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燃油燃气炉受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96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燃油燃气炉受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说属于燃油燃气炉受热的本体。
目前所采用的燃油炉均为单回程或双回程受热面,热效率较低,其烟管的直径大,传热性能较差,烟气的排放浓度高,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因此相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高,对环境带来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受热面积大,烟气排放浓度低,燃料能充分燃烧,故二氧化硫的排放率低的一种全自动燃油然气炉受热装置。
为完成上述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装置设下管板,在下管板的上端设下围板,下围板的上端及下端分别没中管板和底板,从而构成下烟室,下管板的圆周均匀排列若干根长管,长管顶端设上管板,上管板通过上围板、内围板和顶板构成上烟室,下烟室的中间垂直连通设置烟囱并穿出上烟室的中心孔,中管板与上管板之间内、外二层分别圆周设置均匀排列的若干短管,长管底端通燃烧室,上端分别与上烟室、短管、下烟室和烟囱相互连接,构成烟气进出通路。下管板与底板之间以及长管与短管之间均互相通连,构成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为三回程的结构形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具有保温性能好,而且无需专人看管,由于燃烧充分无污染,更无噪声,安全可靠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上管板结构图。
根据
图1所示,本装置底部设下管板1,下管板1上部设下围板3,下围板3上端设中管板4,其下端设底板5,构成下烟室12,下管板1的圆周均匀排列若干长管2,长管2顶端设上管板8(如图2所示),上管板8通过上围板9、内围板7和顶板10构成上烟室14,下烟室12的中间垂直连通设置烟囱11,并穿过上烟室14的中心孔,中管板4与上管板8之间内,外二层分别圆周均匀排列若干短管6,长管2底端通燃烧室,上端分别与上烟室14,短管6、下烟室12和烟囱11相互连通,下管板1与底板5之间以及长管2与短管6之间均相通,构成存水回路通道13。上述的上烟室14、下烟室12均为密封,长管2和短管6与中管板4和上管板9插接口均为密封。
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圆周均匀排列的长管2以贰拾根的排列为佳,圆周均匀排列的内层短管6,以五根的排列数为佳;圆周均匀排列的外层短管6,以拾根的排列数为佳。
权利要求1.一种由管道、下管板、上管板和烟囱组成的全自动燃油燃气炉受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管板(1)上部设下围板(3),下围板(3)上端设中管板(4),下围板(3)下端设底板(5),构成下烟室(12),下管板(1)的圆周均匀排列若干根长管(2),长管(2)顶端设上管板(8),上管板(8)通过上围板(9)、内围板(7)和顶板(10)构成上烟室(14),下烟室(12)的中间垂直连通设置烟囱(11)并穿出上烟室(14)的中心孔,中管板(4)与上管板(8)之间内、外二层分别圆周设置均匀排列的若干根短管(6),长管(2)底端通燃烧室,上端分别与上烟室(14)、短管(6)、下烟室(12)和烟囱(11)相互连通,下管板(1)与底板(5)之间以及长管(2)与短管(6)之间均相通,构成存水回路通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油燃气炉受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周均匀排列的长管(2),以20根为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油气炉受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均匀排列的内层短管(6),以5根为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燃油燃气炉受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均匀排列的外层短管(6),以10根为佳。
专利摘要一种燃油燃气炉用的受热装置,其特征下管板的上部由下围板、中管板、底板组成下烟室、上管板通过上围板、内围板、顶板组成上烟室,下管板与上管板之间设排列的若干根长管,中管板与上管板之间圆周均匀设内外二层若干根短管,长管底通燃烧室,上端分别连通上烟室、短管、下烟室和烟囱,下管与底板之间以及长、短管之间均匀相通,构成存水回路通道。
文档编号F24C15/00GK2255002SQ96229799
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日
发明者魏祖圣, 王荣生 申请人:上海昌隆厨房设备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