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燃料专用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474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体燃料专用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事灶具,特别是放在餐桌上的火锅用灶具,属于炊事灶具技术领域。
现有固体燃料灶具,由灶体、灶面、锅架、导风罩、燃料盘、风门调节板、火焰调节板、火盖、聚火圈、幅射网等构成,灶面压装在灶体上,锅架与灶面铆接连接,火焰调节板与火盖采用销轴连接,辐射网焊接在聚火圈上,火盖与火焰调节板放置在导风罩上,聚火圈与幅射网放置在火焰调节板上,火焰调节板与风门调节板分别设有调节杆及手柄,这种灶具采用三次进风结构,但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火焰大小的调节以及关闭灭火往往需要分别旋动火焰、风门调节杆柄,向燃料盘内加燃料和点火时,需将聚火圈、火盖取出,特别是在灶具使用过程中,聚火圈和火盖的温度都很高,不易取出或容易烫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灶具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燃料利用率高的固体燃料专用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是在现有固体燃料灶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包括灶体1、灶面2、锅架3、导风罩4、燃料盘5、风门调节板6、火焰调节板7、火盖8、聚火圈9、辐射网10,其特征在于灶具设有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聚火圈9卡接在火焰调节板7上,火盖8与导风罩4铰接,火焰调节板7上设定位臂置于锅架3内圈上设置的定位槽内。所说的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1、支架12、拨叉13,支架12因定在灶体1上,拨叉13与支架12用销轴连接,调节杆11的一端固定在导风罩4上,调节杆11的中部置于拨叉13上端设置的叉槽内,拨叉13下端的拨杆穿套在风门调节板6的转片上的孔内。该灶具拨动调节杆11时,导风罩4、火盖8及风门调节板6同时旋动,起到启闭风门和火门的目的。向燃料盘内加燃料时,只需用手或杆等拨动火盖,火盖就会翻转一定角度,很方便地向内加入燃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整体性好,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灶体、2灶面、3锅架、4导风罩、5燃料盘、6风门调节板、7火焰调节板、8火盖、9聚火圈、10辐射圈、11调节杆、12支架、13拨叉、14定位臂、15销轴。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焰调节板与火盖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3火盖、7火焰调节板、14定位臂。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焰调节板连接在火盖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3火盖、7火焰调节板、14定位臂。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火圈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9聚火圈、10辐射网。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火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9聚火圈、10辐射网。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
火焰调节板5的园周边设计成矩形齿卷边,聚火圈4的园周边上亦设计成矩形齿,将聚火圈上的矩形齿旋卡在火焰调节板5的矩形齿卷边内。火焰调节板5的定位臂14端部弯折成直角,使弯折部分与锅架内圈上的定位槽边接触。导风罩7上与火盖3上分别设铰接架,两铰接架之间用销轴15连接。灶体1上设支架12,拨叉13上端设拨叉槽,下部设孔,拨叉13的中部用铆钉连接在支架12上,拨叉13可绕铆钉转动,调节杆11固定连接在导风罩上,调节杆11的中部置于拨叉13上端拨叉槽内,风门调节板6的转杆穿套在拨叉下部的孔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固体燃料专用灶,包括灶体(1)、灶面(2)、锅架(3)、导风罩(4)、燃料盘(5)、风门调节板(6)、火焰调节板(7)、火盖(8)、聚火圈(9)、辐射网(10),其特征在于专用灶设有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聚火圈(9)卡接在火焰调节板(7)上,火盖(8)与导风罩(4)铰接,火焰调节板(7)上设定位臂(14)置于锅架(3)内圈上设置的定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1)、支架(12)、拨叉(13),支架(12)固定在灶体(1)上,拨叉(13)与支架(12)以销轴连接,调节杆(11)的一端固定在导风罩(4)上,调节杆(11)的中部置于拨叉(13)上端设置的叉槽内,拨叉(13)下端的拨杆穿套在风门调节板(6)的转片上的孔内。
专利摘要固体燃料专用灶,属于炊事灶具技术领域。该专用灶是在现有灶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特点在于设有由调节杆、拨叉、支架等构成的火焰风门联动调节机构,聚火圈卡接在火焰调节板上,火盖与导风罩铰接连接,火焰调节板上设定位臂置于锅架内圈上设置的定位槽内。火盖连同火焰调节板、聚火圈一起绕铰接点翻转,通过调节杆可同时控制风门和火焰的大小。
文档编号F24B1/199GK2188707SQ9422670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6日
发明者吴永生, 颜炳馨 申请人:江苏省宝应县新能源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