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装置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750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过冷装置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冷装置,过冷装置包括内管和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的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上,内管包括管身段以及连接于管身段两端的入口段和出口段,管身段位于外管内,入口段和出口段贯穿外管的两端并与外管密封配合,外管上设有与外管连通且分别位于外管两端的入口管和出口管。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空调的过冷度,增加了室内机的制冷效果。
【专利说明】过冷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过冷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空调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空调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空调的性能成为提升空调产品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方式。
[0003]目前的空调,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室外温度很高,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效果降低,进而使得空调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温度相对较高,造成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温度相对较高,使得空调的制冷能力降低,造成空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房间温度降下来。目前没有一种提升室外机换热器过冷度的过冷装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过冷装置以提高空调的过冷度,改善空调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冷装置以提高空调的过冷度,改善空调的制冷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冷装置,所述过冷装置包括内管和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的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内管包括管身段、连接于所述管身段的一端的入口段和连接于所述管身段的另一端的出口段,所述管身段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贯穿所述外管的两端并与所述外管密封配合,所述外管上设有与所述外管连通且分别位于所述外管两端的入口管和出口管。
[0006]优选地,所述入口管设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出口段的一端,所述出口管设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入口段的一端。
[0007]优选地,所述管身段为波纹管。
[0008]优选地,所述管身段外侧的波纹凸起与所述外管的内壁抵接。
[0009]优选地,所述管身段的外壁为粗糙面。
[0010]优选地,所述外管包括管体及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两端口的第一堵盖和第二堵盖;所述第一堵盖上设有与所述入口段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所述入口段穿过所述第一堵盖的通孔;所述第二堵盖上设有与所述出口段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所述出口段穿过所述第二堵盖的通孔。
[001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室内机、压缩机、节流部件和四通阀,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过冷装置,所述过冷装置的外管串接在所述室外机换热器与所述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0012]优选地,所述过冷装置的内管串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0013]优选地,所述过冷装置的入口段与所述室内机的排水管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过冷装置和空调器,过冷装置在使用时,外管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流经内管外后再流到节流部件,内管中流通温度低于从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温度的液体或气体,即可实现对从室外机换热器流出冷媒进行换热降温,从而使得到达节流部件的冷媒温度更低,提升了空调的过冷度,最终流入室内机的冷媒温度更低,增加了室内机的制冷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冷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冷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冷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第三实施例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002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冷装置。参照图1至图3,该过冷装置包括内管20和串接在压缩机回气管和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的外管10,外管10套设于内管20上,内管20包括管身段21、连接于管身段21的一端的入口段22和连接于管身段21的另一端的出口段23,管身段21位于外管10内,入口段22和出口段23贯穿外管10的两端并与外管10密封配合,外管10上设有与外管10连通且分别位于外管10两端的入口管14和出口管15。
[0024]本实施例的过冷装置包括两个流通腔体,内管20内部为一流通腔体以及内管20外壁与外管10内壁之间形成另一流通腔体。本实施例的过冷装置在使用时,外管10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流经内管20外侧后再流到节流部件,内管20中流通温度低于从室外机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温度的液体或气体(例如较低的压缩机回气、室内机的冷凝水等等,以下描述中将内管20内侧流的液体或气体简称为降温冷媒),即可实现对从室外机换热器流出冷媒进行换热降温,从而使得到达节流部件的冷媒温度更低,提升了空调的过冷度,最终流入室内机的冷媒温度更低,增加了室内机的制冷效果。
