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3571发布日期:2018-06-19 23:1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布料上涂覆PU膜、EVA膜等以提高布料整体的防水、防皱等性能是现在处理布料的常用手段。由于上述功能增强膜与布料贴合完成后,若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得到的双层布料整体性非常差,导致加附增强膜之后的布料性能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现在多采用热压技术进行压膜处理,由于压膜温度较高,因此压膜处理之后的布料一般会进行水冷,现在经过水冷之后的干燥多采用如CN205580148U的方式,即首先加热,然后直接冷却,再进行干燥,由于冷却之后,水的饱和蒸汽压大降,干燥难度进一步的增大,且耗时耗能。现有技术对此并无解决之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干燥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台,在第一导向机构台的四周设有围栏,一排水管与围栏的底部相连,在第一导向机构台上设有至少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辊,在第一导向机构后依次设有加热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在第二导向机构后设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机构台,在脱水机构台上设有加热腔,在加热腔内设有至少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辊,在脱水机构台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一负压风机的入口相连,负压风机的出口管与外界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机构架,在加热机构架上设有一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包括中空设置的内磁芯,在内磁芯的外部缠绕有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内磁芯的外壁并分别与设在内磁芯空腔内的导流管道相连,在内磁芯上金属管的两侧分别设有磁轭,所述内磁芯的两端分别与中空设置的同轴轴颈固连,在同轴轴颈外套设有封头,封头通过连接轴承与同轴轴颈活动相连,导流管道穿过同轴轴颈设置,在两封头之间固装有辊壁,同轴轴颈通过轴承座与加热箱壁相连,同轴轴颈伸出加热箱壁与动力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通过连接机构件与导流管道相连,所述连接机构件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在内磁芯上的螺纹孔与内磁芯螺纹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并与端部设有外螺纹的金属管配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直管或者弯管。

优选的,所述内磁芯与同轴轴颈法兰相连;所述磁轭与法兰抵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为铜管;所述铜管为圆管或方管。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由内向外包括金属传热层、加热层、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为电热丝加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架,在第二导向机构架上设有导向辊,在第二导向机构架上的导向辊与脱水机构台上的导向辊平齐设置。

优选的,在加热腔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机构配合设置的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利用第一导向机构上导向辊通过多次改变布料运动方向起到初步除水以及布料整形的作用,然后用加热机构对布料进行微微加热,再通过第二导向机构进行微负压下的脱水,提高了干燥效率;加热辊通过设置多道独立通入循环水的方式,保证了内部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辊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管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向机构台,2、围栏,3、排水管,4、导向辊,5、脱水机构台,6、排气管,7、负压风机,8、出口管,9、加热棍,10、加热机构架,11、金属传热层,12、加热层,13、保温层,14、第二导向机构架,91、内磁芯,92、金属管,93、导流管道,94、磁轭,95、同轴轴颈,96、封头,97、辊壁,98、连接管,99、连接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布料整形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台1,在第一导向机构台1的四周设有围栏2,一排水管3与围栏2的底部相连,在第一导向机构台1上设有至少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辊4,在第一导向机构后依次设有加热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在第二导向机构后设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机构台5,在脱水机构台5上设有加热腔,在加热腔内设有至少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辊4,在脱水机构台5上连接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一负压风机7的入口相连,负压风机7的出口管8与外界相连。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机构架10,在加热机构架10上设有一加热辊9,所述加热棍9包括中空设置的内磁芯91,在内磁芯91的外部缠绕有金属管92,金属管92的两端分别穿过内磁芯91的外壁并分别与设在内磁芯91空腔内的导流管道93相连,在内磁芯91上金属管92的两侧分别设有磁轭94,所述内磁芯91的两端分别与中空设置的同轴轴颈95固连,在同轴轴颈95外套设有封头96,封头96通过连接轴承99与同轴轴颈95活动相连,导流管道93穿过同轴轴颈95设置,在两封头96之间固装有辊壁97。

所述金属管92通过连接机构件与导流管道93相连,所述连接机构件包括一连接管98,所述连接管98一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在内磁芯91上的螺纹孔与内磁芯91螺纹连接,连接管98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并与端部设有外螺纹的金属管92配合相连。通过设置两侧分别设置内外螺纹的连接管98,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该种结构使得整体成为装配式结构,若单件损坏时,可进行单件更换作业。

所述连接管98为直管或者弯管。

所述内磁芯91与同轴轴颈95法兰相连。法兰相连结构可靠,连接方便,且使得整体成为装配式结构,便于后期的单件更换作业。

所述磁轭94与法兰抵接设置。

所述金属管92为铜管。

所述铜管为圆管或方管。铜管在电磁加热方面性能较为优越,且在内部充入冷却水的情况下,结构较为稳定。

所述加热腔由内向外包括金属传热层11、加热层12、保温层13。

所述加热层12为电热丝加热层。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架14,在第二导向机构架14上设有导向辊4,在第二导向机构架14上的导向辊4与脱水机构台5上的导向辊4平齐设置。

在加热腔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机构配合设置的条形孔。

使用时,将通过水浸干燥的布料依次穿过第一导向机构台、加热机构、第二导向机构、然后进入到脱水机构。布料首先在第一导向机构上的导向辊4上的多次改变布料运动方向起到初步除水以及布料整形的作用,然后用加热机构上的加热辊对布料进行微微加热:先将内磁芯91以及封头96内部的空腔通入循环水以及通过导流管道93向金属管92内通入另一路循环水,然后在本实用新型两端接高频电磁加热控制器,通电后,金属管92两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该磁场通过内磁芯91、磁轭94、辊壁97、磁轭94与辊壁97之间的微小气隙形成磁回路,辊壁97由于自身电阻存在及磁滞损耗,产生热量。通过改变线圈电流大小和频率,可控制加热辊输出温度大小,通入的循环水能大幅度减少辊壁97热传递、金属管92自身电阻损耗、漏磁通在金属材料中转化的热能而引起的温升。然后在第二导向机构上的导向辊4的作用下进入到脱水机构台5。在脱水机构台5上,加热层12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加热腔内,此时,负压风机7也同时工作,保持加热腔内的微负压状态,在微负压状态下进行脱水、降温,干燥效率极高;随后布料在布料卷料器(装置)上卷料备用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