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158发布日期:2018-12-28 19:2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可用于粮食、饲料烘干后的冷却,属于粮食饲料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饲料加工中,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粉状饲料及片状饲料是几种常用的最终饲料形式,其中尤以颗粒饲料较多。在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因为经过蒸汽加热,所以颗粒压制后温度和水分都比较高,不能直接包装和储存,一般需要使用冷却器进行冷却以降低温度和水分,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打包和储存运输等。

饲料加工中使用的冷却器一般为逆流式冷却器,即物料从上方进入向下流动,冷却空气从下向上流动。设备主体为冷却仓,冷却仓为箱式结构,在冷却仓的上方设有撒料机构,饲料从上方进入通过撒料机构将热的颗粒物料均匀撒在冷却仓的底部,在冷却仓的底部有排料机构,外部的冷空气通过底部的排料机构进入,穿过铺在排料机构上方的料层,通过冷却仓上方出风口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冷空气带走饲料中的水分的同时降低物料温度。

现有技术中饲料用冷却器的排料机构为两层带有栅格的翻板结构,其中一层固定,另一层可以左右或前后平移,可以使上下栅格形成开通状态或闭合状态,当上下栅格开通时则开始排料,排料时运动层的翻板保持左右或前后的循环往复运动,冷却仓的物料则持续地从排料机构排出到下方的下料斗中,然后进入下道流程,当上下栅格平移到闭合状态时则物料保持在冷却仓中,在冷却仓的中间部分会装有料位器,其位置可调,以调节冷却仓中的料层厚度,以保证一定的冷却时间和冷却效果,当物料堆积高度到达料位器位置时则给出信号启动排料机构进行排料。这种翻板排料结构在闭合状态时冷却空气从栅格透入料层,并穿越料层从上方排出,当料层较厚时,空气穿透相对困难,冷却效果会较差。而排料时通过栅格空隙处的物料主要以自身重力自由下落,其排料方式是被动的,受控制程度差,排料速度和排料均匀性都相对较差。在此过程中排料机构的左右或前后运动使上下栅格形成的交错会对物料形成一定的剪切和挤压,从而导致物料的破碎率的增加。

