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025发布日期:2019-11-08 23:1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的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更具体的说涉及主要使用在气-气,气-液,液-液换热的浮头式外导流换热器及汽-液两相冷凝冷却的外导流冷凝冷却的浮头式外导流冷凝。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装置逐渐大型化,对换热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外导流换热器和冷凝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大型化。随着设备的大型化,设备重量也呈上升趋势。换热管束检修时需要从壳体里面抽出来,如若在运输过程中或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钩圈、浮头及换热管束悬的过长而发生了变形,就会使换热管束的不直度变大,在用户使用后进行检维修时就会发生,换热管束不能从壳体中抽出来。目前遇到这种情况,若保换热管束就会损坏壳体,若保壳体就会报废管束,两者之间只能保一个部件,更有甚者壳体与换热管束均保不住。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安全高效、耐用、防止换热管束变形、方便检维修的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由包括管箱、管程进出口、换热管束、壳体、壳程进出口、钩圈、浮头、外头盖、支撑筋板、支撑垫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头盖内部设置了防管束变形装置。管程可以是多管程,换热管束穿过壳体,前端与管箱通过紧固件连接,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钩圈、浮头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管程腔体,最后将外头盖通过紧固件扣上,形成壳程腔体,安装完成后的换热管束、钩圈、浮头已被防管束变形装置进行支撑,换热管束可以在防管束变形装置上自由的伸缩没有障碍。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能很好的解决管束自重及其他原因产生的变形,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检修拆卸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的防管束变形装置由支撑筋板、支撑垫板通过焊接连接而成。支撑垫板采用不小于120°包角,支撑垫板下方中心位置开有不小于10mm排液孔防止积液,及在支撑垫板上设置不少于4个均布的支撑筋板。

所述安装在外头盖内部的防管束变形装置的安装位置位于钩圈、换热管束、浮头的正下方,其目的在于消除因钩圈、换热管束、浮头自重或其他原因而使换热管束产生挠度,长期没有复位而产生弯曲变形。防管束变形装置能有效的进行支撑,使其回弹,能有效的防止换热管束变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浮头式换热器的基础上,在外头盖内部设置防管束变形装置,同时具有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有效解决检维修时抽换热管束困难的难题,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过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管束变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包括管箱1、管程进出口2、换热管束3、壳体4、壳程进出口5、钩圈6、浮头7、外头盖8、支撑筋板9、支撑垫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可广泛使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气-气,气-液,液-液换热的外导流换热器及汽-液两相冷凝冷却的浮头式外导流冷凝冷却的浮头式外导流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由包括管箱1、管程进出口2、换热管束3、壳体4、壳程进出口5、钩圈6、浮头7、外头盖8、支撑筋板9、支撑垫板10组成。组焊支撑筋板9、支撑垫板10形成防管束变形装置并在外头盖内部安装,管程可以是多管程,换热管束3穿过壳体2,前端与管箱1通过紧固件连接,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钩圈6、浮头7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管程腔体,最后将外头盖通过紧固件扣上,形成壳程腔体,安装完成后的换热管束3、钩圈6、浮头7已被防管束变形装置进行支撑,换热管束可以在防管束变形装置上自由的伸缩没有障碍。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管束变形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能很好的解决管束自重及其他原因产生的变形,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检修拆卸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