便于驱动第二导风板3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区132。例如,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出风口13包括两组第二出风区组,每组第二出风区组包括两个第二出风区132,每个第二出风区132处都设有第二导风板3,两组第二出风区组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区131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二出风区132和第一出风区131构成连续完整的出风口1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区131和第二出风区132连通的,即二者不是间隔开的。由此,避免了在第二出风区132和第一出风区131之间设置实体结构,使得出风口13的结构紧凑,有利于保证出风口13的出风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后背板12和出风框(图未示出),前面板11上设有安装孔,后背板12设在前面板11的后侧且与前面板11配合,出风框安装至安装孔且出风框上形成有出风口13。由此,使得壳体1的结构简单、可靠。例如,室内换热器20设在前面板11和后背板12之间,后背板12上设有进风格栅,进风格栅限定出进风口,前面板11上设有一个安装孔,出风框安装至安装孔且出风框上形成有出风口13,出风框上安装有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3。可选地,前面板11可以由一块板或多块板组成,后背板12可以由一块板或多块板组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由此,当空调器100开启到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可转动至导风段21遮挡第一出风区131,可增大空调器100在第一出风区131处的微孔通风的面积,从而可提高无风感模式下的空调器100的送风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能效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