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7908发布日期:2020-11-25 14:2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现有的换热装置,其换热效果差,尤其是对远离管壁的流体,其在管路中通过之后并没有很明显的温差产生,不仅造成流体及电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换热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换热装置,换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双层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两端通透的内壳和套设在所述内壳外部的外壳,所述内壳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中沿管路延伸方向固定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拨片。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设有若干节,且相邻两节换热管之间相互插接,所述换热管的连接口处设有防漏垫片。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端部的内壳内设有用于固定并限制所述螺旋拨片位置的卡件。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螺旋拨片为橡胶材质,并可沿所述第一通道方向弯曲。

优选地,所述螺旋拨片与所述内壳的壳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螺旋拨片的外延端与所述内壳壳壁之间的距离为0.5~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拨片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通道内的流体沿着靠近内壳管壁处向前流动,对换热流体的利用率高,同样流量的流体,换热效果更佳;螺旋拨片使第一通道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充分混合,减小同一横切向位置上,距管壁不同距离的流体之间的温差,使液体能够得到充分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避免远离管壁的液体得不到较好的换热从而形成浪费,对换热液体利用率高。本换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状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端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换热管,1-内壳,2-外壳,3-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螺旋拨片,51-外延端,6-连接口,7-防漏垫片,8-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包括双层设置的换热管101,所述换热管101包括两端通透的内壳1和套设在所述内壳1外部的外壳2,所述内壳1内设有第一通道3,所述外壳2与内壳1之间设有第二通道4,所述第一通道3中沿管路延伸方向固定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拨片5。

通过螺旋拨片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通道3内的流体沿着靠近内壳1管壁处向前流动,对换热流体的利用率高,同样流量的流体,换热效果更佳;螺旋拨片5使第一通道3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充分混合,减小流体的横向温差,使液体能够得到充分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避免远离管壁的液体得不到较好的换热从而形成浪费,对换热液体利用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01设有若干节,且相邻两节换热管101之间相互插接,所述换热管101的连接口6处设有防漏垫片7,换热管101分节设置,方便螺旋拨片5的取出及内部清理,采用插接的方式,更容易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01端部的内壳1内设有用于固定并限制所述螺旋拨片5位置的卡件8,通过卡件8将螺旋拨片5固定在第一通道3内,可尽量保持螺旋拨片5与内壳1壁之间间隙,以便使流体更快流过。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2所示,所述换热管101呈螺旋状设置,可节省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拨片5为橡胶材质,并可沿所述第一通道3方向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拨片5与所述内壳1的壳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螺旋拨片5的外延端51与所述内壳1壳壁之间的距离为0.5~15cm,这样能够使靠近管壁的流体更好的通过。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设置的换热管(101),所述换热管(101)包括两端通透的内壳(1)和套设在所述内壳(1)外部的外壳(2),所述内壳(1)内设有第一通道(3),所述外壳(2)与内壳(1)之间设有第二通道(4),所述第一通道(3)中沿管路延伸方向固定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拨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1)设有若干节,且相邻两节换热管(101)之间相互插接,所述换热管(101)的连接口(6)处设有防漏垫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1)端部的内壳(1)内设有用于固定并限制所述螺旋拨片(5)位置的卡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1)呈螺旋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拨片(5)为橡胶材质,并可沿所述第一通道(3)方向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拨片(5)与所述内壳(1)的壳壁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拨片(5)的外延端(51)与所述内壳(1)壳壁之间的距离为0.5~1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双层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两端通透的内壳和套设在所述内壳外部的外壳,所述内壳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中沿管路延伸方向固定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拨片。通过螺旋拨片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通道内的流体沿着靠近内壳管壁处向前流动,对换热流体的利用率高,同样流量的流体,换热效果更佳;螺旋拨片使第一通道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充分混合,减小流体的横向温差,使液体能够得到充分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避免远离管壁的液体得不到较好的换热从而形成浪费,对换热液体利用率高。本换热装置结构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粤电新会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30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