此外,当上方撒料机构不能均匀地将饲料洒落铺在冷却仓底部时,则会造成料层的厚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整个冷却效果不佳。料层薄的地方水分散发快,料层厚的地方水分散发慢,而为了保证达到安全储运标准则生产时要保证水分散发最慢处达到要求,而散发快的地方即料层薄的地方已经水分过低,这种做法既降低了冷却器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器,可以主动均匀地进行排料,冷却效果好,且减少颗粒物料的破碎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器,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冷却器仓体,所述冷却器仓体的顶部设有喂料机构,所述冷却器仓体的内腔上部设有撒料机构,所述冷却器仓体的底部设有排料机构,所述冷却器仓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多组轴线相互平行的叶轮式排料辊,相邻两叶轮式排料辊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排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锥斗,所述出料锥斗的上端口与所述排料机构的底部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作为进风通道;所述排料机构的上方设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多组轴线相互平行的通风单元,各通风单元分别包括多层间隔叠置的导风板,各层导风板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且顶部开口;各通风单元与下方的叶轮式排料辊依次错开,相邻通风单元之间留有间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物料由喂料机构喂入,经撒料机构抛撒后,落在冷却器仓体的底部,自通风组件向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料层,冷风从排料机构下方的进风通道进入,穿过各叶轮式排料辊之间的间隙进入通风组件,从各导风板之间的冷风通道进入料层并向上穿过料层,最终从冷却器仓体顶部的出风口排出。由于通风组件陷在料层中间,各导风板的顶部开口使各层互通,冷却空气可以同时从各导风板两侧的间隙流出,同样厚度的料层,冷风实际穿透的厚度相对要小,穿透风阻较小,而且通过通风组件的多个通风通道将冷却空气通入料层的不同位置,使不同高度位置的物料能更均匀接触冷却空气,从而使冷却的均一性更好。排料时通过叶轮式排料辊的旋转将物料主动从各通风单元之间输送到下方的出料锥斗中,其排料速度由叶轮的旋转速度决定,其速度完全可控,并且叶轮式结构形式能够减少物料在排料过程中的挤压或剪切引起的破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各层所述导风板呈八字形结构。风阻小,出风均匀,且可以避免漏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最顶层的导风板上方覆盖有封闭的尖顶或圆弧顶。避免物料在通风组件的顶部滞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电机及由喂料电机驱动的叶轮式喂料器,所述叶轮式喂料器的下端连接有喂料器出口溜管,所述喂料器出口溜管的下端插入于所述冷却器仓体的内腔。喂料电机启动后,驱动叶轮式喂料器旋转,将物料按需要的流量从喂料器出口溜管排出,同时起到关风作用,避免进料时出现漏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撒料机构包括上大下小且与冷却器仓体共轴线的接料锥斗,所述接料锥斗的内腔设有与之共轴线的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固定在撒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撒料驱动电机固定在冷却器仓体的顶部中心,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壁通过呈放射状分布的加强筋板支撑在所述接料锥斗的内壁上,所述接料锥斗的上端口外壁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竖向连接杆,前侧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淌料前墙板,后侧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淌料后墙板,所述淌料前墙板和淌料后墙板的底部通过淌料底板相互连接,所述淌料底板远离接料锥斗轴线的一端向左下倾斜且敞口,所述淌料底板的上部中心设有镂空的中心撒料口,所述中心撒料口与所述接料锥斗共轴线,且设有可以控制其开度的抽插板。撒料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接料锥斗及淌料底板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从喂料器出口溜管排出的颗粒物料进入接料锥斗中,从接料锥斗的下端口排出,落在淌料底板上,一部分物料直接从中心撒料口向下抛撒,向冷却仓底部的中心区域布料;另一部分物料沿淌料底板向下流动,从淌料底板的下端口向下抛撒,向冷却仓底部的周边区域布料,这样就形成了冷却仓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同时布料,提高了布料的均匀性,使料层的厚度更加均匀,从而保证冷却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调节抽插板的插入深度,改变中心撒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改变中心撒料口的布料半径,同时也改变了中心布料与周边布料的流量比,可以使布料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撒料口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挡料板,两挡料板呈八字形分布且下端相互靠近形成淌料喉口,前挡料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淌料前墙板的内侧,后挡料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淌料后墙板,两挡料板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淌料底板上;所述淌料喉口处连接有两块相互平行且沿淌料底板向左下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出口左下方设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淌料底板上且可调整角度,位于分料板后侧的淌料底板的下端口连接有沿淌料底板所在平面向左下延伸且伸出长度可调的撒料板,所述撒料板的前侧边沿与下边沿形成远端撒料口;位于分料板前侧的淌料底板的下端口形成中间撒料口。从接料锥斗落下的物料经过两八字形挡料板的约束与导流,汇集到淌料底板的中部区域,一部分直接从中心撒料口落下,另一部分沿淌料底板向下方流动,从淌料喉口流出,淌料喉口保持合适的开口宽度,可以使中心落料和周边落料保持合适的撒料量比例,使得冷却仓底部的料层厚度更加均匀。从导流板出口流出的物料被分料板分隔成前后两股料流,调整分料板的角度可以改变前后两股料流的流量比例;位于淌料底板后半幅的料流从淌料底板流出后进入撒料板,沿撒料板继续向下方流动,随着撒料板的转动,一部分物料从撒料板的下边沿抛出,另一部分从撒料板前侧边沿抛出,形成远端撒料口向冷却仓底部的最外周区域布料。位于淌料底板前半幅的料流从淌料底板流出后直接向下抛撒,随着淌料底板的转动,向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环状区域布料,如此形成了中心区域、环状区域和外周区域三个布料直径同时布料,使得冷却仓底部的料层厚度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板的左下方连接有中间挡板,所述中间挡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淌料底板的下端,所述中间挡板的下端沿所述撒料板的前侧边沿向左下方延伸且伸出长度可调,所述中间挡板的下端头铰接有向右下方延伸且角度可调的限料后墙板;所述淌料前墙板的下端铰接有向右下方延伸且角度可调的限料前墙板,所述限料前墙板与所述限料后墙板的下边沿之间连接有限料板。物料沿淌料底板向下流动时,速度越来越快,从中间撒料口抛出时形成比较大的向外周飞行的动能,可能导致环状区域撒料不足的现象;设置限料板后,从中间撒料口抛出的物料会打在限料板上,阻止其继续向外飞行,转而从限料板的下边沿向下方的环状区域撒料。改变限料板的伸出位置及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环状区域的撒料半径以及与外周区域的撒料界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板沿导流板出口的幅宽方向设有多个,各分料板的前侧左下方分别设有相应的中间撒料口,各中间撒料口的左侧分别设有相应的限料板;越靠近前侧的中间撒料口,其限料板越靠近所述接料锥斗的轴线。对于底面积比较大的冷却仓,设置三个布料直径有可能不足以实现整个底面积的均匀布料;在导流板出口的下方设置多个分料板,且各自可以调节角度,可以根据下方的布料面积将料流分隔为多股,最后侧的料流沿淌料底板及撒料板的滑行距离最长,从远端撒料口向最外周区域布料,中心区域与最外周区域之间的整体环状区域被分隔成多个不同半径的环状区域,由各自对应的中间撒料口分别布料,可以向冷却仓的整个底部更加均匀地布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撒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放大图。

