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铝电热器及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382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铸铝电热器及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尤其是具有预热和即热功能的电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本申请人较早前申请的一种双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专利公开号为CN201010252252),其包括有内胆、设于内胆内的加热胆和设于加热胆内的加热管,电热水器的进水管通入内胆,电热水器的出水管通入加热胆,设于加热胆上的导流口将内胆的下部和加热胆连通,I根导流管将内胆的上部和加热胆连通,这种结构的电热水器的特点是只用一组电热管就实现了预热和即热两种工作模式,简化了电热水器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内胆内的水与加热管直接接触,增加了水体带电的风险,加热管也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铸铝电热器,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又提出一种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只用一个电热器可以实现预热、即热和预即热接力三种工作模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寿命长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铸铝电热器,包括有发热管、换热管和铸铝层构成的加热器主体,所述发热管具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换热进水段和换热出水段、其余为中间段,换热管的中间段盘绕于发热管的外侧,铸铝层将换热管的中间段和发热管的中间段包围填充构成圆柱形主体换热段,主体换热段具有内进水通道,内进水通道穿过铸铝层和换热管,其外端口位于铸铝层的侧边。
[0006]优化方案,所述发热管为I根螺旋形发热管或包括有至少2根U形发热管,U形发热管的两端电极用连接板并联连接成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0007]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圆筒形的外筒,所述外筒的一端具有开口,外筒将主体换热段紧贴罩盖,换热管的换热出水段穿出外筒,换热管的换热进水段以及发热管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穿出外筒的开口。对于换热管开有泄压口的铸铝电热器,外筒于内进水通道的外端口处具有开孔。
[0008]再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筒的开口还具有外翻边。
[0009]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内胆和电热器,内胆的一端具有安装口,电热器通过安装座与内胆的安装口密封连接,一出水管穿过内胆,所述电热器为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电热器,电热器的换热进水段作为进水管;内胆内设有进水导流管和出水导流管,进水导流管的首端连接通电热器的换热出水段,进水导流管的末端远离电热器,出水导流管的一端连接通出水管,出水导流管的另一端靠近进水导流管的末端。
[0010]优化方案,一导流罩将进水导流管的末端和出水导流管端罩盖。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0012]1.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电热器具有加热效果好、体积小、寿命长的特点,可作为即热电热水器的加热器,能显著缩小即热电热水器的体积、改变即热电热水器的外形。
[0013]2.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通过I个铸铝加热器实现了预热、即热和预即热接力三种工作模式,与现有的预即热式电热水器相比,具有安全性高、舒适度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电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参考图1至图3,一种铸铝电热器,包括有发热管1、换热管2和铸铝层3构成的加热器主体和圆筒形的外筒4。
[0019]所述发热管I包括有4根U形发热管,用2块连接板10将4根U形发热管的两端电极并联连接成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为换热进水段21和换热出水段22、其余为中间段,换热管2的中间段盘绕于发热管I的外侧;铸铝层3将换热管2的中间段和发热管I的中间段包围填充构成圆柱形主体换热段,主体换热段具有内进水通道20,内进水通道20穿过铸铝层3和换热管2,其外端口位于铸铝层3的侧边。
[0020]所述外筒4的一端具有开口,外筒4的开口还具有外翻边41,外筒4将主体换热段紧贴罩盖,外筒4于内进水通道20的外端口处具有开孔,换热管2的换热出水段22穿出外筒4,换热管2的换热进水段21以及发热管I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穿出外筒4的开口。
