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360发布日期:2020-05-26 18:2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炉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炉是生产各种元器件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常用的热处理(钎焊、退火、烧结等)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真空、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等诸多热处理领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连续式真空炉的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

现有的连续生产式真空炉设备,工件在炉内经过不同的工艺处理,将不同的工艺处理之间分成不同的真空室,各工艺真空室之间用闸板阀隔开,为了满足大规模批量工件生产的需求,常常会在连续式真空炉内部加入步进传送装置,步进输送装置包括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输送辊,对工件进行处理时,将工件放置在输送辊上,输送辊可以带动工件依次经过多个真空室完成工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工艺处理,因为在真空炉内部对一些材料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不允许材料与任何材质的非金属有任何形式的接触,以免影响工件的纯度,所以在各真空室之间采用高温金属合金材质的输送辊来传送工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金属合金材质在升至一定温度后的抗弯曲性能会急剧下降,而且工件在真空室内部的工艺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工件在步进输送装置内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在每个真空室内部停留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步进输送装置停止运行的话,步进输送装置内部的金属合金材质就会在高温下发生变形,造成其两端支撑轴承卡死,进而影响到步进输送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达到了保证工件在真空室内部得到充分处理,降低输送辊的变形程度,使步进输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顶升装置设置在真空室的外侧,真空室内部设置有水平的输送辊,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支杆以及升降组件,顶升支杆设置在真空室的下方,顶升支杆的上端头向上延伸贯穿真空室的侧壁之后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穿过,升降组件设置在顶升支杆的下方用于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连续式真空炉对工件进行处理时,先将工件放置在真空室内部的输送辊上,输送辊会带动工件在真空室内部移动;当输送辊带动工件移动到相应的真空室内部时,开启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带动顶升支杆向上移动,顶升支杆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穿过并且继续向上移动,在顶升支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顶升支杆会将输送辊上的工件顶起,这样就可以使工件脱离输送辊,这样尽管输送辊继续转动,输送辊也不会带动工件移动到下一个处理工艺的真空室内部,当工件在改真空室内部处理完成之后,升降组件带动顶升支杆向下移动,当顶升支杆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之后,顶升支杆就可以将工件再次放置在输送辊上,这样输送辊就可以继续带动工件到下一个处理工位的真空室内部,这样就达到了保证工件在真空室内部得到充分处理,降低输送辊的变形程度,使步进输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升降组件包括转动件以及丝杠升降机,丝杠升降机内部的升降丝杠用于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转动件与丝杠升降机内部的转动蜗杆连接用于带动转动蜗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使用升降组件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市,开启转动件,转动件带动丝杠升降机内部的转动蜗杆转动,转动蜗杆会带动丝杠升降机内部的转动涡轮转动,转动涡轮与丝杠升降机内部的升降丝杠螺纹连接,所以升降丝杠会在丝杠升降机内部上下移动,这样升降丝杠就会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顶升支杆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顶升支杆呈方阵设置,每两个顶升支杆之间固定有承接杆,承接杆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的延伸方向相同,承接杆设置在靠近顶升支杆上端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顶升支杆共设置有四个,并且每两个顶升支杆之间固定有与输送辊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承接杆,所以将输送辊上的工件顶起时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丝杠升降机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丝杠升降机与四个顶升支杆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四个丝杠升降机来带动四个顶升支杆上下移动,可以使顶升支杆的上下移动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丝杠升降机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两个丝杠升降机内部的转动蜗杆的连接轴,转动件共设置有两个,转动件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两个升降机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每两个丝杠升降机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两个丝杠升降机内部的转动蜗杆的连接轴,并且使用两个转动件来带动四个丝杠升降机工作,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四个丝杠升降机的工作过程保持同步,进一步使工件被顶起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两个丝杠升降机之间均设置有顶升框架,顶升框架的上表面与顶升支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顶升框架的下表面与升降丝杠的上端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顶升框架可以保证丝杠升降机在工作时使顶升支杆只做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真空室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顶升支杆与真空室的侧壁进行密封的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顶升支杆贯穿真空室的侧壁,并且顶升支杆会做升降运动,所以在顶升支杆与真空室的侧壁之间会存在有缝隙,而密封件可以保证真空室的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件包括波纹管,波纹管套设在顶升支杆的周面上,波纹管的上端头延伸到真空室内部并且与真空室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波纹管的下端头位于真空室的外侧并且与顶升框架的上表面密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升降组件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因为波纹管的下端头与顶升框架的上表面密封固定连接,并且顶升框架会随顶升支杆一起上下移动,所以波纹管的下端头也会随着顶升支杆一起上下移动,因为顶升支杆的上端头延伸到真空室内部并且与真空室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所以波纹管不但不会影响到顶升支杆上下移动的过程,而且波纹管还可以保证真空室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丝杠升降机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地板,地板上设置有对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不同的工件在输送辊上方可以移动的距离不相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组件来对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这样也就完成了对工件在输送辊的上方移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控制组件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对顶升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进行检测并且输出检测信号;

处理装置:耦接于检测装置,接受响应检测信号并且输出处理信号;

