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482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型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冷、热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解决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冬季不能作为蒸发器为系统提供充足热源问题的同时,解决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夏季炎热、潮湿环境条件下冷凝压力过高。
背景技术
在冷暖两用型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源通常采用地源和空气源两种,地源热泵空调采用水冷式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空调采用风冷式换热器。地源热泵空调分为水源热泵空调和地温热泵空调两种,水源热泵空调是打井取水,利用地下水的循环作为热泵空调的冷、热源,地温热泵空调是通过地下埋管,利用地温冷却或者加热循环水作为热泵空调的冷、热源,虽然地源空调运行费用低,但是打井费用和埋管费用昂贵,且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污垢问题难以解决;空气源热泵空调则是利用环境空气作为热泵空调的冷、热源,虽然初始投资费用较低,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夏季制冷过程中能耗非常高,且冬季制热过程中由于翅片间距太小,换热器结霜、结冰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冬季制热的效果O蒸发式冷凝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其运行费用与地源空调相当,远远低于空气源空调,其初始投资费用低于空气源空调,远远低于地源空调,且不存在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但是,由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方式、结构等特殊性的原因,无法作为热源满足为冬季制热提供的热量的需要,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蒸发式冷凝器的这些问题,使之在冬季能够作为蒸发器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热源装置为热泵空调系统提供充足的热量,那么对于整个空调领域产品的转型、升级、节能都将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克服蒸发式冷凝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突破了技术瓶颈,提出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打破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使之这一节能产品覆盖整个空调领域。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蒸发式冷凝器内部设置热源换热器,通过管路将热源换热器与其它换热器连接起来,并通过电磁阀转换、控制其运行与停止,从根本上解决了蒸发式冷凝器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换热面积不足、冷热转换无法实现、连续回油困难等技术问题,使之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能够从环境空气中吸收充足的热量满足采暖的需要,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能够解决炎热、高湿环境条件下,冷凝压力过高的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为了解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包括:一分为上下两段箱体,由框架和护板组成,下段箱体的底部为冷却水集水箱、中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上部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冷却水喷淋装置置于该换热器的顶部;一上段箱体的内部,置于冷却水喷淋装置的上部,设有第二换热器(即热源换热器),用于装置在冬季制热工况作为蒸发器运行时,弥补第一换热器换热面积的不足,以保证冬季制热工况下装置具有充足的蒸发面积,使之能够从进入装置内的空气中吸收充分的热量,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第二换热器进口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入口连接在一起,挡水板置于第二换热器与冷却水喷淋装置之间,风机置于上箱体的顶部;一集水箱设有自动补水装置,冷却水泵置于集水箱的一侧,通过水泵吸入管与集水箱相连接,水泵的出水管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有利的是,该装置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在夏季极端炎热、高湿气候下投入工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冷凝压力过高,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冷却水飘逸,有利于环保。为了解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 一种由两个热源换热器组成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包括:一分为上下两段箱体,由框架和护板组成,下段箱体的底部为冷却水集水箱、中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上部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冷却水喷淋装置置于该换热器的顶部;一上段箱体的内部设有热源换热器(即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被置于第三换热器的上部,在冬季制热工况作为蒸发器运行时,第二、第三换热器均为热源换热器,用于弥补第一换热器换热面积的不足,以保证冬季制热工况下装置具有充足的蒸发面积,使之能够从进入装置内的空气中吸收充分的热量,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在夏季制冷工况作为冷凝器运行时,第二换热器可以作为预冷过热制冷剂气体换热器,在夏季制冷工况作为冷凝器运行时,将第二换热器投入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汽水混合物的蒸发潜热将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得到冷却,使之成为饱和制冷剂气体,减少装置运行过程中冷却水的飘逸问题。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以利于制冷、制热工况下作为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的转换,且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三通一方面与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电磁阀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电磁阀与第三换热器相连接,挡水板被置于第三换热器的下部,冷却水喷淋装置的上部,风机置于上箱体的顶部;一集水箱设有自动补水装置,冷却水泵置于集水箱的一侧,通过水泵吸入管与集水箱相连接,水泵的出水管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有利的是,装置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在夏季极端炎热、高湿气候下,通过第三换热器投入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冷凝压力过高,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少冷却水飘逸,有利于环保。