[0021]参考图4,一种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内胆5和上述铸铝电热器,内胆5的一端具有安装口,铸铝电热器通过安装座6与内胆5的安装口密封连接,铸铝电热器的换热进水段21作为进水管,一出水管52穿过内胆5 ;内胆5内设有进水导流管7和出水导流管8,进水导流管7的首端连接通铸铝电热器的换热出水段22,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远离铸铝电热器,出水导流管8的一端连接通出水管52,出水导流管8的另一端靠近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一导流罩9将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和出水导流管8端罩盖。
[0022]安装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器时,将出水管52的外端串接出水阀等以输出使用,将进水管的外端(换热管2的换热进水段21端部)连接通自来水管,自来水由进水管21 —铸铝电热器的换热管2 —进水导流管7使内胆5内注满由自来水管输送来的冷水。
[0023]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器设定有预热、即热和预即热接力三种工作模式。
[0024]预热模式,天气寒冷时使用,具体是:内胆5内注满水,出水阀关闭、出水管52无水流出,预热加热开始,加热器工作,加热器将换热器主体表面的水和换热管2内的水加热,内胆内形成底部热水上升、顶部冷水下降的循环,直至将内胆5内的水加热到预热设定温度(80°C ),电热水器停机。外筒4起到了隔离加热器的铸铝层3与水体的作用,避免水体使铸铝层3水解,保证电热器的使用寿命。
[0025]预即热接力模式,预热模式结束后,用户可打开出水阀用水,出水管52输出经预热的水,同时由进水管21持续进入的冷水补充,部分冷水一换热管2 —进水导流管7 —导流罩9内(与导流罩9内热水快速混合)一出水导流管8 —出水管52,同时部分冷水从铸铝电热器的内进水通道20进入内胆5内,推动预热模式加热的热水持续升至内胆5的顶部及导流罩9内,当出水温度降低至用户设定温度以下时,预即热接力模式启动,加热器开始工作,对内胆5内的水和流经换热管2的水同时加热,保证出水温度以供用户舒适使用。
[0026]即热模式,当天气不寒冷时使用,具体是:出水阀打开,冷水由进水管21持续进入换热管2,即热加热开始,加热器将流经换热管2的冷水迅速加热,热水由进水导流管7 —导流罩9内一出水导流管8 —出水管52 —出水阀输出,导流罩9起到了减少热水与冷水的接触面、即热模式时出水导流管8优先输出热水的作用,有利于即热加热效果,便于用户无需等待的使用热水。
【主权项】
1.铸铝电热器,包括有发热管(1)、换热管(2)和铸铝层(3)构成的加热器主体,所述发热管(I)具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为换热进水段(21)和换热出水段(22)、其余为中间段,换热管(2)的中间段盘绕于发热管(I)的外侧,其特征在于:铸铝层(3)将换热管(2)的中间段和发热管(I)的中间段包围填充构成圆柱形主体换热段,主体换热段具有内进水通道(20),内进水通道(20)穿过铸铝层(3)和换热管(2),其外端口位于铸铝层(3)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铝电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I)为I根螺旋形发热管或包括有至少2根U形发热管,U形发热管的两端电极用连接板(10)并联连接成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铝电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圆筒形的外筒(4),所述外筒(4)的一端具有开口,外筒(4)将主体换热段紧贴罩盖,换热管(2)的换热出水段(22)穿出外筒(4),换热管(2)的换热进水段(21)以及发热管(I)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穿出外筒(4)的开口,外筒(4)于内进水通道(20)的外端口处具有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铝电热器,其特征在于:外筒(4)的开口还具有外翻边(41)。
5.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内胆(5)和电热器,内胆(5)的一端具有安装口,电热器通过安装座(6)与内胆(5)的安装口密封连接,一出水管(52)穿过内胆(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为权利要I至4所述的任一种铸铝电热器,电热器的换热进水段(21)作为进水管;内胆(5)内设有进水导流管(7)和出水导流管(8),进水导流管(7)的首端连接通电热器的换热出水段(22),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远离电热器,出水导流管(8)的一端连接通出水管(52),出水导流管(8)的另一端靠近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一导流罩(9)将进水导流管(7)的末端和出水导流管(8)端罩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铸铝电热器,包括有发热管、换热管和铸铝层构成的加热器主体,换热管的中间段盘绕于发热管的外侧、并由铸铝层包围填充构成圆柱形主体换热段,主体换热段具有内进水通道,内进水通道穿过铸铝层和换热管,其外端口位于铸铝层的侧边。又提出一种多模单核预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内胆和所述铸铝电热器,电热器与内胆的安装口密封连接,电热器的换热进水段作为进水管;内胆内设有进水导流管和出水导流管,进水导流管的首端连接通电热器的换热出水段、末端远离电热器,出水导流管的两端分别靠近进水导流管的末端和连接通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只用一个电热器可以实现预热、即热和预即热接力三种工作模式,使用非常方便。
【IPC分类】F24H1-10, F24H9-18
【公开号】CN204301316
【申请号】CN201420676133
【发明人】张科伦, 楚旭, 冯震
【申请人】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