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配管及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965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水分配管及蒸发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分配管及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冰机中,水泵用于将需要制冰的水抽到水分配管中,由水分配管使水均匀的流到蒸发器内的冰盘内,在蒸发器制冷的过程中,水就冻结成冰。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现有技术的水分配管包括内管2’和外管1’,内管2’套接与外管1’之中,内管的周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口21’,外管的周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口11’,水泵的水提供给内管,通过第一出水口流入外管中,再通过第二出水口将水均匀的分配到冰盘中。

然而,现有的水分配管由于内管和外管的内部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且内管和外管的长度较长,使得内管和外管的中间位置无法清洁,必须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进行清洁,也往往不能清洁彻底,导致水分配管的清洁难度较大。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水分配管及蒸发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分配管,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水分配管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以解决现有的蒸发器中的水分配管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分配管,包括沿长度方向投影为“S”形的管架;

从所述“S”形的顶端至底端,所述管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架板、第二架板、第三架板、第四架板和第五架板;

其中,所述第一架板、所述第三架板和所述第五架板的板面平行;

所述第二架板和所述第四架板的板面均与所述第一架板的板面垂直;

所述第三架板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五架板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口;

沿垂直于所述管架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和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口交错设置;

所述第三架板、所述第四架板和所述第五架板用于设置于蒸发器的入水槽内,所述入水槽内的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并从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三架板之间的空隙流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五架板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二出水口;

和/或,所述第三架板上与所述入水口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一出水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架板靠近所述第二架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架板的厚度方向垂直,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架板靠近所述第五架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架板远离所述第四架板的一侧;

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五架板的一面用于与所述入水槽远离冰盘的一端相匹配,以令所述第五架板与所述入水槽的底板之间有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五架板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大小;

和/或,所述第三架板上与所述入水口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大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沿所述第五架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三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第五架板远离所述第四架板的一侧的边缘;

和/或,沿所述第三架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四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第三架板远离所述第二架板的一侧的边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为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数量的两倍;

所述第一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截面呈长圆形;

和/或,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呈长圆形。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沿所述蒸发器的宽度方向,所述蒸发器依次包括入水槽和冰盘,且所述入水槽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冰盘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入水槽的底端开设有入水口;

所述入水槽内设置有上述的水分配管,且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三架板之间的间隙靠近所述冰盘;

沿所述入水槽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冰盘靠近所述分配水管的一端之间有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位置与所述冰盘里的冰格相对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入水槽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分配管,当入水槽内的水漫过第五架板,水被第五架板上的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二出水口均分,随着水量的增加,继而水漫过第三架板,使得水被第二出水口均分后,又继而被第三架板上的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出水口均分,因而使得水被均分的效果更好。当水漫过第三架板后,从第一架板和第三架板之间的空隙流入冰盘,用于制冰。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结构均能够呈现在人手能够触及的位置,能够方便的对水分配管进行彻底清洁,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水分配管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包括上述的水分配管,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蒸发器的水分配管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爆炸图。

图标:1’-外管;11’-第二出水口;2’-内管;21’-第一出水口;11-第一架板;12-第二架板;13-第三架板;14-第四架板;15-第五架板;16-限位板;21-第一出水口;22-第二出水口;31-第三出水口;32-第四出水口;4-连接孔;5-入水槽;51-入水口;6-冰盘;7-水分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的水分配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爆炸图。

实施例一

参见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分配管,包括沿长度方向投影为“S”形的管架;

从所述“S”形的顶端至底端,所述管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架板11、第二架板12、第三架板13、第四架板14和第五架板15;

其中,所述第一架板11、所述第三架板13和所述第五架板15的板面平行;

所述第二架板12和所述第四架板14的板面均与所述第一架板11的板面垂直;

所述第三架板13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口21;所述第五架板15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口22;

沿垂直于所述管架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21和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口22交错设置;

所述第三架板13、所述第四架板14和所述第五架板15用于设置于蒸发器的入水槽5内,所述入水槽内的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二出水口22和所述第一出水口21,并从所述第一架板11和所述第三架板13之间的空隙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能满足水分配管的基本工作需求:当入水槽内的水漫过第五架板15,水被第五架板15上的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二出水口22均分,随着水量的增加,继而水漫过第三架板13,使得水被第二出水口22均分后,又继而被第三架板13上的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出水口21均分,因而使得水被均分的效果更好。当水漫过第三架板13后,从第一架板11和第三架板13之间的空隙流入冰盘,用于制冰。

现有的水分配管由于内管和外管的内部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且内管和外管的长度较长,使得内管和外管的中间位置无法清洁,必须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进行清洁,也往往不能清洁彻底,导致水分配管的清洁难度较大;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分配管的结构均能够呈现在人手能够触及的位置,能够方便的对水分配管进行彻底清洁,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水分配管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五架板15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二出水口22;

和/或,所述第三架板13上与所述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1。

具体而言,所述第五架板15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二出水口22;或者,所述第三架板13上与所述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1;或者,所述第五架板15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二出水口22;且,所述第三架板13上与所述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1。优选地,所述第五架板15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二出水口22;且,所述第三架板13上与所述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不具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1。

第五架板15上与入水槽的入水口相应的位置不具有第二出水口22,用于将从入水槽的入水口输入的水被此没有第二出水口22的位置挡住,继而使得水向入水口的周围流动,以便于水在入水槽内分布均匀,从而均匀的流入冰盘。防止从入水口输入的水直接从与入水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出水口22喷出,而不能向入水槽内蓄水,使得冰盘内的水分布不均匀。