进一步地,上述两个方案中的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时,有利于缩小装置的外形尺寸,降低制造成本,且安装时选择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或者V字形安装方式,以利于融霜时凝结水的脱落。[0018]进一步地,上述两个方案中所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第一换热器采用宽距翅片或者绕片、套片式换热器,不仅可以有效地缩小蒸发式冷凝器热源装置的外形尺寸,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换热器融霜过程中,融霜水与霜层的脱落。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优先采用基管为椭圆管翅片式或者绕片、套片式换热器,有利于夏季冷却水水膜的形成、下流和冬季融霜时融霜水的脱落,其次,每排管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倾斜安装,有利于制冷剂的流动,以此解决了润滑油的存积问题。进一步地,由于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风机的风压是按照作为蒸发式冷凝器进行配置,在冬季制热工况下运行时,由于冷却水泵不工作,装置内静压明显低于制冷工况下的静压,因此,冬季作为热源装置运行时,其换热器的总换热面积小于风冷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成本控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由两个热源换热器组成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说明而非对于发明思想所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的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及其有所改变的实例。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主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示意图。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主要包括分为上下两段箱体10,通过框架12将上下两段箱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换热器20设置在箱体10下段的上部,箱体10下段的底部为集水箱50,在集水箱50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设有进风格栅11,箱体10上段的内部分别设有挡水板40、第二换热器60,风机80置于箱体10上段的顶部,冷却水泵30置于集水箱50的一侧,通过冷却水泵吸入管31与集水箱50相连接,冷却水泵30的出口通过排水管32与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的顶部冷却水喷淋装置33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0的制冷剂入口管路61上设有电磁阀63,第二换热器60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21与第一换热器20入口相连接,此外管路21上的三通另一端连接在进气管62上,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22,电磁阀63、电磁阀22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冷、热两个工况条件下运行上的转换,第一换热器20的出口设有制冷剂出口管路23与系统相连接,制冷剂从入口 61进入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集水箱50的内部设有浮球阀补水装置54,通过补水口 53自动补水,集水箱的底部设有放污阀52,通过排污管51予以排放。下面参照图1,具体说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夏季制冷作为冷凝器的转换方式和工作原理。在夏季作为冷凝器使用时,以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工作,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在外界环境条件为名义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第二换热器60的制冷剂进气电磁阀63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电磁阀22处于开启状态。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通过制冷剂的进气口 61,经过电磁阀22进入第一换热器20,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30的吸入管从集水箱50吸入,通过冷却水泵30的排出管32泵至冷却水喷淋装置33,均匀地喷洒在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形成均匀的水膜沿换热表面流下,这时,一部分冷却水通过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吸收制冷剂的热量蒸发成水蒸气,而未蒸发的冷却水则洒落在集水箱50内,未蒸发的冷却水在离开第一换热器换热表面向集水箱洒落过程中经过集水箱50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的空间时,与风机80从进风格栅11吸入至装置内的空气产生热质交换,使冷却水进入集水箱50前温度得到降低,空气与冷却水洒落集水箱50过程中热质交换后,温度、湿度均有所上升,并在风机80的作用下高速掠过第一换热器的换热表面,这时,在第一换热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被带走进入箱体10上段,经过挡水板40、第二换热器60被风机排向环境大气,最终将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冷却、冷凝成高压液体通过第一换热器20的制冷剂出口 23进入系统。要确保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一个首要条件是经过第一换热器20要有足够高的风速,因此,高速风掠过第一换热器20过程中,在带走蒸发换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的同时,一部分未蒸发的冷却水也被带走,进入箱体10上段,经过挡水板40时将一部分冷却水分离下来,并洒落在第一换热器的换热表面,未被挡水板40分离下来的冷却水则随同水蒸气一起被风机80排向环境大气,制冷剂、冷却水、环境空气三者如此不断循环,从而达到了使制冷剂连续冷却冷凝成高压液体的目的。2.在炎热、高湿极端气候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蒸发式冷凝器第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通常按照名义设计工况下予以配置,这时第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就不足以维持设计冷凝温度下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换热器60的制冷剂进气电磁阀63开启,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电磁阀22关闭,使之第二换热器投入工作,以弥补换热面积不足,导致冷凝压力升高、系统能耗增加、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具体工作原理是: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通过制冷剂的进气口 61,经过进气管路62、电磁阀63进入第二换热器60后,被风机80带上来的第一换热器20在冷却水蒸发换热过程中所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及其夹带的冷却水,吸收制冷剂的热量继续蒸发后,被风机80排向环境大气,制冷剂则被冷却成高压饱和的汽液两相体,而后通过第二换热器60的出口经过第二换热器60与第一换热器20的连接管路21进入第一换热20,通过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20换热表面的蒸发,继续冷却、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其出口 23进入系统,因此该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炎热、高湿气候下运行,水雾排放明显减少,有利于环保。