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83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对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制冷和制热进行转换的转换 阀和具有该转换阀的可逆循环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能够对制冷和制热进行转换的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具有 压缩机、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的两个换热器、对所述压缩机和两个换热器
之间的制冷剂的流动通路进行转换的转换阀100 (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2和图13所示的转换阀100具有圓筒状的阀本体101、收纳在阀本体 101内的活塞体102。在图12的上方,在阀本体101上安装有一根配管103。 在图12的下方,在阀本体101上安装有三根配管103。这三^J己管103彼此 平行设置。阀本体101的两端由拴体104封闭。在阀本体101上设置了将阀本 体101的内外连通的阀座105。
活塞体102具有活塞本体106、 一对垫圈107、 一个阀体108。活塞本体 106沿着岡本体101的轴心可自由移动地收纳在阀本体101内。垫圈107设置 在活塞本体106的两端部,而且在阀本体101的内面对由垫圈107分隔的并位 于垫圈107两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密封。阀体108设置在活塞本体106的中央部, 而且能够对上述多根配管103之间的流动方向(也就是流动)进行变更。
垫圈107形成为圆板状。垫圈107在其全周上设置了随着朝向阀本体101 的轴心方向中央而逐渐接近岡本体101的内面的倾斜部109。利用由具有弹性 的薄金属板构成的板簧IIO,将垫圏107的倾斜部109压向阀本体101的内面。 垫圈107的倾斜部109与阀本体101的内面紧密接触,在其与阀本体101的内 面之间保持对流体的密封。
上述结构的转换阀100包括具有电磁铁的导阀111。通过是否向该电磁铁 的线圈施加电压,变更阀本体IOI的两端部和垫圈107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使
活塞体102移动。具体地说,通过增大阀本体101的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 中一个垫圈之间的压力,并降低阀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中另 一个垫圈之间的压力,使活塞体102沿着接近上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移动,此 夕卜,通过增大阀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中另一个垫圈之间的压 力,并降低阀本体101的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中一个垫圈之间的压力,使 活塞体102沿着接近上述一个端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活塞体102在阀本体 101内移动。通过活塞体102移动,阀体108对多根配管103的制冷剂的流动 方向进行变更,转换阀IOO对空调机的制冷和制热进行转换。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现有空调机的转换阀IOO通过增大阀本体IOI的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 107中一个垫圈107之间的压力,并降低阀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 107中另一个垫圈之间的压力,使活塞体102沿着接近上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 移动,此外,通过增大阀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中另一个垫圈 之间的压力,并降低阀本体101的一个端部和一对垫圈107中一个垫圈之间的 压力,使活塞体102沿着接近上述一个端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活塞体102 在阀本体101内移动。而且活塞体102的垫圈107的倾斜部109沿上述方向倾 斜。
一方面,由活塞体102和一对垫圈107所包围的空间始终与压缩机的高压 排出侧连通,为了防止压缩后的排出侧高压制冷剂流到低压吸入侧,垫圈107 必须具有密封性。
因此,因活塞体102的一对垫圈107之间的压力,该垫圈107在移动方向 前侧的垫圈107的倾斜部109被向扩张方向推压。