图5为图3的立体图。

图中:1.接料锥斗;1a.加强筋板;2.连接轴套;3.竖向连接杆;4a.淌料前墙板;4b.淌料后墙板;4c.淌料底板;4c1.中心撒料口;4c2.抽插板;5.挡料板;5a.淌料喉口;5b.导流板;6.分料板;7.撒料板;7a.远端撒料口;8.中间撒料口;8a.中间挡板;8b.限料后墙板;8c.限料前墙板;8d.限料板;9.撒料驱动电机;10.冷却器仓体;10a.出风口;11.喂料电机;12.叶轮式喂料器;12a.喂料器出口溜管;13.导风板;14.尖顶;15.叶轮式排料辊;16.出料锥斗;S1.中心区域;S2.环状区域;S3.外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冷却器仓体10,冷却器仓体10的顶部设有喂料机构,冷却器仓体10的内腔上部设有撒料机构,冷却器仓体10的底部设有排料机构,冷却器仓体10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10a,冷却器仓体10的中部设有料位器。

喂料机构包括喂料电机11及由喂料电机11驱动的叶轮式喂料器12,叶轮式喂料器12的下端连接有喂料器出口溜管12a,喂料器出口溜管12a的下端插入于冷却器仓体10的内腔。

排料机构包括多组轴线相互平行的叶轮式排料辊15,相邻两叶轮式排料辊15之间留有间隙,排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锥斗16,出料锥斗16的上端口与排料机构的底部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作为进风通道;排料机构的上方设有通风组件。

通风组件包括多组轴线相互平行的通风单元,各通风单元分别包括多层间隔叠置的导风板13,各层导风板13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且顶部开口;各通风单元与下方的叶轮式排料辊15依次错开,相邻通风单元之间留有间隙。

喂料电机11启动后,驱动叶轮式喂料器12旋转,将物料按需要的流量从喂料器出口溜管12a排出,同时起到关风作用,避免进料时出现漏风。喂入的物料经撒料机构抛撒后,落在冷却器仓体10的底部,自通风组件向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料层,冷风从排料机构下方的进风通道进入,穿过各叶轮式排料辊15之间的间隙进入通风组件,从各导风板13之间的冷风通道进入料层并向上穿过料层,最终从冷却器仓体10顶部的出风口10a排出。由于通风组件陷在料层中间,各导风板13的顶部开口使各层互通,冷却空气可以同时从各导风板13两侧的间隙流出,同样厚度的料层,冷风实际穿透的厚度相对要小,穿透风阻较小,而且通过通风组件的多个通风通道将冷却空气通入料层的不同位置,使不同高度位置的物料能更均匀接触冷却空气,从而使冷却的均一性更好。料位器探测到料层达到预定厚度后,开始排料,通过叶轮式排料辊15的旋转将物料主动从各通风单元之间输送到下方的出料锥斗16中。

各层导风板13优选为呈八字形结构,在避免漏料的同时,风阻小,出风均匀。

各导风板13的顶部开口且最顶层覆盖有封闭的尖顶14或圆弧顶,以避免物料在通风组件的顶部滞留。

如图3至图5所示,撒料机构包括上大下小且与冷却器仓体10共轴线的接料锥斗1,接料锥斗1可以采用圆形锥斗、方锥斗或方接圆锥斗。接料锥斗1的内腔设有与之共轴线的连接轴套2,连接轴套固定在撒料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撒料驱动电机9固定在冷却器仓体10的顶部中心,连接轴套2的外壁通过呈放射状分布的加强筋板1a支撑在接料锥斗1的内壁上,接料锥斗1的上端口外壁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竖向连接杆3,前侧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淌料前墙板4a,后侧竖向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淌料后墙板4b,淌料前墙板4a和淌料后墙板4b的底部通过淌料底板4c相互连接,淌料底板4c远离接料锥斗轴线的一端向左下倾斜且敞口,淌料底板4c的上部中心设有镂空的中心撒料口4c1,中心撒料口4c1与接料锥斗1共轴线。中心撒料口4c1处设有可以控制其开度的抽插板4c2。

