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138发布日期:2019-06-19 01:4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有多种面板进风结构方式,有的为平行于墙壁面式的推出面板,面板处进风口四面进风,有的为面板倾斜式打开,面板处进风口为三面进风。但由于其他结构的限制,面板处出现进、出风不均匀以及回风现象,特别是对于多个出风口的结构来说更是会出现一边出风量大,一边出风量小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可防回风的进、出风均匀的面板结构。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推出式面板进、出风不均以及回风现象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空调室内机存在推出式面板的进风口处易出现回风现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其包括:

面板主体,且在所述面板主体与空调的面板体之间形成为空调的进风区域;

防回风挡筋,设置在所述进风区域的位置、以能够防止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进入所述进风区域中。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防回风挡筋为块状结构,所述块状结构包括朝出风口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朝所述面板主体内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地,

还包括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与所述面板主体相连而在所述进风格栅位置处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区域包括所述进风口;所述防回风挡筋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格栅连接、另一端与空调的所述面板体进行连接。

优选地,

所述进风格栅包括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端的上进风格栅和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下端的下进风格栅。

优选地,

所述防回风挡筋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进风格栅处的上防回风挡筋和连接在所述下进风格栅处的下防回风挡筋。

优选地,

所述进风口包括形成在所述上进风格栅处的上进风口和形成在所述下进风格栅处的下进风口。

优选地,

所述上进风格栅和所述下进风格栅为上下对称式结构,和/或,所述上防回风挡筋和所述下防回风挡筋为上下对称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还包括面板体,所述面板结构与所述面板体相接合。

优选地,

还包括第一贯流风叶和第二贯流风叶以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的上游位置,所述出风口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下游的第一出风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下游的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

当包括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时,所述上进风口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的上部段和中部段、并引导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所述下进风口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的下部段和中部段、并引导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

优选地,所述面板主体、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防回风挡筋为一体化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结构上位于面板主体和面板体之间的进风区域处设置防回风挡筋,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进入空调进风区域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进风口处的回风,提高了出风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由于有效地防止了出风回风,能够使得出风也更加地均匀,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在面板主体上连接设置有进风格栅,能够相对于原有的面板结构而言有效地将面板主体与面板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量,并且使得进风能够流至蒸发器的中部段,使得进风更加均匀,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贯流室内机在面板推出打开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贯流室内机在工作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面板结构;11、面板主体;12、防回风挡筋;121、第一延伸部;122、第二延伸部;123、上防回风挡筋;124、下防回风挡筋;13、进风格栅;131、上进风格栅;132、下进风格栅;2、面板体;3、进风区域;30、进风口;31、上进风口;32、下进风口;4、出风口;41、第一出风口;42、第二出风口;51、第一贯流风叶;52、第二贯流风叶;6、换热器;7、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其包括:

面板主体11,且在所述面板主体11与空调的面板体2之间形成为空调的进风区域3;

防回风挡筋12,设置在所述进风区域3的位置、以能够防止空调的出风口4的出风进入所述进风区域3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结构上位于面板主体和面板体之间的进风区域处设置防回风挡筋,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进入空调进风区域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进风口处的回风,提高了出风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由于有效地防止了出风回风,能够使得出风也更加地均匀,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改善推出式面板结构,使得空调器上下出风口出风均匀,避免出现回风现象,解决推出式面板进、出风不均以及回风现象。

1、传统面板推出结构如上图1所示,当面板打开时,气流从四周进入到蒸发器区域,同时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也有一部分进入到蒸发器区域,即为回风,从而造成出风不均,出风量小,舒适性差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则实用新型一种新的面板结构,面板上下两端均设计有进风格栅以及防回风挡筋,进风格栅多在空调器面板体上提及,多运用与空调器面板体上,但在空调器面板上极少设计有进风格栅式的结构,而防回风挡筋则是针对空调器上下出风式结构进行设计,避免空调器上下出风口出现出风不均的现象,以上进风格栅以及防回风挡筋均是设计在空调器面板上,与空调器面板一体化成型设计,另一方面在解决空调器舒适性问题的同时也提高生产效率。上下两端的结构可以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式设置,增加防回风挡筋目的是防止出风口处所吹出气流再次进入到空调器蒸发器区域,成为进风的一部分;设置进风格栅的目的一方面是便于支撑防回风挡筋,另一方面则是在面板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进风口,进风格栅多在空调器面板体结构上提及,但在面板上的使用几乎没有应用过,本实用新型则基于此,创造一种新型的面板结构,解决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问题。

使得从面板进风格栅进入的气流更多的流向蒸发器中间区域,避免出现蒸发器区域两端进风量大,中间区域进风量小的现象。

3、当空调器开启后,面板被推出后,如上图2所示,在面板处会形成相应的进风口,上进风口31、下进风口32使得气流均匀的流向蒸发器区域,保证进风的均匀性。

4、进一步地,由于面板上防回风挡筋的作用,从空调器上下出风口处流出的气流在挡筋的作用下不会再流向蒸发器区域,避免出现回风现象,目的是保证出风的均匀性,保持较高的舒适度。同时,出风口处均设置有相应的导风板,空调器开启后导风板打开,由于导风板的作用,确保出风口处的气流不会再次回流至进风口。