从而在活塞体102移动时,由于在该活塞体102移动方向前侧的垫圈107 的倾斜部109被张开,因此,滑动阻力增大,阻碍了该活塞体102的移动,同 时,垫圈107承受由压力差导致的很大的负荷。因此,现有的转换阀IOO难以 使活塞体102顺畅地移动,难以对配管103之间的流动顺利地切换。因在由压 力差导致的大负荷下切换动作反复地进行,存在着垫圈107的密封部会受损,
寿命下降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对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切换的阀 体顺畅地移动,并提高垫圈的寿命的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发明的转换阀包括安 装了多个配管的筒状阀本体和活塞体,该活塞体具有沿着上述阀本体的轴心能 自由移动且被收纳在该阀本体内的活塞本体、设置在上述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 且与阀本体接触的垫圈、设置在上述活塞本体的中央部内并对上述多个配管之 间的流动进行变更的阀体。通过上述活塞体沿着阀本体的轴心移动,上述岡体
对上述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其特征在于上述垫圈形成为环状,且 具有断面形状随着朝向上述阀本体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的内面的倾斜部。
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发明的转换阀为,在权利要求l记载的转换阀中,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阀本体的两端部上设置了对该阀本体的内外进行连通的阀 座,而且在上述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设置了第2阀体,如果接近该阀本体的端 部,则第2阀体就与上述阀座紧密接触并对该阀座进行封闭。
权利要求3记载的本发明的转换阀为,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转换阀中, 其特征在于将限制部件安装在上述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该限制部件限制上 述垫圈的倾斜部过度离开上述阀本体内面。
权利要求4记载的本发明的可逆循环冷冻装置为,具有压缩机、与该压缩 机相连的换热器、对压缩机和换热器进行连接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转 换阀为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转换阀。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垫圏的倾斜部随着接近上述阀本体的 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的内面,因此,位于活塞体移动方向前侧的垫圈的倾斜 部在该活塞体移动时被向收缩方向推压。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在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设置了对设置 在阀本体两端部上的阀座进行封闭的第2阀体,因此,活塞体可靠地定位在第 2阀体对阀座进行封闭的规定位置上。
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具有限制倾斜部过度离开阀本体内面
的限制部件,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部塑性变形。
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具有前述的转换阀,因此,位于转换 阀的活塞体移动方向前侧的垫圈倾斜部在该活塞体移动时被向收缩方向推压。
发明效果
上述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发明由于位于活塞体移动方向前侧的垫圈的 倾斜部在该活塞体移动时被沿收缩方向推压,因此,该前侧垫圈不会妨碍活塞 体的移动。因此,能够使活塞体也就是阀体顺利地移动,能够对配管之间的流 动顺畅地转换。此外,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介绍的现有例中,垫圈必须具有密
封性,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第2阀体进行密封,因此能够减轻垫圈的密封性,
提高了垫圈的寿命。
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发明由于活塞体可靠地定位在第2阀体对阀座进行封 闭的规定位置上,因此,阀体能够对配管之间的流动可靠地转换。
权利要求3记载的本发明由于能够防止倾斜部塑性变形,因此,能够防止 倾斜部也就是垫圈损坏。
权利要求4记载的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转换阀,因此,能够对可逆循环冷 冻装置的制冷剂的流动顺利地切换。