下面参照图1,具体说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冬季制热作为蒸发器的转换方式和工作原理。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作为热源装置以冷风机的干式蒸发运行方式工作,集水箱50中的水将被放掉,冷却水泵30不工作,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60、风机80均投入工作,此时,第一换热器进口电磁阀22关闭,第二换热器进口电磁阀63开启。具体工作原理是:节流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制冷剂进口 61,进入进口管路62并经过电磁阀62进入第二换热器60,再经过管路21进入第一换热器20,由于风机80处于工作状态,这时环境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分别掠过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60的换热表面,在这个工程中,进入第二换热器60和第一换热器20内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就会通过两个换热器60、20的换热表面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从第一换热器20的出口 23吸入,而空气则被降低温度由风机80排向环境大气,由于第二换热器60的换热面积是按照冬季作为蒸发器干式名义设计工况运行时,弥补第一换热器20干式蒸发运行时换热面积的不足,因此,按照上述循环不断工作,达到了装置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从环境空气中连续吸热,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的目的。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有两个热源换热器组成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的主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示意图。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主要包括分为上下两段箱体10,通过框架12将上下两段箱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换热器20设置在箱体10下段的上部,箱体10下段的底部为集水箱50,在集水箱50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设有进风格栅11,箱体10上段的内部分别设有挡水板40、第二换热器60、第三换热器70,风机80置于箱体10上段的顶部,冷却水泵30置于集水箱50的一侧,通过冷却水泵吸入管31与集水箱50相连接,冷却水泵30的出口通过排水管32与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的顶部冷却水喷淋装置33相连接,制冷剂通过第二换热器60的入口管路62与制冷剂进口 61相连接,第二换热器60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换热器20的制冷剂入口管路21和第三换热器70的制冷剂入口管路72相连接,第三换热器70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路73与第一换热器20的制冷剂入口相连接,此外,第二换热器60与第一换热器20的连接管路21上设有电磁阀22,第二换热器60与第三换热器70的连接管路72上设有电磁阀71,电磁阀22、71的设置主要作用是实现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冷、热两个工况条件下运行上的转换,第一换热器20的出口设有制冷剂出口管路23与系统相连接,制冷剂从入口 61进入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集水箱50的内部设有浮球阀补水装置54,通过补水口 53自动补水,集水箱的底部设有放污阀52通过排污管51予以排放。下面参照图2,具体说明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夏季制冷作为冷凝器的转换方式和工作原理。在夏季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装置以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工作,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在外界环境条件为名义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第三换热器70的制冷剂进气电磁阀7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电磁阀22处于开启状态。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通过制冷剂的进气口 61,经过管路62进入第二换热器60,高压过热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换热器60的换热表面,将热量传递给由风机80带上来的夹带水滴的水蒸气后,冷却成饱和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换热器20的进口管路21和电磁阀22进入第一换热器20,由于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布满了由冷却水泵30通过其吸入管31从集水箱50吸入,并通过冷却水泵30的排水管32至冷却水喷淋装置33均匀地喷洒而形成的水膜,这时一部分冷却水通过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吸收制冷剂的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从而使高压过热的制冷剂气体冷却、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并通过第一换热器20的高压液体管路出口 23进入系统,冷却水在第一换热器20蒸发换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蒸气,被风机80从进风格栅11吸入箱体10内的空气以高速掠过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后,将水蒸气并夹带一部分未蒸发的冷却水带至挡水板40,经过挡水板将一部分冷却水分离下来,剩余的汽水混合物继续上行掠过第二换热器60的换热表面,这时,这部分汽水混合物吸收过热制冷剂气体的热量蒸发、降湿后,被风机80排向环境大气,未被蒸发的冷却水和被挡水板分离下来的冷却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第一换热器20换热表面形成水膜,沿换热表面下流,经过集水箱50的顶部与第一换热器20的下部形成的空气与冷却水的热交换空间,风机80从进风格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质交换,使之得到冷却后,洒落在集水箱50内,如此不断循环,从而起到了冷凝器的作用,连续不断地将高压过热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的目的。2.在炎热、高湿极端气候工况下运行时,第三换热器70的制冷剂进气电磁阀71处于开启状态,第一换热器20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22处于关闭状态,第三换热器70投入工作,弥补换热面积的不足,此时,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经过第二换热器60冷却成饱和制冷剂气体后,通过管路72和电磁阀71进入第三换热器70使之进一步冷却成饱和的制冷剂气液两相体,通过第三换热器70的排出管73进入第一换热器20,进一步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后,通过出口 23进入系统。在该冷却、冷凝过程中,冷却水的循环、风的循环和挡水板的脱水原理与前述一样,为了节约篇幅,此不赘述。下面参照图2,具体说明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有两个热源换热器组成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冬季制热作为蒸发器的转换方式和工作原理。