转动件接收到处理信号之后,改变带动转动蜗杆的转动圈数,进而改变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转动件通过丝杠升降机带动顶升框架以及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检测装置可以对顶升框架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进行检测并且向处理装置内部输入检测信号,处理装置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之后,处理装置可以向转动件内部输入处理信号,转动件根据处理信号改变带动转动蜗杆转动的圈数,这样就改变了顶升支杆以及顶升框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顶升装置,当输送辊带动工件在真空室内部移动时,当工件被输送到相应的工位之后,顶升装置可以向上顶起工件,使工件与输送辊脱离,这样工件就可以在改真空室内部得到充分的处理,而且还不需要停止输送辊的转动,这样就达到了降低输送辊的变形程度,使步进输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波纹管,当升降组件带动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时,波纹管不但不会影响顶升支杆的移动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真空室的密封性能;

3.通过设置了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对顶升支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达到了扩大顶升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组件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1、真空室;2、顶升装置;21、顶升支杆;22、波纹管;23、顶升框架;24、承接杆;25、升降组件;251、转动件;252、丝杠升降机;253、连接轴;3、输送辊;4、地板;5、控制组件;51、检测装置;52、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室内的物料步进传送顶升装置,顶升装置2设置在真空室1的外侧,真空室1沿水平设置,沿着真空室1的延伸方向在真空室1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辊3,输送辊3的轴线方向与真空室1的延伸方向垂直。

参照图1和图2,顶升装置2包括顶升支杆21、密封件、顶升框架23、承接杆24以及升降组件25,顶升支杆21竖直设置在真空室1的下方,顶升支杆21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顶升支杆21呈方阵形状分布,顶升框架23水平固定在顶升支杆21的下端面上,顶升支杆21的上端头向上延伸贯穿真空室1的侧壁之后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3之间穿过,承接杆24共设置有两个,承接杆24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3的轴线方向相同,承接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顶升支杆21固定连接,承接杆24设置在靠近顶升支杆21上端头的位置,密封件设置在顶升支杆21与真空室1之间,升降组件25设置在顶升支杆21的下方用于带动顶升框架23以及顶升支杆2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当输送辊3带动工件在真空室1内部移动并且到达需要对工件进行处理的真空室1时,开启升降组件25,升降组件25带动顶升框架23以及顶升支杆21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顶升支杆21会带动承接杆24一起向上移动,这样当承接杆2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之后,承接杆24就会向上顶起工件,使工件脱离输送辊3,因为顶升支杆21共设置有四个,这样可以使工件被顶起时更加稳定;当工件在该真空室1内部经过充足的时长的处理之后,升降组件25带动顶升框架23、顶升支杆21以及承接杆24向下移动,这样承接杆24就会再次将工件放置在输送辊3上,输送辊3也会带动工件移动到下一个处理工位,这样就达到了保证工件在真空室1内部得到充分处理,降低输送辊3的变形程度,使步进输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

参照图1,密封件包括波纹管22,波纹管22套设在顶升支杆21的周面上,波纹管22的上端头向上延伸到真空室1内部并且与真空室1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波纹管22的下端头与顶升框架23的上表面密封固定连接。当升降组件25带动顶升框架23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波纹管22的长度会发生变化,但是波纹管22可以提高真空室1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1,升降组件25包括转动件251、丝杠升降机252以及连接轴253,丝杠升降机252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丝杠升降机252与四个顶升支杆21一一对应,丝杠升降机252设置在顶升框架23的下方,丝杠升降机252内部的升降丝杠的上端面与顶升框架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四个丝杠升降机252的转动蜗杆的轴线方向均水平并且与输送辊3的轴线方向垂直,连接轴253共设置有两个,连接轴253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3的轴线方向垂直,两个连接轴2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杠升降机252的转动蜗杆固定连接,转动件251共设置有两个,每个转动件251均可以同时带动两个丝杠升降机252内部的转动蜗杆转动。

需要通过升降组件25带动顶升框架23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同时开启两个转动件251,两个转动件251带动四个丝杠升降机252内部的转动蜗杆同时转动,这样就可以使四个丝杠升降机252内部的升降丝杠同时上升或者下降。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动件251优选为转动电机,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转动件251仍然适用。

参照图1,在顶升装置2使用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工件在真空室1内部上升或者下降距离不同,所以为了方便人们根据不同的工件对工件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在四个丝杠升降机252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地板4,在地板4上设置有对顶升框架23以及顶升支杆21上升的距离进行控制的控制组件5。

参照图1和图3,控制组件5包括检测装置51以及处理装置52,检测装置51为光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固定在地板4上用于检测顶升框架23与自身的距离,处理装置52为单片机,单片机与光电式传感器之间电连接,单片机与转动件251之间电连接,光电式传感器检测到顶升框架23与自身的距离之后会将检测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内部,单片机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之后会将处理信号传输到转动件251内部,转动件251根据处理信号改变带动转动蜗杆的转动圈数,进而改变顶升框架23以及顶升支杆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当输送辊3带动工件在真空室1内部移动并且到达需要对工件进行处理的真空室1时,开启转动件251,转动件251带动转动蜗杆转动,转动蜗杆带动丝杠升降机252内部的转动涡轮转动,转动涡轮会带动升降丝杠在丝杠升降机252内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升降丝杠会带动顶升框架23、顶升支杆21以及承接杆24向上移动,这样当承接杆2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之后,承接杆24就会向上顶起工件,使工件脱离输送辊3,这样就不需要使输送辊3停止转动,经过片刻之后就可以完成对工件的处理。

然后使用转动件251带动转动蜗杆反向旋转,顶升框架23、顶升支杆21以及承接杆24向下移动,这样承接杆24就会再次将工件放置在输送辊3上,输送辊3也会带动工件移动到下一个处理工位,这样就达到了保证工件在真空室1内部得到充分处理,降低输送辊3的变形程度,使步进输送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