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7075发布日期:2020-06-02 20:2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车间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大量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质,导致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现有的换气装置都是将车间内部气体排出,然后再引进新的空气,而排出的空气含有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在排气过程中,管道内会产生噪音,长期在噪音下工作就容易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发明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换气装置都是将车间内部气体排出,然后再引进新的空气,而排出的空气含有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在排气过程中,管道内会产生噪音,长期在噪音下工作就容易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间本体、出风道和进风道,所述车间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风道和进风道,所述出风道和进风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抽风机和进风机,所述车间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导管,所述直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箱,所述第一通风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所述第一通风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弯头导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降噪棉;所述弯头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箱。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第二通风箱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通风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与第二通风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车间本体的上表面与第二通风箱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弯头导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肋。

可选的,所述弯头导管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中空降噪层;所述弯头导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箱与第二通风箱的规格相同;所述抽风机和进风机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抽风机和进风机同步转动。

可选的,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按照空气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以此按顺序布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滤网,所述滤网为金属滤网,所述金属滤网为30-80目;所述第二过滤层为非金属滤网,所述非金属滤网为纱布;所述第三过滤层为过滤棉。

可选的,所述纱布的纱线直径为0.11-0.18mm,每英寸的纱线数量为75-125,所述纱线之间距离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间本体上设置多个抽风机和进风机,能够有效提高车间本体内部的换气效率,通过在第二通风箱上设置空气过滤器,能够对车间本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再经由进风机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车间本体,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通风箱内设置降噪棉,能够降低第一通风箱的内壁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通过在弯头导管内设置螺旋肋和阻尼层,以及将弯头导管的管壁设置为中空形态,也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从而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头导管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通风箱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车间本体;2、出风道;3、进风道;4、抽风机;5、进风机;6、直导管;7、连接管;8、第一通风箱;9、降噪棉;10、弯头导管;11、第二通风箱;12、空气过滤器;13、连接板;14、固定螺栓;15、密封圈;16、支撑块;17、螺旋肋;18、阻尼层;19、中空降噪层;20、螺纹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风道2和进风道3,出风道2和进风道3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抽风机4和进风机5,车间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导管6,直导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箱8,第一通风箱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降噪棉9,弯头导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箱11,车间本体1的上表面与第二通风箱1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第二通风箱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2,空气过滤器12与第二通风箱11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空气过滤器12通过固定螺栓14与第二通风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空气过滤器12与第二通风箱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通过在车间本体1上设置多个抽风机4和进风机5,能够有效提高车间本体1内部的换气效率,通过在第二通风箱11上设置空气过滤器12,能够对车间本体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再经由进风机5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车间本体1,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所述第一通风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20,第一通风箱8与第二通风箱11的规格相同,抽风机4和进风机5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抽风机4和进风机5同步转动,第一通风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弯头导管10,弯头导管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肋17,弯头导管10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中空降噪层19,弯头导管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层18,通过在第一通风箱8内设置降噪棉9,能够降低第一通风箱8的内壁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通过在弯头导管10内设置螺旋肋17和阻尼层18,以及将弯头导管10的管壁设置为中空形态,也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从而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工作原理:当该装置运行时,抽风机4会将车间本体1内的污浊空气吸入直导管6,再经由第一通风箱8和第二通风箱11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气体会经过空气过滤器12,从而被空气过滤器12进行过滤,净化后的空气在进风机5的吸力作用下将其重新排入车间本体1,即可完成车间本体1内部的换气工作,给工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2

一种工业车间的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风道2和进风道3,出风道2和进风道3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抽风机4和进风机5,车间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导管6,直导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箱8,第一通风箱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降噪棉9,弯头导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箱11,车间本体1的上表面与第二通风箱1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第二通风箱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2,空气过滤器12与第二通风箱11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空气过滤器12通过固定螺栓14与第二通风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空气过滤器12与第二通风箱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通过在车间本体1上设置多个抽风机4和进风机5,能够有效提高车间本体1内部的换气效率,通过在第二通风箱11上设置空气过滤器12,能够对车间本体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再经由进风机5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入车间本体1,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所述第一通风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20,第一通风箱8与第二通风箱11的规格相同,抽风机4和进风机5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抽风机4和进风机5同步转动,第一通风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弯头导管10,弯头导管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肋17,弯头导管10的管壁内部开设有中空降噪层19,弯头导管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层18,通过在第一通风箱8内设置降噪棉9,能够降低第一通风箱8的内壁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通过在弯头导管10内设置螺旋肋17和阻尼层18,以及将弯头导管10的管壁设置为中空形态,也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从而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按照空气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以此按顺序布置。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滤网,所述滤网为金属滤网,所述金属滤网为30-80目;所述第二过滤层为非金属滤网,所述非金属滤网为纱布;所述第三过滤层为过滤棉。

所述纱布的纱线直径为0.11-0.18mm,每英寸的纱线数量为75-125,所述纱线之间距离均匀设置。所述过滤棉的厚度为1.5-2.8m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