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该方案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也是作为热源装置以冷风机的干式蒸发运行方式工作,集水箱中的水将被放掉,冷却水泵不工作,因此,装置在冬季制热工况下运行时,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60、第三换热器70均投入工作,此时,第一换热器20进口管路上的电磁阀22处于关闭状态,第三换热器70的进口电磁阀71处于开启状态。具体工作原理是:节流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制冷剂进口 61经过管路62进入第二换热器60,并通过管路72、电磁阀71进入第三换热器70后,再经过管路73进入第一换热器20,这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二换热器60、第三换热器70、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表面,吸收由风机80从进风格栅11带至箱体10内,并掠过换热器20、60、70换热表面的空气的热量,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从出口管路23吸走,进入箱体10的空气热量被低温制冷剂液体通过三个换热器吸走后,冷却成为温度较低的空气被风机80排至环境大气,由于热源换热器(即第二换热器60和第三换热器70)的换热面积是按照冬季作为蒸发器干式蒸发名义设计工况运行时弥补第一换热器干式蒸发运行时换热面积的不足,因此,按照上述循环不断工作,达到了装置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从环境空气中连续吸热,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的目的。在上述两个方案中,装置在冬季制热工况下作为蒸发器干式蒸发运行时的供液方式均采用上进下出,尽管在第一换热器内部流速比较低,由于第一换热器沿制冷剂流动方向成一定坡度,因此,装置内不会存在集油问题。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具有如下显著优势。1.拓展了具有显著节能效果的蒸发式冷凝器的应用范围。传统的蒸发式冷凝器仅仅作为冷凝器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该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完全可以作为蒸发器,从环境大气中吸收热量,为冬季工况采暖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其应用范围可以覆盖整个空调领域。2.可以适用炎热、高湿气候下运行,且调节灵活、运行平稳。蒸发式冷凝器对环境湿球温度反应非常敏感,传统蒸发式冷凝器只能通过冷却水量、风量的调整调节其散热能力与系统所需要的散热量相匹配,事实上,随着气候的日趋变暖,在炎热、高湿的夏季,采用蒸发式冷凝器作为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的冷却冷凝设备冷凝压力波动很大,导致能耗明显增加,该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在炎热、高湿气候下,可以通过热源换热器投入工作,通过增加其换热面积,使之散热能力调节非常灵活,减少了运行中的水分飘逸,而且解决了冷凝压力波动过大,导致系统运行不稳、能耗增加的问题。3.尤其是带有除雾装置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由于夏季无水雾排放,冬季能够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因此,该带有除雾装置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完全可以与制冷压缩机、电控箱等制冷、电气控制设备组装成一个热泵型空调机组,取代高能耗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初始投资费用昂贵的地源热泵机组。尽管上面通过举例说明,已经描述了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说明,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给出的所有技术特征及其等同技术特征来定义。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教导的实质和精髓前提下,任何修改和变化可能仍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箱体的下部为集水箱,于集水箱上方箱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箱体的顶部设有风机; 一第一换热器,设置在集水箱上方下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至少设有一个制冷剂入口,一个制冷剂出口 ; 一第二换热器,设置在风机的下方上箱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一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方; 一挡水板置于喷淋装置的上方,第二换热器的下方; 一水泵,用于将冷却水从所述集水箱吸入由水泵泵至所述喷淋装置。
2.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由框架和护板组成,并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一台风机。
4.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至少由一台换热器并联组成,该换热器优先采用管片式换热器,且换热片间距不小于5mm,换热器入口优先采用电磁阀或者电动阀,以利于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5.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至少由一台换热器并联组成,且第二换热器安装时应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换热器进口管路上优先采用电磁阀或者电动阀,以利于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6.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换热器由一台以上换热器串联组成,其制冷剂进口、出口管路上优先采用电磁阀或者电动阀,以利于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7.根据权利I和权利6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优先采用翅片、绕片、套片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一台水栗。
9.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与集水箱、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冷却水泵、喷淋装置、风机等设备应于箱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热源装置,包括上下两段箱体、进风口、出风口,箱体下段底部设有集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换热器和冷却水喷淋装置;箱体上段内部设有第二换热器(热源换热器),挡水板置于第二换热器的下部,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串联在一起,风机置于箱体上段的顶部,与出风口紧密连接在一起;此外,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路和第二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管路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调整、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工作状态,从而使之在夏季作为冷凝器使用时系统运行平稳,在冬季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能够为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3053096SQ20132006723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刘玉岭, 黄文斐, 刘方然 申请人:刘玉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