同理,第三架板13上与入水口相应的位置不具有第一出水口21,用于将从入水口输入的水被此没有第一出水口21的位置挡住,继而使得水向入水口的周围流动,以便于水在入水槽内分布均匀,从而均匀的流入冰盘。

优选地,参见图4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架板11靠近所述第二架板1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6;

所述限位板16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架板11的厚度方向垂直,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架板11靠近所述第五架板15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架板12远离所述第四架板14的一侧;

所述限位板16靠近所述第五架板15的一面用于与所述入水槽远离冰盘的一端相匹配,以令所述第五架板15与所述入水槽的底板之间有距离。

将水分配管安装于入水槽内时,限位板16靠近第五架板15的一面与入水槽远离所述冰盘的一端相匹配,以用于限定水分配管相对于入水槽的安装高度,以令第五架板15与入水槽的底板之间有距离,使得入水槽内有了一定的水的积累之后,即入水槽内的水分布的比较均匀之后,再用多个第二出水口22将水均分,因而对水的分配更均匀。且第五架板15与入水槽的底板之间有距离能够防止第五架板15堵住入水口51,而影响入水槽内进水。

优选地,参见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五架板15上与所述入水槽的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三出水口31;所述第三出水口31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出水口22的大小;

和/或,所述第三架板13上与所述入水口51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四出水口32;所述第四出水口32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出水口21的大小。

第三出水口31使得水从入水口51输入后,小部分水从第三出水口31输入,而大部分水被第五架板15挡住,而向入水口51的周围流动,第三出水口31用于防止水冲入入水槽的力量太大,水向远离入水槽的方向顶水分配管,而改变水分配管的位置甚至损坏水分配管。

同理,第四出水口32使得水从入水口输入后,小部分水从第四出水口32输入,而大部分水被第三架板13挡住,而向入水口的周围流动,第四出水口32用于防止水冲入入水槽的力量太大,水向远离入水槽的方向顶水分配管,而改变水分配管的位置甚至损坏水分配管。

优选地,沿所述第五架板15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出水口22和/或所述第三出水口31延伸至所述第五架板15远离所述第四架板14的一侧的边缘;

和/或,沿所述第三架板13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出水口21和/或所述第四出水口32延伸至所述第三架板13远离所述第二架板12的一侧的边缘。

第三出水口31和第四出水口32使得进一步防止水冲入入水槽的力量太大,是向远离入水槽的方向顶水分配管,而改变水分配管的位置甚至损坏水分配管。

第二出水口22延伸至第五架板15远离第四架板14的一侧的边缘,第一出水口21延伸至第三架板13远离第二架板12的一侧的边缘,使得水从第二出水口22、第一出水口21流出更顺畅,避免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第一出水口21时与第二出水口22、第一出水口21的边缘的碰撞而削弱水的动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21的数量为所述第二出水口22的数量的两倍;

所述第一架板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连接孔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水口21的个数与冰盘每一行冰格的个数相同;此处的每一行冰格的长度方向与入水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例如,第二出水口22的数量为10个,第一出水口21的数量为20个,入水槽内得水先被第二出水口等分,每一份被等分的水再被第一出水口21二等分,使得对水的分配更均匀。

第一架板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蒸发器连接的连接孔4,蒸发器上设置有与连接孔4对应的螺孔或者光孔,以用于通过螺栓连接、或者螺钉连接。

现有的水分配管与蒸发器的连接结构复杂,导致水分配管不易从蒸发器上拆卸。本实施例的水分配管通过螺栓或者螺钉与蒸发器连接,使得水分配管拆卸方便,进一步使得水分配管便于清洁。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口22的截面呈长圆形;和/或,所述第一出水口21的截面呈长圆形。

长圆形的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以便于水从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流过,减小水与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的冲刷、碰撞。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水分配管,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水分配管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水分配管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蒸发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节约篇幅,该实施例的改进特征同样体现在图3-图8中,因此,结合图3-图8对该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沿所述蒸发器的宽度方向,所述蒸发器依次包括入水槽5和冰盘6,且所述入水槽5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冰盘6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入水槽5的底端开设有入水口51;

所述入水槽5内设置有上述的水分配管7,且所述第一架板11和所述第三架板13之间的间隙靠近所述冰盘6;

沿所述入水槽5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架板11和所述冰盘6靠近所述分配水管的一端之间有距离。

入水口51用于通过水泵将需要制冰的水抽到入水槽5内,随着入水槽5内水慢慢上涨,水依次溢过第二出水口22和第一出水口21,从第一架板11和冰盘6靠近水分配管7的一端之间的缝隙排入冰盘6。蒸发器内的水分配管7的结构均能够呈现在人手能够触及的位置,能够方便的对水分配管7进行彻底清洁,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蒸发器内的水分配管7存在的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21的位置与所述冰盘6里的冰格相对应。入水槽5内的水被第一出水口21均分后,每一等份水能够直接进入相对应的冰格内,以便于使均匀分配的水均匀的进入冰格内。

优选地,参见图8所示,所述入水口51设置于所述入水槽5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使得进入入水槽5内的水从中间向两侧分配,便于水在入水槽5内分布均匀,防止冰盘位于边缘位置的冰格内没有注入水或者没有注满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水口21的个数与冰盘6每一行冰格的个数相同;此处的每一行冰格的长度方向与入水槽5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所述的蒸发器具有实施例一所述水分配管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