图l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结构的说明图2是显示图1所示空调机的转换阀对配管之间的流动切换后状态的说
明图3是对图1中的III部进行放大显示的剖视图; 图4是图1和2所示空调机的转换阀的活塞体的关键部位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显示将电压施加在图1所示空调机的导阀的电磁铁的线圈 上后状态的视图6是示意性显示停止图5所示的向空调机的导阀的电磁铁线圈施加电 压状态下的视图7是示意性显示图6所示空调机的导阀的活塞体移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显示图7所示空调机的导阀的活塞体的垫圏恢复为中立状
态的说明图9是示意性显示将电压开始施加在图7所示空调机的导阀的电磁铁的
线圏上后状态的视图IO是示意性显示图9所示空调机的导阀的活塞体移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ll(a)是显示图1所示空调机的转换阀的变形示例关键部位的剖视图11 (b)是对图11 (a)中XIB部进行放大显示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现有空调机中使用的转换阀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空调机的转换阀的活塞体的关键部位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空调机2转换阀 4压缩机5换热器 6阀本体 7活塞体 10、 10a、 10b、 10c、 10d配管 12a端部(阀座)17活塞本体 18限制部件19垫圈 21阀体22滚珠(第2阀体) 28倾斜部 40部件(第2阀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考图1~10对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阀和具有该转换阀并 作为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进行说明。
该实施例的空调机1为例如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相当于流体)的空 调机。在空调机l中,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由下文所述的压缩机4被压缩到 例如大约10Mpa的压力。如图1和2所示,空调机1具有转换阀2、导阀3、 压缩机4、两个换热器5和膨胀阀40。
如图1和2所示,转换阀2具有阀本体6和活塞体7。阀本体6包括圆筒 部8、两个端盖9、多个配管IO、阀板ll。不言而喻,圓筒部8形成为内外径 恒定的圆筒状。端盖9分别形成为圓板状并通过焊接安装到圓筒部8的端部上, 对上述端部进行封闭。将贯通该端盖9中央的抽排气管12安装在端盖9上。 该抽排气管12在圆筒部8内侧的端部12a成为本发明的阀座。因此阀本体6 分别在其两端部设置了阀座。
在图示例中,设置了4个配管10。 4个配管10分别安装在阀本体6的圆 筒部8的轴心(长度)方向中央部上,将该圆筒部8的内外连通。所述配管10设置成从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外周面沿着外周方向直线延伸的状态。4 个配管10中的3个配管10 (下文中分别用符号10a、 10b、 10c表示)设置成
剩余的l个配管IO(下文中用符号10d表示)在图示例中与前述3个配管10a、 iOb、 10c中的中央配管10b —起夹持着圓筒部8也就是阀本体6的轴心地彼 此相对。
配管10b和10d通过压缩机4相互由导管13连接。上述配管10a和10c 分别由导管15而与两个换热器5、 5相连,上述两个换热器5、 5通过膨胀阀 40而与导管14相连。
阀板11形成为较厚的平板状,安装在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周面的中央 部上。在阀板11上设置了分别与前述三个配管10a、 10b、 10c连通的阀座口 16。
活塞体7收纳在阀本体6内,比阀本体6的圆筒部8短地形成,同时如图 l和2所示,活塞体7具有活塞本体17、阀体21和一对活塞50。活塞50包 括圆板部24、限制部件18、垫圈19、作为作用力部件的板簧20、作为第2 阀体的一对滚珠22。活塞本体17包括平板部23,该平板部23形成为长度方 向与阀本体6的圆筒部8平行的带板状。活塞50通过螺钉26安装在平板部 23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限制部件18分别形成为较厚且与圆板部24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板状。限 制部件18与圆板部24同轴设置。限制部件18与圆板部24重叠并通过铆钉 25而固定在圆板部24上。限制部件18的外周面通过板簧20而与垫圈19的 下文所述的倾斜部28接触。限制部件18遏制倾斜部28过度离开阀本体6的 圆筒部8内面,限制该倾斜部28和板簧29的塑性变形。
垫圈19由合成树脂构成,如图4所示,具有成一体的圓板状的圆板部27 和倾斜部28。圆板部27的外径大致与圆板部24和限制部件18的直径相同, 圆板部27也就是垫圏19设置成与圓板部24和限制部件18这两者同轴,并夹 持于圆板部24和限制部件18之间,由上述铆钉25,与圆板部24和限制部件 18这两者固定在一起。