5、面板上设置的进风格栅宽度以及防回风挡筋的长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数值。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防回风挡筋12为块状结构(优选为弯折形),所述块状结构包括朝出风口4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和朝所述面板主体11内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回风挡筋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朝出风口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延伸部能够有效地对出风口的风进行阻挡、防止出风回流到进风区域中,通过朝面板主体的内部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能够将外部的风朝进风区域内部尤其是中部进行引流作用,从而使得蒸发器的上、中、下段均能接受得到进风,能够使得气流大面积流过而进行换热作用,进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防回风的作用,并且提高了进风的均匀性,提高换热效果,增强室内舒适性。

优选地,

还包括进风格栅13,所述进风格栅13与所述面板主体11相连而在所述进风格栅13位置处形成进风口30,所述进风区域3包括所述进风口30;所述防回风挡筋12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格栅13连接、另一端与空调的所述面板体2进行连接。通过在面板主体上连接设置有进风格栅,能够相对于原有的面板结构而言有效地将面板主体与面板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量,并且使得进风能够流至蒸发器的中部段,使得进风更加均匀,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

优选地,

所述进风格栅13包括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11上端的上进风格栅131和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11下端的下进风格栅13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格栅的优选结构形式,即能够在面板主体的上部通过上进风格栅进行进风、还能够在面板主体的下端通过下进风格栅进行进风,从而增大进风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室内舒适程度。

优选地,

所述防回风挡筋12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进风格栅131处的上防回风挡筋123和连接在所述下进风格栅132处的下防回风挡筋12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回风挡筋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在上进风格栅处连接设置上防回风挡筋能够对上部出风口的出风进行防风回风的作用、防止其返回上进风口中,在下进风格栅处连接设置下防回风挡筋能够对下部出风口的出风进行防风回风的作用、防止其返回下进风口中,从而增大防回风的防回风量,提高出风量,提高室内舒适度。

优选地,

所述进风口30包括形成在所述上进风格栅131处的上进风口31和形成在所述下进风格栅132处的下进风口3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的进一步优选的结构形式,能够在面板主体的上部通过上进风口进行进风、还能够在面板主体的下端通过下进风口进行进风,从而增大进风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室内舒适程度。

优选地,

所述上进风格栅131和所述下进风格栅132为上下对称式结构,和/或,所述上防回风挡筋123和所述下防回风挡筋124为上下对称式结构。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进风格栅和下进风格栅以及上防回风挡筋和下防回风挡筋之间的优选结构关系,即能够使得上进风和下进风相互对称地实现进风的作用,从而提高进风的均匀性,提高蒸发器的换热均匀性,进而提高室内出风的均匀性,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面板主体11、所述进风格栅13和所述防回风挡筋12为一体化成型。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主体、进风格栅和防回风挡筋的优选连接方式,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成型设计,能够使得这三者结构一体成型,整体与面板体之间进行结合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1,还包括面板体2,所述面板结构1与所述面板体2相接合。通过在面板结构上位于面板主体和面板体之间的进风区域处设置防回风挡筋,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进入空调进风区域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进风口处的回风,提高了出风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由于有效地防止了出风回风,能够使得出风也更加地均匀,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在面板主体上连接设置有进风格栅,能够相对于原有的面板结构而言有效地将面板主体与面板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量,并且使得进风能够流至蒸发器的中部段,使得进风更加均匀,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贯流风叶51和第二贯流风叶52以及换热器6,所述换热器6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5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52的上游位置,所述出风口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51下游的第一出风口4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52下游的第二出风口4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优选结构形式,即为具有两个贯流风叶以及两个出风口的双贯流室内机,两个贯流风叶共用同一个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双贯流室内机,因为双贯流室内机从图1的上下两侧进风口进风,而这样的进风量小,进风不均匀,蒸发器中部几乎没有进风、不存在换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如图2增设了中部的进风区域(通过增加格栅和防回风挡筋、增大了进风面积,使得风能够进入蒸发器中部区域),能够提高进风量和进风区域,增大进风均匀性,提高空调换热效果。

优选地,

当包括上进风口31和下进风口32时,所述上进风口31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6的上部段和中部段、并引导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5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52;所述下进风口32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换热器6的下部段和中部段、并引导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51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5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空调的进风区域的两个进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即上进风口用于与蒸发器上段相匹配进风、并从第一贯流风叶再从上出风口吹出,下进风口用于与蒸发器下段相匹配进风、并从第二贯流风叶再从下出风口吹出,能够有效提高进风区域,增大进风量,提高室内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进入空调进风区域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进风口处的回风,提高了出风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由于有效地防止了出风回风,能够使得出风也更加地均匀,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在面板主体上连接设置有进风格栅,能够相对于原有的面板结构而言有效地将面板主体与面板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量,并且使得进风能够流至蒸发器的中部段,使得进风更加均匀,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