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226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化池、第一调节池、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第二调节池、沉淀池和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生化池上设有废水进水口,生化池出水口与第一调节池进水口相连,第一调节池出水口与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进水口相连,铁炭微电解曝气池出水口与第二调节池进水口相连,第二调节池出水口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沉淀池出水口与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入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设置铁炭微电解曝气池与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利用铁炭微电解代替絮凝剂和多级沉淀来降低COD和色度,减少絮凝剂的使用及被处理水的二次污染;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代替传统多级沉淀和吸附法,一方面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减少吸附剂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印染废水属于含有 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C0D),色度深,是难处理的工业废 水之一。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3大类。但由于印染废 水成分复杂,单一处理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几种方 法的组合来完成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目前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普遍采用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装置,但是如果处理水水质较复杂,则出水中的C0D、色度和盐度都较高,排放水无 法满足环保的要求。如专利号为CN200910031911. X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 统》,由调节池、提升泵、混凝系统、初沉池、接触氧化沉淀系统、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污泥 泵、污泥浓缩池九个部分组成。这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混凝、接触氧化、砂滤和活性 炭吸附联合工艺,在物化处理混凝工艺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工艺之后添加了砂滤和活性炭 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对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具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多级沉 淀占地面积大,处理过程中要投放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助剂,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容易造 成被处理水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 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生化池、调整pH至2?5的第一调节池、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调整pH至 7?9的第二调节池、沉淀池和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生化池上设有印染废水进水口, 生化池的出水口与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炭微电解曝气池 的进水口相连,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的出水口与第二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第二调节池的出 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沉淀池的出水口与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 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上设有净水出口,以上连接均为管道连接。
[0005] 作为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包括膜管、给膜管内增加水压的增压泵、 设置在膜管内的具有可反冲洗的功能的管式微滤膜,所述管式微滤膜是由聚偏氟乙烯材制 成的微滤膜镶嵌在由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微孔骨架内而形成的管式微滤膜。
[0006] 作为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上设有浓缩废水出口,浓缩废水出口通 过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接。
[0007] 再改进,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浓缩压渣设备相 连接。
[0008] 再改进,所述微滤膜的截留微孔的孔径可优选为0. 1微米。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铁炭微电解曝气池与管式微滤膜 错流过滤装置,利用铁炭微电解的方法代替原来絮凝剂和多级沉淀来降低C0D(耗氧量致 标80以下)和色度,明显改善C0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同时减少了絮凝剂的使用及被处理 水的二次污染;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多级沉淀和吸附法,一方面减少了 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减少了吸附剂的使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 有废水处理效果好、微滤膜膜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处理后得到的水质完全达回 用水要求,有效解决了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生化池、调整pH至2?5 的第一调节池、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调整pH至7?9的第二调节池、沉淀池和管式微滤膜错 流过滤装置,生化池上设有印染废水进水口,生化池的出水口与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 接,第一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的进水口相连,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的出水口 与第二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沉淀池的出水 口与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相连,以上连接均为管道连接;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 置包括膜管、设置在膜管内的具有可反冲洗的功能的管式微滤膜以及增压泵,所述管式微 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包括膜管、给膜管内增加水压的增压泵、设置在膜管内的具有可反冲洗 的功能的管式微滤膜,所述管式微滤膜是由聚偏氟乙烯材制成的微滤膜镶嵌在由聚乙烯或 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微孔骨架内而形成的管式微滤膜;镶嵌的方法为在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 微孔骨架内充满经过相转化形成的微滤膜材,此结构既保证了微滤膜管的孔径均匀一致, 又能保证微滤膜材的牢固和耐用度,具有与支撑骨架结合强度高、耐高压、不易剥离等优 点,从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膜维护成本,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具有可反冲 洗的功能,即净水由膜管外部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内部,可除去镶嵌到膜孔中的颗粒,恢复 系统的产水量,一般工作一个小时左右进行反冲洗一次,每次反冲洗一分钟左右,以保持微 滤膜的过滤性能;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上设有浓缩废水出口,浓缩废水出口通过 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接,经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处理后的浓缩废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处 理,而处理后得到的净水从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的净水出口排出供使用,所述沉淀池 的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浓缩压渣设备相连接;所述微滤膜的截留微孔 的孔径可优选为〇. 1微米。