倾斜部28形成为圓环状(也就是环状),而且设置在圓板部27外缘的整 个周长上。倾斜部28从圆板部24的外缘朝向阀本体6的端部和阀本体6的圆 筒部8的内面延伸。也就是倾斜部28沿着断面形状随着朝向阀本体6的端部 而逐渐接近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面的方向相对于阀本体6的轴心和径向这两 个方向倾斜。
垫圈19可自由地弹性变形,从而使倾斜部28的远离圆板部27侧的端部 接近或离开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而且,垫圏19在组装在阀本体6的 圆筒部8内的状态下,倾斜部28的远离圓板部27侧的端部在整个周长上与阀 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紧密接触,保持其和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之间 流体密封(也就是液密、气密)。如此,垫圈19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两端部 上,且与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接触。
板簧20由可自由弹性变形的金属薄,板构成,具有成一体的圓板状的圓板 部29和倾斜作用力部30。圓板部29的外径与圓板部24、 27和限制部件18 的直径大致相同。圆板部29也就是板簧20设置成与圆板部24、 27和限制部 件18同轴,并且夹持于限制部件18和垫圈19的圆板部27之间,由上述铆4丁 25而与圆板部24、 27和限制部件18固定在一起。
倾斜作用力部30形成为圆环状(也就是环状)并设置在圆板部29外缘的 整个周长上。倾斜作用力部30从圆板部29外缘朝向阀本体6的端部和阀本体 6的圓筒部8的内面延伸。也就是倾斜作用力部30沿着断面形状随着朝向阀 本体6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6的圆筒部8内面的方向相对于阀本体6的轴 向和径向倾斜。
板簧20的倾斜作用力部30远离圓板部29侧的端部可自由弹性变形,从 而通过垫圈19的倾斜部28,该倾斜部28接近或离开阀本体6的圆筒部8内 面。而且板簧20产生弹性恢复力,使从阀本体6的圆筒部8内面离开的垫圈 19的倾斜部28朝向阀本体6的圆筒部8的内面。在弹簧20被组装在阀本体6 的圆筒部8内的状态下,倾斜作用力部30远离圓板部29侧的端部朝向阀本体 6的圆筒部8的内面地对垫圈19的倾斜部28进行推压。
阀体21组装在活塞本体17的平板部23的中央部上,形成为从阀板11上
变凹的碗形。也就是阀体21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中央部上。一旦正如后述地、
活塞体7沿阀本体6的长度方向移动,则阀体21使前述三个配管10a、 10b、 10c中的两个配管相互连通,同时使这三个配管10a、 10b、 10c中的两个配管 之间保持流体密封,并将这两个配管和阀本体6的圆筒部8的内部相互切断。
因而如图1所示, 一旦活塞本体17也就是活塞体7定位于阀本体6的圆 筒部8内位于图1中的左侧端部,则阀体21就使配管10a和10b彼此连通, 并使配管10c和10d彼此连通,与此同时将配管10a、 10b与配管10c、 10d相 互遮断。如图2所示, 一旦活塞本体17也就是活塞体7定位于阀本体6的圆 筒部8内位于图1中的右侧端部,则阀体21就使配管10b和10c彼此连通, 而且使配管10a、 10d彼此连通,与此同时将配管10c、 10b与配管10a、 10d 相互切断。通过活塞本体17也就是活塞体7沿着岡本体6的圆筒部8的轴心 移动,阀体21对多个配管10a、 10b、 10c、 10d之间作为流体的制冷剂的流动 方向(也就是流动)进行变更。
设置了两个滚珠22。所述滚珠22分别安装在限制部件18的中央上,而 且设置成可/人该限制部件18朝向端盖9自由地突起消失。如图3所示,由巻 簧31沿着从端盖9突出方向上对滚珠22施加作用力,同时由图3中附图标记 32所示的钩状部,防止滚珠22从端盖9侧脱落。
一旦活塞体7沿着阀本体6的轴心方向移动,并接近设置在相对端盖9上 且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则滚珠22就与端部12a紧密接触,对 端部12a也就是抽排气管12进行封闭。
通过垫圈19与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接触,上述活塞体7将阀本体 6内的空间从图l和2中左侧依次划分为第l外室33、中央室34、第2外室 35。而且,活塞体7的活塞本体17形成为其整个长度比圆筒部8的长度短, 活塞体7的活塞本体17以能够沿着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轴心自由移动的方 式被收纳在阀本体6的圆筒部8内。
导阀3具有电磁铁,而且与上述抽排气管12和12、安装在配管10b上的 排气管36、安装在配管10d上的抽气管37相连。根据是否将电压施加在电磁 铁的线圈上,导阀3在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一种状态是将由安装在配
