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3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式散热器的结构改进。
一般片式散热器的散热器片,其两侧上下进出水(汽)孔为突缘形式,突缘端面为一平面,进出水(汽)孔内径加工有丝扣。组装时,用两个对丝在上下进出水(汽)处,将相邻两片散热器片连接在一起,按此法逐次连接成散热器。连接相邻两片散热器片的对丝是中空的,以保证散热器片水(汽)腔之间的畅通。
如组装这种有丝扣的散热器片,以10片一组为例,需安装对丝18个,堵头2个,补心2个。3人每个工作日仅能组装400~500片。此外,在组装时易造成铸铁散热器片压裂、脱扣等损坏,破损率约为10%。在维修拆卸时更为复杂,因为一组散热器片中如有中间一片破损或出现渗漏,更换时必须从散热器外侧逐一拆卸,拆卸过程中损坏更为严重,一般约达 1/3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组装,易维修的片式散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散热器片进出水(汽)孔内径处不加工丝扣,用金属管穿过散热器片进出水(汽)孔,将多片散热器片连接在一起,两端用螺母夹紧,组装成散热器。
这种结构的片式散热器与旧式散热器相比,组装工效可提高近十倍,同时大大减少了拆装散热器片时的破损率,降低了散热器片的加工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片式散热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散热器片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2所示,散热器片的进出水(汽)孔〔1〕内径圆柱面上不加工丝扣,在进出水(汽)孔突缘端面的平面上加工有1~2道密封水线〔2〕。
组装后的散热器如图1所示,用两根金属管〔6〕分别穿过散热器片〔8〕的进出水(汽)孔〔1〕,金属管〔6〕起连接和定位作用,金属管〔6〕两端加工有外丝扣。组装时,在相邻两散热器片〔8〕之间装有密封垫〔3〕,在金属管〔6〕两端拧上螺母〔5〕,将散热器片〔8〕夹紧。
在金属管〔6〕上与散热器片〔8〕水(汽)空腔〔7〕相对应的位置上,有数个通孔〔4〕,作为金属管〔6〕与散热器片〔8〕空腔〔7〕之间的通道。
权利要求
1.一种片式散热器,散热器片[8]两侧面的上、下进出水(汽)孔[1]为突缘形式,其端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内径为无丝扣的圆柱面,两端加工有外丝扣的金属管[6]穿过散热器片[8]的进出水(汽)孔[1],相邻的散热器片之间有密封垫[3],金属管两端拧有螺母[5],将散热器片[8]夹紧,金属管上开有通孔[4],使金属管[6]与散热片水(汽)腔[7]相通。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片〔8〕进出水(汽)孔〔1〕突缘端面上有1~2道密封水线〔2〕。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组装、维修的片式散热器。其散热器片进出水(汽)孔内径处不加工丝扣,用金属管穿过散热器片进出水(汽)孔,将多片散热器片连接在一起,两端用螺母夹紧,即组装成散热器,这种无丝扣散热器片组装效率高,维修拆装时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F28F3/00GK86205414SQ86205414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9日
发明者高顺成 申请人:汾西矿务局高阳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