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捞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440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捞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捞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会被污染,对污染后的水体往往采用微纳米气泡曝气设备对其进行透析和净化,在净化后的水体表面会产生大量浮渣,这些浮渣需要被清除。现有的捞渣方式一般是采用用真空设备将水面上的浮渣抽离。然而,利用真空设备抽离浮渣存在以下问题:真空设备耗能较大,工人工作强度较大,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效率也较低。另外,设备抽口与浮渣之间的距离不好控制,太低会抽到水,太高又抽不到浮渣。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捞渣机,以较好地控制抽口与浮渣之间的距离,并能提高捞渣的效率,是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抽口与浮渣之间的距离不好控制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捞渣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捞渣机,包括集渣槽,其中,包括:泵渣机,设置于所述集渣槽内;浮渣框,包括:本体,围设于所述集渣槽的顶部的周缘,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外侧;以及进渣管路,连接于所述本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并且所述进渣管路与所述本体相连通;支架,固定于所述浮渣框上,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通孔;刮渣装置,包括:至少一拨片;以及拨片轴,所述拨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拨片轴,且所述拨片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架设于所述支架上;以及马达,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来驱动所述拨片轴转动。优选地,更包括排渣管路,连接于所述泵渣机。优选地,更包括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拨片轴。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马达;从动轮,连接于所述拨片轴;以及传送带,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 优选地,所述拨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拨片轴。优选地,所述拨片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以连接所述拨片与所述拨片轴。[0023]优选地,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四个拨片。优选地,两相邻所述拨片之间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浮渣框上。优选地,所述马达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拨片将浮渣框内的浮渣拨入集渣槽内,利用泵渣机将集渣槽内的浮渣抽出,可以更好地控制抽渣口与浮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捞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A 2D示出了图1中拨片转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 新型的捞渣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捞渣机I包括集渣槽10、泵渣机11、浮渣框、支架12、刮渣装置及马达13。其中,泵渣机11设置于集渣槽10内。浮渣框包括本体14及进渣管路15。本体14围设于集渣槽10的顶部的周缘,并且本体14的一侧具有一开口(未标示),开口的方向朝向集渣槽10的外侧。进渣管路15则连接于本体14具有开口的一侧,并且进渣管路15与本体14相连通。支架12固定于浮渣框上,并且支架12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通孔121。本实施例中,支架12通过螺丝固定于浮渣框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刮渣装置包括至少一拨片16及拨片轴17,拨片16为软体拨片,并且拨片16固定连接于拨片轴17。拨片轴17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12两侧的第一通孔121,以架设于支架12上。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将拨片1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拨片轴17上来实现拨片16与拨片轴17之间的固定连接的。优选地,刮渣装置可以包括四个拨片16,如图1所示,四个拨片16分别固定连接于拨片轴17上,并且两相邻拨片16之间相互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在拨片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接件18,用来将拨片1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拨片轴17上,连接件18可以与拨片轴17—体成型。继续参照图1,马达13固定于支架12上,并用来驱动拨片轴17转动。马达13可以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架12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在马达13与刮渣装置之间可以设置一传动装置来使马达13与刮渣装置相连接,并且实现马达13对刮渣装置中的拨片轴17的驱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19、从动轮20及传送带21。其中,在支架1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未标示),马达13的转轴穿过第二通孔,而主动轮19位于支架12的外侧并套设于马达13的转轴上。从动轮20也位于支架12的外侧并套设于拨片轴17的一端。传送带21套设于主动轮19及从动轮20上,以连接主动轮19与从动轮20。本实施例中,捞渣机I还包括一排渣管路22,排渣管路22连接于泵渣机11的上端,并与泵渣机11相连通。图2A 2D示出了图1中拨片转动的示意图。参照图1,当污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浮渣从进渣管路15的入口 151进入浮渣框的本体14内时,启动马达13,主动轮19在马达13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传送带21带动从动轮20转动,然后从动轮20带动拨片轴1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参照图2A,拨片16随着拨片轴17顺时针转动,由于拨片16为软体拨片,当其转动至浮渣框的本体14的开口处时,如图2B及图2C所示,拨片16会向上弯曲,以将漂浮于水面2上方的浮渣3刮离水面2,参照图2D,并且浮渣3顺着本体14具有开口的一侧从内侧落入集渣槽10内。最后,落入集渣槽10内的浮渣经由泵渣机11吸入并经排渣管路22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拨片将浮渣框内的浮渣拨入集渣槽内,利用泵渣机将集渣槽内的浮渣抽出,可以更好地控制抽渣口与浮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捞渣机,包括集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渣机,设置于所述集渣槽内; 浮渣框,包括: 本体,围设于所述集渣槽的顶部的周缘,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朝向外侧;以及 进渣管路,连接于所述本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并且所述进渣管路与所述本体相连通; 支架,固定于所述浮渣框上,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通孔; 刮渣装置,包括: 至少一拨片;以及 拨片轴,所述拨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拨片轴,且所述拨片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架设于所述支架上;以及 马达,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来驱动所述拨片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排渣管路,连接于所述泵渣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拨片轴。
4.如权利要求3所 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主动轮,连接于所述马达; 从动轮,连接于所述拨片轴;以及 传送带,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拨片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以连接所述拨片与所述拨片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四个拨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拨片之间相互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浮渣框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捞渣机,包括集渣槽,包括泵渣机、浮渣框、支架、刮渣装置及马达。泵渣机设置于集渣槽内。浮渣框包括本体及进渣管路。本体围设于集渣槽的顶部的周缘,本体的一侧具有一开口,开口朝向外侧。进渣管路连接于本体具有开口的一侧,并且进渣管路与本体相连通。支架固定于浮渣框上,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通孔。刮渣装置包括至少一拨片及拨片轴,拨片固定连接于拨片轴,且拨片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以架设于支架上。马达固定于支架上,用来驱动拨片轴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控制设备抽口与浮渣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C02F1/00GK203144122SQ20132002194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林涌泉, 许福山 申请人:百诺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