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动状态,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厌氧反应器,在国内外厌氧处理中率先采用以砂为载体,设备结构为内外两个圆筒,利用特制的轴流泵,使污水和有机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进行循环,达到流化的目的。由于砂的比表面积大,每立方米可5500-6500m2/m3(折合一般填料40-50m3),因而生物接触面积特别大,因而处理效率很高,每立方米有效反应器容积可每天处理COD达35-45公斤COD/m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厌氧反应器也得到了了技术改进,但是现在现在的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容积负荷率较低,出水稳定性较差,设备昂贵,反应效果差,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解决了现在现在的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容积负荷率较低,出水稳定性较差,设备昂贵,反应效果差,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便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其结构包括:罐体、内循环装置、控制按钮、进沼管、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液体管、气体管、固体管、引流板、第二反应室冷却球、旋钮、进水管、布水器、出沼管、温度显示器,所述罐体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内循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内循环装置下设有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罐体上设有所述进沼管,所述进沼管下设有所述第一反应室通过孔板与所述三相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液体管、所述气体管与所述固体管固定连接,所述液体管下设有所述气体管、所述气体管下设有固体管,所述液体管、所述气体管与所述固体管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室内设有所述冷却球。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右侧设有所述旋钮,所述进水管下设有所述布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沼管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设有所述温度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器设在所述液体管内。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通过设置内循环装置进行分泌内循环液,控制按钮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启以及控制冷却球的温度,进沼管可以把要反应的物质带进来,第一反应室可以先把进来的物质通过净化反应掉,三相分离器可以把物质分为固液气态,然后这些通过液体管、气体管与固体管进入第二反应室,布水器可以把内循环液均匀分布在液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积负荷率较高,出水稳定性较好,设备便宜,反应效果好,给使用者带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动状态,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厌氧反应器,在国内外厌氧处理中率先采用以砂为载体,设备结构为内外两个圆筒,利用特制的轴流泵,使污水和有机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进行循环,达到流化的目的。由于砂的比表面积大,每立方米可5500-6500m2/m3(折合一般填料40-50m3),因而生物接触面积特别大,因而处理效率很高,每立方米有效反应器容积可每天处理COD达35-45公斤COD/m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厌氧反应器也得到了了技术改进,但是现在现在的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容积负荷率较低,出水稳定性较差,设备昂贵,反应效果差,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便。
参考图1,一种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其结构包括:罐体1、内循环装置2、内循环装置2进行分泌内循环液,控制按钮3、控制按,3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启以及控制冷却球12的温度,进沼管4、进沼管4可以把要反应的物质带进来,第一反应室5、第一反应室5可以先把进来的物质通过净化反应掉,三相分离器6、三相分离器6可以把物质分为固液气态,液体管7、气体管8、固体管9、引流板10、然后这些通过液体管7、气体管8与固体管9进入第二反应室11,第二反应室11冷却球12、旋钮13、进水管14、布水器15、布水器15可以把内循环液均匀分布在液体上,出沼管16、温度显示器17,罐体1通过进水管14与所述内循环装置2固定连接,内循环装置2下设有所述控制按钮3,所述罐体1上设有进沼管4,进沼管4下设有所述第一反应室5通过孔板与所述三相分离器6固定连接,三相分离器6与液体管7、所述气体管8与固体管9固定连接,液体管7下设有气体管8、所述气体管8下设有固体管9,液体管7、所述气体管8与所述固体管9与引流板10固定连接,第二反应室11内设有冷却球12,所述罐体1右侧设有所述旋钮13,进水管14下设有所述布水器15,所述罐体1通过管道与出沼管16固定连接,控制按钮3设有所述温度显示器17,布水器15设在液体管7内。
内循环装置2进行分泌内循环液,控制按钮3可以控制设备的开启以及控制冷却球12的温度,进沼管4可以把要反应的物质带进来,第一反应室5可以先把进来的物质通过净化反应掉,三相分离器6可以把物质分为固液气态,然后这些通过液体管7、气体管8与固体管9进入第二反应室11,布水器15可以把内循环液均匀分布在液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积负荷率较高,出水稳定性较好,设备便宜,反应效果好,给使用者带来非常方便。解决了现在现在的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容积负荷率较低,出水稳定性较差,设备昂贵,反应效果差,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便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