12,同时从另一个抽排气管12由安装在配管10b上的排气管36将制冷剂排出 到压缩机4的吸入侧的状态;另 一种状态是从另 一个抽排气管12供给制冷剂 同时从一个抽排气管12排出制冷剂的状态。也就是根据是否将电压施加在电 ,兹铁的线圈上,导阀3将由安装在配管10d上的抽气管37供给且由压缩机4 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两个抽排气管12中的一个抽排气管12供给到上述外室 33、 35中的一个中,与此同时通过两个抽排气管12中的另一个抽排气管12, 将制冷剂从外室33、 35中的另一个,排出到压缩机4的吸入侧。
压缩机4设置在与前述的配管10b, 10d相连的导管13上。两个换热器5 具有冷凝器(制冷剂为二氧化碳时,为气体制冷)或蒸发器的功能,同时,一 个换热器5通过与配管10a相连的导管15而与转换阀2连接,而另一个换热 器5通过与配管10c相连的导管15而与转换阀2连接。此外,两个换热器5 通过导管14而相互连接。如此,压缩机4与换热器5、 5通过转换阀2、膨胀 阀40、导管13, 14, 15而相互连接,以构成作为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 1。
上述结构的空调机l的一个换热器5设置在建筑物等的室外,与室外空气 进行换热,另一个换热器5设置在建筑物等的室内,与室内或冷冻机内的空气 进行换热。
根据是否将电压施加在导阀3的电磁铁线圈上,空调机1对将由压缩机4 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抽排气管12供给到第1外室33的状态以及通过抽排气管 12供给到第2外室35的状态进行切换。通过使阀体21与活塞体7 —起沿阀 本体6的轴心移动,空调机1使两个换热器5之间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也就 是流动)逆转。
空调机1在对室内进行制冷时,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5作为蒸发器工作, 对室内进行制冷;在对室内进行制热时,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5作为冷凝器(在 制冷剂为二氧化碳时,为气体制冷)工作,对室内进行制热。这种空调机1 由导阀3使阀体21与转换阀2的活塞体7 —同移动,对换热器5、 5之间的制 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对室内制热和制冷状态进行转换。 下文将对上述实施例记载的转换阀2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将电压施
加到导阀3的电磁铁线圈上的状态下,导阀3就将来自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高 压制冷剂通过抽气管37、导阀3、抽排气管12,供给到第1外室33内,同时 第2外室35内的压力通过抽排气管12、导阀3、排气管36排出到压缩机4 的低压吸入侧。于是如图5所示,在活塞体7也就是阀体21定位于阀本体6 的在图中右侧端部,阀体21将配管10b、 10c彼此相连,在阀本体6内将配管 10a、 10d彼此相连。也就是在图5所示状态下,第1外室33内的制冷剂保持 在高压状态下,第2外室35内的制冷剂保持在低压状态下。
在图5所示状态下,由于一旦停止向导阔3的电磁铁线圈施加电压,则导 阀3就将来自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抽气管37、导阀3、抽排气 管12,供给到第2外室35内,同时第1外室33内的压力通过抽排气管12、 导阀3、排气管36排出到压缩机4的低压吸入侧,因此,第1外室33内的压 力降低。 一旦如此,由于始终将压缩机4排出侧的高压制冷剂供给到中央室 34内,因此,由中央室34内制冷剂压力和第l外室33内制冷剂压力的差值, 中央室34内被加压后的制冷剂对抗着板簧20的弹性恢复力,沿着从阀本体6 的圓筒部8的内面离开的方向对图中左侧垫圈19的倾斜部2 8进行推压。
一旦如此,则如图6所示,图中左侧的垫圈19沿收缩方向也就是倾斜部 28从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离开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垫圈19对中央室34 和第1外室33之间的密封性下降。然而由于将从压缩机4加压后的制冷剂供 给到第2外室35内,因此,活塞体7向图中左侧移动。于是如图7所示,活 塞体7在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定位于图中的左侧端部,该图中左侧的滚珠 22对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进行封闭,同时阀体21将配管10a 和10b彼此相连,在阀本体6内将配管10c和10d彼此相连。从而在活塞体7 从阀本体6在图中右侧端部向图中左侧端部移动时,沿着从阀本体6的圆筒部 8的内面离开方向(收缩方向),》十位于朝向该左侧移动方向前侧的该左侧垫 圈19的倾s纤部28进行推压。