[002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过冷装置,将外管10的入口管14设于外管10靠近出口段23的一端,外管10的出口管15设于外管10靠近入口段22的一端,从而使得内管20外侧的冷媒流通方向与内管20中的降温冷媒流通方向相反(参考图3,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内管20内侧和外侧的冷媒流向),从而形成对流换热,换热效果更好,从内管20外侧流出的冷媒温度更低,使得空调的过冷度提升越大,空调的制冷效果得到更大提升。
[00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过冷装置,内管20的管身段21为波纹管。波纹管使得冷媒沿波纹管外部的螺旋通道流动,且降温冷媒沿波纹管内部的螺旋通道流动,在相同内管20长度,保证过冷装置的小型化的情形下,冷媒和降温冷媒的流动路程大幅增加,换热时间变长,换热更充分,换热效果提升;并且内管20的换热面积大大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内管20外侧冷媒与内管20中降温冷媒换热效果,因此大大的提升了空调的过冷度和制冷效果。
[0027]进一步地,为了使内管20外的冷媒与波纹管的接触更充分,接触换热时间更长,本实施例中,将内管20的管身段21外侧的波纹凸起与外管10的内壁抵接(参考图3),使得内管20外的冷媒沿着波纹管外壁的螺旋通道流动,增加了内管20外的冷媒在外管10中的流动路程,从而增加了内管20外的冷媒与内管20中降温冷媒的换热时间,换热更充分,对内管20中的降温冷媒的能量的充分利用。
[00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过冷装置将内管20管身段21的外壁设为粗糙面,以进一步增加冷媒与内管20外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内管20中降温冷媒的能量的利用率。内管20管身段21的外壁的粗糙面设置可通过喷砂工艺增加管身段21外壁的粗糙度。
[0029]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过冷装置的生产、拆装和维护,本实施例中,外管10包括管体11及分别密封连接在管体11两端口的第一堵盖12和第二堵盖13 ;第一堵盖12上设有与入口段22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图中未示),入口段22穿过第一堵盖12的通孔(图中未示);第二堵盖13上设有与出口段23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出口段23穿过第二堵盖13的通孔。拆卸第一堵盖12或第二堵盖13后即可将内管20从外管10中取出。
[003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参照图4(图中箭头为空调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换热器100、室内机200、压缩机300、节流部件400、四通阀500和过冷装置600,过冷装置600的外管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100与节流部件400之间的冷媒管路上。该过冷装置600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可参照图1-图3,在此不做赘述。由于过冷装置600采用了前述实施例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相较于现有的空调器而言,空调的制冷时的过冷度提升,制冷效果大大提高。
[0031]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中箭头为空调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本实施例的空调器,过冷装置600的内管串接在压缩机300的回气管H与四通阀500之间的冷媒管路上。本实施例中,将流回压缩机300的低温回气冷媒作为过冷装置600的降温冷媒与室外机换热器100流出的冷媒进行换热,无需额外的冷媒供应装置实现换热,利用空调器自身系统内的冷媒能量来提升过冷度,提升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加节省能源和成本;并且过冷装置600串接的压缩机300的回气管H上,减小了回气对压缩机300的流动冲击,降低了回气管H的振动,降低了空调器压缩机300的噪声。
[0032]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中箭头为空调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本实施例的空调器,过冷装置600的入口段与室内机200的排水管L(排冷凝水的管子)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室内机200的冷凝水作为过冷装置600的降温冷媒与室外机换热器100流出的冷媒进行换热,同样无需额外的冷媒供应装置实现换热,利用空调器自身系统内的冷媒能量来提升过冷度,提升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加节省能源和成本。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包括内管和串接在室外机换热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的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内管包括管身段、连接于所述管身段的一端的入口段和连接于所述管身段的另一端的出口段,所述管身段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贯穿所述外管的两端并与所述外管密封配合,所述外管上设有与所述外管连通且分别位于所述外管两端的入口管和出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设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出口段的一端,所述出口管设于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入口段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段为波纹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段外侧的波纹凸起与所述外管的内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段的外壁为粗糙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管体及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两端口的第一堵盖和第二堵盖;所述第一堵盖上设有与所述入口段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所述入口段穿过所述第一堵盖的通孔;所述第二堵盖上设有与所述出口段外周壁密封适配的通孔,所述出口段穿过所述第二堵盖的通孔。
7.—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换热器、室内机、压缩机、节流部件和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冷装置,所述过冷装置的外管串接在所述室外机换热器与所述节流部件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的内管串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的入口段与所述室内机的排水管连接。
【文档编号】F25B40/02GK204006820SQ20142039022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任超 申请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