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分离器、多联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040发布日期:2018-12-14 22:1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分离器、多联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多联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启动瞬间,会排出大量冷媒与油的混合物,过多的油被排出,会对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寿命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低温工况下,由于润滑油粘度大,多联机系统易出现回油不良,更会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寿命。

而且,目前市场多联机系统搭配的油分离器大多为单仓结构,一旦系统回油故障或者失稳,压缩机在回油量较少或无回油情况下会发生较大损坏,且可能引发潜在威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多联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分离器为单仓结构,在系统回油故障或者失稳时,无法提供备用润滑油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的冷媒入口和第一回油口,所述冷媒入口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压缩机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压缩机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腔用于存储并供给备用润滑油。

进一步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

进一步地,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所述注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注油管上,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润滑油由所述第一油腔进入所述第二油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多联室外机,包括上述的油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多联室外机,包括冷媒循环管路、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以及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为上述的油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第一回油管路,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路用于将分离出的润滑油输送回所述压缩机内;第二回油管路,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路用于将所述第二油腔内的备用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油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滤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油管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毛细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油管路上,且所述毛细管位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油腔,第二油腔可以用来储存和供给备用的润滑油,即使机组系统出现回油不良现象,也可以通过将第二油腔中的备用润滑油供给到系统中,单纯依靠第二油腔内部的油液也可以保障一段时间的稳定回油,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0、壳体;11、第一油腔;12、第二油腔;20、隔板;30、注油管;40、压缩机;50、单向阀;60、控制阀;70、过滤器;80、毛细管;91、排气管路;92、第一回油管路;93、第二回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设置有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壳体10设置有与第一油腔11连通的冷媒入口和第一回油口,冷媒入口与压缩机40排气口连通,第一回油口与压缩机40进气口连通,第一油腔11用于将冷媒中的润滑油分离并储存;壳体10设置有与第二油腔12连通的第二回油口,第二回油口与压缩机40进气口连通,第二油腔12用于存储并供给备用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油腔12,第二油腔12可以用来储存和供给备用的润滑油,即使机组系统出现回油不良现象,也可以通过将第二油腔12中的备用润滑油供给到系统中,单纯依靠第二油腔12内部的油液也可以保障一段时间的稳定回油,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上述是实施例中,油分离器还包括注油管30,注油管30的第一端与第一油腔11连通,注油管30的第二端与第二油腔12连通。通过设置注油管30可以把多余油量会存储在第二油腔12中,以备在系统回油出现问题时,可以给系统供油。

在上述是实施例中,油分离器还包括单向阀50,设置在注油管30上,单向阀50用于控制润滑油由第一油腔11进入第二油腔12。可以保证两个油腔间油液流动的单向性,避免第二油腔12中的油倒吸入第一油腔11中,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在上述是实施例中,油分离器还包括隔板20,设置在壳体10内部,隔板20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通过设置隔板20将壳体10内部分为两个油腔,避免了独立油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节省了机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多联室外机,包括上述的油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40以及油分离器,油分离器为上述的油分离器,压缩机40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91与第一油腔11连通;第一回油管路92的第一端与第一油腔11连通,第一回油管路92的第二端与压缩机40的进气口连通,第一回油管路92用于将分离出的润滑油输送回压缩机40内;第二回油管路93第一端与第二油腔12连通,第二回油管路93的第二端与压缩机40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回油管路93用于将第二油腔12内的备用润滑油输送至压缩机40内。通过设计有双回油管路,第二油腔12内的油经过第二回油管路93回到压缩机40,当第一油腔11因为回油故障内部无油时,第二油腔12可以起临时供油作用,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另外,在低温环境工作、压缩机40启动后一段时间内,可以使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同时回油,相当于扩大了流量,与常规油分只有单根注油管相比,回油量和速度就是单根管的两倍了,克服了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回油困难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联室外机还包括控制阀60、过滤器70和毛细管80,控制阀60设置在第二回油管路93上,控制阀60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过滤器70分别设置在第一回油管路92和第二回油管路93上,毛细管80分别设置在第一回油管路92和第二回油管路93上,且毛细管80位于过滤器70与压缩机40的进气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油腔双回油管路结构,一方面,在第一油腔11因为回油故障内部无油时,第二油腔12可以起临时供油作用;另外,由于采用双会有管路结构,在两个回油管路可以同时工作,回油量和速度就是单根管的两倍了,因此,在低温环境工作、压缩机启动后一段时间内,克服了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回油困难问题,保障系统工作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