撒料驱动电机9启动后,带动接料锥斗1及淌料底板4c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从喂料器出口溜管12a排出的颗粒物料进入接料锥斗1中,从接料锥斗1的下端口排出,落在淌料底板4c上,一部分物料直接从中心撒料口4c1向下抛撒,向冷却仓底部的中心区域布料;另一部分物料沿淌料底板4c向下流动,从淌料底板4c的下端口向下抛撒,向冷却仓底部的周边区域布料,这样就形成了冷却仓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同时布料,提高了布料的均匀性。通过调节抽插板4c2的插入深度,改变中心撒料口4c1的开口大小,从而改变中心撒料口4c1的布料半径,同时也改变了中心布料与周边布料的流量比,使布料更加均匀;调整到位后,将抽插板4c2锁定。

中心撒料口4c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挡料板5,两挡料板5呈八字形分布且下端相互靠近形成淌料喉口5a,前挡料板的上端连接在淌料前墙板4a的内侧,后挡料板的上端连接在淌料后墙板4b,两挡料板5的底部连接在淌料底板4c上。越靠近淌料喉口5a,两挡料板5的高度越高。淌料喉口5a处连接有两块相互平行且沿淌料底板4c向左下延伸的导流板5b。

从接料锥斗1落下的物料经过两挡料板5的约束与导流,汇集到淌料底板4c的中部区域,一部分直接从中心撒料口4c1落下,另一部分沿淌料底板4c向下方流动,从淌料喉口5a及两导流板5b之间流出,淌料喉口5a保持合适的开口宽度,可以使中心落料和周边落料保持合适的撒料量比例。

导流板5b的出口左下方设有分料板6,分料板6的底部铰接在淌料底板4c上且可调整角度,位于分料板6后侧的淌料底板4c的下端口连接有沿淌料底板4c所在平面向左下延伸的撒料板7,撒料板7的前侧边沿与下边沿形成远端撒料口7a;位于分料板6前侧的淌料底板4c的下端口形成中间撒料口8。

从导流板5b出口流出的物料被分料板6分隔成前后两股料流,调整分料板6的角度可以改变前后两股料流的流量比例;位于淌料底板4c后半幅的料流从淌料底板4c流出后进入撒料板7,沿撒料板7继续向下方流动,随着撒料板7的转动,一部分物料从撒料板7的下边沿抛出,另一部分从撒料板7前侧边沿抛出,形成由远端撒料口7a向冷却仓底部的最外周区域布料。位于淌料底板前半幅的料流从淌料底板4c流出后直接向下抛撒,随着淌料底板4c的转动,向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环状区域布料,如此形成了中心区域S1、环状区域S2和外周区域S3三个布料直径同时布料,使得冷却仓底部的料层厚度更加均匀。根据冷却器的底面积大小或者物料性质的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撒料板7的伸出长度改变撒料半径。

分料板6的左下方连接有中间挡板8a,中间挡板8a的上端连接在淌料底板4c的下端,中间挡板8a的下端沿撒料板7的前侧边沿向左下方延伸且伸出长度可调,中间挡板8a的下端头铰接有向右下方延伸且角度可调的限料后墙板8b;淌料前墙板4a的下端铰接有向右下方延伸且角度可调的限料前墙板8c,限料前墙板8c与限料后墙板8b的下边沿之间连接有限料板8d。

物料沿淌料底板4c向下流动时,速度越来越快,从中间撒料口8抛出时形成比较大的向外周飞行的动能,设置限料板8d后,从中间撒料口8抛出的物料会打在限料板8d上,阻止其继续向外飞行,转而从限料板8d的下边沿向下方的环状区域撒料。改变限料板8d的伸出位置及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环状区域S2的撒料半径以及与外周区域S3的撒料界线。

对于底面积比较大的冷却仓,分料板6沿导流板5b出口的幅宽方向可以设有多个,且各自可以调节角度,各分料板6的前侧左下方分别设有相应的中间撒料口8,各中间撒料口8的左侧分别设有相应的限料板8d;越靠近前侧的中间撒料口8,其限料板8d越靠近接料锥斗1的轴线。多个分料板6可以根据下方的布料面积将料流分隔为多股,最后侧的料流沿淌料底板4c及撒料板7的滑行距离最长,从远端撒料口7a向最外周区域布料,中心区域与最外周区域之间的整体环状区域被分隔成多个不同半径的环状区域,由各自对应的中间撒料口8分别布料,可以向冷却仓的整个底部更加均匀地布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前后左右的方向可以互换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