' 一旦图中左侧的滚珠22对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进行封闭, 则阻断了制冷剂通过该抽排气管12的流动,中央室34内制冷剂的压力和第1
外室33内制冷剂的压力变得相同,通过板簧20的弹性恢复力,如图8所示, 图中左侧的垫圈19的倾^f部28与阀本体6的圆筒部8的内面紧密接触。如此, 在图8所示状态下,第1外室33、第2外室35和中央室34内的制冷剂保持 高压。
在图8所示状态下,如果将电压施加到导阀3的电^兹铁线圈上,则导阀3 就将来自压缩机4的排出侧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抽气管37、导阀3、抽排气管 12,供给到第1外室33内,同时第2外室35内的压力通过抽排气管12、导 阀3、排气管36排出到压缩机4的低压吸入侧,因此,第2外室35内的压力 降低。 一旦如此,由于始终将压缩机4排出侧的高压制冷剂供给到中央室34 内,因此,由中央室34内制冷剂压力和第2外室35内制冷剂压力的差值,中 央室34内被加压后的制冷剂对抗着板簧20的弹性恢复力,沿着从阀本体6 的圆筒部8的内面离开的方向对图中右侧垫圈19的倾斜部28进行推压。
一旦如此,则如图9所示,图中右侧的垫圈19沿收缩方向也就是倾斜部 28从阀本体6的圓筒部8的内面离开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垫圈19对中央室34 和第2外室35之间的密封性下降。然而由于将从压缩机4加压后的制冷剂供 给到第l外室33内,因此,活塞体7向图中右侧移动。于是如图IO所示,活 塞体7在阀本体6的圆筒部8内定位于图中的右侧端部。图中右侧的滚珠22 对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进行封闭,同时阀体21将配管10b和 10c彼此相连,在阀本体6内将配管10a和10d彼此相连。从而在活塞体7从 阀本体6在图中左侧端部向图中右侧端部移动时,沿着从阀本体6的圆筒部8 的内面离开方向(收缩方向),对位于朝向该右侧移动方向前侧的右侧垫圈19 的倾斜部28进行推压而弹性变形。
一旦图中右侧的滚珠22对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进行封闭, 则阻断了制冷剂通过该抽排气管12内的流动,中央室34内制冷剂的压力和第 2外室35内制冷剂的压力变得相同,由板簧20的弹性恢复力,图中右侧的垫 圈19的倾斜部28与阀本体6的圆筒部8的内面紧密接触。从而,第1外室 33、第2外室35和中央室34内的制冷剂保持高压。
通过上述那样操作,转换阀2使换热器5、 5之间的制冷剂流动逆转。而
且上述转换阀2将阀板11收纳在圓筒部8内,使用第1熔点的钎焊料,将配
管10a、 10b、 10c焊接在圓筒部8和阀板11上。使用比第1熔点低的第2熔 点的钎焊料,将配管10d焊接在圆筒部8。然后将活塞体7收纳在圓筒部8内, 通过焊接将端盖9安装在圓筒部8的两端部上,与此同时,对抽排气管12、 排气管36、抽气管37进行装配,完成转换阀2的组装。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垫圈19的倾斜部28随着接近阀本体6的圆筒部8端 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面,因此,位于活塞体7移动方向前侧的 垫圈19的倾斜部28在该活塞体7移动时,被沿收缩方向推压。因此,该前侧 的垫圈19不会妨碍活塞体7的移动。因此能够使活塞体7也就是阀体21顺畅 地移动,能够对配管10a、 10b、 10c、 10d之间制冷剂的流动顺利地转换。
由于在活塞本体17的两端部上设置了作为第2阀体的滚珠22,并且滚珠 22对设置在阀本体6两端部上且作为阀座的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进行封闭, 因此,活塞体7能够可靠地定位在滚珠22将抽排气管12的端部12a封闭的规 定位置。因而,阀体21能够对配管10a、 10b、 10c、 10d之间制冷剂的流动可 靠地转换。
由于具有对倾斜部28从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面过度离开进行限制的限 制部件18,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部28塑性变形。从而由于能够防止倾斜部28 塑性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部28也就是垫圈19损坏。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介绍的以往例中,垫圈107必须具有用于防止压缩后 排出侧高压制冷剂向吸入侧低压流动的密封性,而且垫圈107由压力被沿扩张 方向推压,因此,因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很大负荷下重复进行转换操作,垫圈 107受到了损伤。但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垫圈19的倾斜部28随着接近阀 本体6的圆筒部8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6的圓筒部8内面,因此, 一旦施加 在垫圈19的倾斜部28上的压力差增大,则垫圏19的倾斜部28就被沿收缩方 向推压,使垫圈19密封性下降,从而使压力差变小,由施加在垫圈19的倾斜 部28上的压力差所引起的负荷降低,提高了垫圈19的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垫圈19的倾斜部28沿收缩方向被推压的状态下,虽 然垫圈19的密封性下降,但是此时,由作为第2阀体的滚珠22对来自垫圈