[0013] 以下对本发明的处理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说是有,处理过程是这样的:印染废水先 经生化、物化处理,再加入硫酸调整PH值为2?5,然后进行铁炭微电解(充分雾化曝气) 处理,将长链有机分子打断。出水再加入氢氧化钠调整PH值为7?9,生成具有良好絮凝 和吸附效果的Fe (0H) 2和Fe (0H) 3,达到有效絮凝和沉淀。即可进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系 统进行浓缩处理,由于微滤膜错流过滤系统能接受高达5%的固体含量,和20NTU高浊度循 环水质,节约沉淀池占地面积,减少成本及水资源浪费。膜管中微滤膜的截留微孔的孔径为 0. 1微米,使得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标准,实现印染废水的循环使用。在管式微滤膜错 流过滤装置中,膜管内部,高的水流速度(3?4. 5米/秒)可将固体微粒随错流带走,故 不会在膜表面形成微粒的堆积或结垢,减少膜孔被阻塞的情况,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且稳 定的通量,同时延长膜的使用寿命,由于管式微滤膜的嵌入式膜分布结构,嵌在微孔PE (或 PVDF)骨架内的PVDF膜不会脱落,因此系统允许反冲洗。错流过滤系统一般工作0. 5?1 小时左右进行反冲洗一次,每次反冲洗10?20秒左右。当反冲洗无法恢复出水通量的情 况下,微滤膜管允许采用5?15% NaCIO强氧化剂+1?3 % NaOH浸泡,去除膜管的有机污 染,可恢复正常出水。
[0014] 经实施后,采用本系统处理印染废水后得到的水,其水质达回用水要求,色度 彡25, CODMn彡80,总硬度(CaC03计)彡400mg/L,透明度彡30, PH值6-9, SS (颗粒度标 准)彡 30mg/L,铁:0· 2-0. 3mg/L,锰彡 0· 2mg/L。
[0015] 本发明中生化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是指通过人工 曝气,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 质,以实现净化的方法。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0016] 生化处理通常包括两个重要元素:1.在水中大量曝气供氧,以支持微生物的存 活。2.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污水。生化处理是大多数传统污水处理 工艺的核心,我国大多数市政污水处理场都采用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
[0017] 本发明中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法是指: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法又称"厌氧消化",是利 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其机理是在厌氧细菌的作 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0018] 本限明中废水需氧生物处理法是指:废水需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需氧微生物(主 要是需氧细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当废水同 微生物接触后,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透过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吸收进入菌体内;胶 体和悬浮性有机物则被吸附在菌体表面,由细菌的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的物质后,也进入菌 体内。这些有机物在菌体内通过分解代谢过程被氧化降解,产生的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的 需要;一部分氧化中间产物通过合成代谢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细菌得以生长繁殖。处理的 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稳定的无机物。处理时,要供给微生物以充 足的氧和各种必要的营养源如碳、氮、磷以及钾、镁、钙、硫、钠等元素;同时应控制微生物的 生存条件,如pH宜为6. 5?9,水温宜为10?35°C等。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染法、生物膜法、 氧化塘法等。
[〇〇19] 上述的物化处理:是指废水物化处理,物化处理是指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 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而物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合为广义废水物化处理的 三种方式。物理化学处理既可以是独立的处理系统,也可以是生化处理的后续处理措施。其 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废水水质、排放或回收利用的水质要求、处理费用等。为除去悬浮的和溶 解的污染物而采用的化学混凝一沉淀和活性炭吸附的两级处理,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物理 化学处理系统。
【权利要求】
1.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生化池、调整pH至2?5的第一 调节池、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调整pH至7?9的第二调节池、沉淀池和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 装置,生化池上设有印染废水进水口,生化池的出水口与第一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 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的进水口相连,铁炭微电解曝气池的出水口与第二调 节池的进水口相连,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沉淀池的出水口与管式 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相连,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上设有净水出口,以上 连接为管道或渠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 装置包括膜管、给膜管内增加水压的增压泵、设置在膜管内的具有可反冲洗的功能的管式 微滤膜,所述管式微滤膜是由聚偏氟乙烯材制成的微滤膜镶嵌在由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制 成的微孔骨架内而形成的管式微滤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 装置上设有浓缩废水出口,浓缩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 部设有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与污泥浓缩压渣设备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的截留 微孔的孔径为0. 1微米。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890199SQ20142030333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陈凯, 陈虹, 裴乃五 申请人: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