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851发布日期:2018-06-08 18:2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而影响水源热泵工作效率的工作部分为换热器,常见的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或者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属于将热量直接与换热换内的换热液进行热量交换,而当温差较小时,换热效率下降,影响水源热泵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左端卡装有左隔板,所述外壳内腔右端卡装有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与右隔板之间构成换热腔,所述左隔板与外壳的左壁之间夹装有换热液出管,所述换热液出管由上到下依次焊接有第三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贯穿左隔板、换热腔和右隔板,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另一端依次焊接换热液进管的底端、中部和上部,所述第一支管下表贴合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二支管下表面贴合有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三支管下表面贴合有第三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版、第二换热板和第三换热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左隔板和右隔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换热版、第二换热板和第三换热板的下表面均均匀分布卡装有真空泡壳, 所述真空泡壳底部卡装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下端焊接有冷凝丝,所述真空泡壳内的真空腔内填装有热挥发液。

优选的,所述左隔板下端外壁卡装有水源进管,所述右隔板下端外壁卡装有水源出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均分别凹陷卡装在第一换热版、第二换热板和第三换热板中。

优选的,所述冷凝丝为螺旋盘旋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泡壳构成真空腔,降低内部物质受热挥发所需的温度,增加吸收热量的能力,同时通过换热腔内部的水流方向与换热液方向反向流动,增加吸收后热量的携带效率,缩小了进行热量交换所需的温度差,增加了热量的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细节图。

图中:1、外壳,2、左隔板,3、水源进口,4、水源出口,5、右隔板,6、第一换热板,7、第一支管,8、第二换热板,9、第二支管,10、第三换热板,11、第三支管,12、换热液进管,13、换热腔,14、换热液出管,15、真空泡壳,16、热挥发液,17、真空腔,18、冷凝丝,19、导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外壳1,将整个装置内部结构进行封闭保护,所述外壳1内腔左端卡装有左隔板2,为换热液出管14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避免暴露,造成外力损坏,所述外壳1内腔右端卡装有右隔板5,为换热液进管12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避免外力破坏,所述左隔板2与右隔板5之间构成换热腔13,实现换热功能的主要场所,所述左隔板2与外壳1的左壁之间夹装有换热液出管14,将吸收热量后的换热液导出,所述换热液出管14由上到下依次焊接有第三支管11、第二支管9和第一支管7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9和第三支管11贯穿左隔板2、换热腔13和右隔板5,所述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9和第三支管11的另一端依次焊接换热液进管12的底端、中部和上部,通过管路的连接实现整个换热液的循环流动,同时通过换热液进管12实现换热液的导入,所述第一支管7下表贴合有第一换热板6,所述第二支管9下表面贴合有第二换热板8,所述第三支管11下表面贴合有第三换热板10,通过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实现对热量的快速交换,所述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左隔板2和右隔板5的内壁上,实现对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的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的下表面均均匀分布卡装有真空泡壳15,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同时构造真空环境,所述真空泡壳15底部卡装有导热棒19,将冷凝丝18吸收的热量进行传导到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上,所述导热棒19下端焊接有冷凝丝18,将受热挥发的热化发液16进行冷凝吸热,所述真空泡壳15内的真空腔17内填装有热挥发液16,通过受热挥发实现对水源热量的吸收。

具体而言,所述左隔板2下端外壁卡装有水源进管3,所述右隔板5下端外壁卡装有水源出管4,实现水源在换热腔13中的循环流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9和第三支管11均分别凹陷卡装在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中,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冷凝丝18为螺旋盘旋形状,增加与热挥发液16受热挥发后的蒸汽的接触面积,增加热量的吸收。

工作原理:将换热液从换热液进管12导入,而后分别由第一支管7第一支管9和第三支管11进行流动,同时水源有水源进管3流入,当水源与真空泡壳15接触后,由于温度差和真空环境,使得热挥发液16吸热挥发,而后与冷凝丝18接触,冷凝丝18吸热,热挥发液16冷凝,热量有冷凝丝18传递到导热棒19,再传递到第一换热版6、第二换热板8和第三换热板10,在将热量导入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9和第三支管11的换热液中,而后换热液在流回换热液出管14导出,实现换热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