19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了密封。
由于空调^L1具有上述的转换阀2,因此,能够使转换阀2的活塞体7也 就是阀体21顺畅地移动,能够对配管10a、 10b、 10c、 10d之间的制冷剂的流 动顺利地转换。 '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制冷剂(流体),虽然使用压力比氟系制冷剂高的 二氧化碳时特别有效,但是也可以使用氟系制冷剂。而且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在 空调机l之外的设备上,也能够良好地进行各种流体流动的转换。此外在本发 明中,只要设置多根配管IO就可以,不管是几根(例如仅设置两根配管10)。 在只设置两#>配管10的场合下,对制冷剂在配管IO之间的流动进行开放或阻
断。这样,在本发明中,能够改变制冷剂等流体的流动方向,开放或阻断流动,
也可以对所述流动进行变更。此外在本发明中,除了滚珠22之外,也可以使 用图11 (a)和图11 (b)所示那样的由例如合成树脂制造且表面平坦的部件 40作为第2阀体。而且在图11 (a)和图11 (b)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 示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部件,并省略了介绍。不言而喻在本发明中,也可以 将第2阀体构成为各种结构。
而且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也就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换阀,包括安装了多个配管的筒状阀本体、活塞体,该活塞体具有能够沿着所述阀本体的轴心自由移动地收纳在该阀本体内的活塞本体、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且与阀本体接触的垫圈、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中央部并对所述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的阀体,通过所述活塞体沿着阀本体的轴心移动,所述阀体对所述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形成为环状,而且具有断面形状随着朝向所述阀本体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的内面的倾斜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本体的两端部 上设置了对该阀本体的内外进行连通的阀座,而且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两端部上 设置了第2阀体,如果接近该阀本体的端部,则第2阀体就与所述阀座紧密接 触以对该阀座进行封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本体的 两端部上安装了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限制所述垫圈的所述倾^F部过度离开所 述阀本体的内面。
4. 一种具有压缩机、与该压缩机相连的换热器、对压缩机和换热器进行 连接的转换阀的可逆循环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换阀。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转换阀和可逆循环冷冻装置,能够使切换配管之间的流动的阀体顺畅地移动。作为可逆循环冷冻装置的空调机具有转换阀(2)。转换阀(2)包括安装了多个配管的阀本体和活塞体(7)。活塞体(7)具有沿着阀本体的轴心能自由移动且被收纳在该阀本体内的活塞本体(17)、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两端部上且对其和阀本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垫圈(18)、设置在活塞本体(17)的中央部内并对多个配管之间的流动进行变更的阀体。垫圈(18)形成为环状,且具有断面形状随着朝向上述阀本体的端部而逐渐接近阀本体圆筒部的内面的方倾斜部(28)。
文档编号F25B13/00GK101373114SQ20081016861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0日
发明者关口英树, 前岛隆, 南泽英树, 大野道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