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66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住宅小区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日益被重视。居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虽然在规模上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差距很大,但在排水水质上比城市污水要更为复杂。大多数建筑排水仍属于有机污染范畴。目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一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过去小区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和厌氧发酵初步处理,虽然对悬浮物质和寄生虫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BOD5去除率很低,且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近年来,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和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开发发展迅速。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变革,经历了从单一工艺到组合工艺的过程。从是否需氧的角度考察,则沿着“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缺氧”的轨迹发展。从去除对象来看,过去小区污水通过化粪池仅对悬浮物质进行了初步处理,这些不能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必须对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下面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备两者的优点。其主要构筑物为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被其浸没的填料,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由于池内具备适于微生物栖息增殖的良好环境条件,因此,生物膜上微生物相当丰富,食物链长、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不产生污泥膨胀,污泥生成量少,且易于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外,如运行得当,还能够脱氧和除磷。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关键部位是填料。传统的蜂窝状塑料管较易堵塞,现在常采用吊挂式软性填料和悬浮或半悬浮球形填料,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且面积较大,处理效果好。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较早采用的技术之一。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法,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原则上,SBR法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间隙反应器,在一个运行周期中,按运行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五个阶段。SBR法工艺简单、节省费用,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没有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其主体工艺流程为:原污水→调节池→SBR反应池→消毒池→出水。

两段活性污泥法:简称AB法,系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tion)工艺的简称。该法把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视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其工艺特点是:不设初淀池,A段高负荷,B段低负荷,A、B两段污泥分别回流,充分利用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为不同时期生长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其主体工艺流程为:该类设备,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气机、无支架的污泥悬浮型生物填料、侧向流坡形斜板沉淀池等先进技术。BOD5去除率为90%,COD去除率为80%。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有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装置。厌氧微生物附着载体的表面生长,当污水自下而上通过载体所构成的固定床层时,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厌氧分解,并产生沼气。厌氧生物滤池有多种变型,填料的发展迅速,其工艺流程为:进水→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拔风管→氧化沟→进气出水井→排水。污水经沉淀池预处理后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水解和酸化,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在通风系统作用下,生物滤池处于厌氧状态,阻止了污水中甲烷细菌的产生,使整个系统仍处于酸性阶段,而氧化沟内溶解氧一般可稳定在1.5—2.8mg/L,污水在此进一步好氧处理。其主要优点是不耗能、造价低、管理简单、无噪声、无异味、挂膜快、剩余污泥量少、出水水质好、运行效果稳定。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就其处理技术而言,可以采用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和工艺,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应予考虑。住宅小区较分散、污水流量小,可生化性好,应优先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具有微生物浓度高、食物链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好等优点。个别新建住宅小区用地紧张,应优先考虑占地省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在设计中采取一定措施。现在,一般设计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成地下为污水处理站,地面为绿地或花坛的格局,可以美化环境。但这样设计时,应注意埋深、提升设备、通风要求和臭气处理等问题。由于受小区管理人员人数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应优先选用运行维护管理较方便的工艺,并努力提高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工期要求紧,污水处理设施由构筑物向设备的转化,似是一种必然趋势。采用装配式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简捷,工期短,便于维护。随着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单一工艺难以满足需要,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得以发展。目前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多级好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厌氧+缺氧处理等。从降低能耗、回收生物能方面来看,厌氧生物处理有着广阔的前景。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潜在能量,厌氧处理时,一方面勿需嚗气充氧,可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其生成物沼气可回收利用,供小区采暖和供热,形成小区生态平衡系统,这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向。

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这一领域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是很难使出水达标排放的,必须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集成,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的方法,才能达标排放,甚至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如果掌握了以上技术,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就能找到一种真正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处理彻底、节省能源且成本低廉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包括粗格栅井,所述粗格栅井与污水管道的输出端连接,粗格栅井的输出端与集水井连接,集水井与细格栅井连接,细格栅井的输出端连接到初沉池,初沉池设有上部液体输出端和下部污泥输出端,初沉池上部液体输出端连接到A池,A池输出端连接到O池,O池输出端连接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设有上部液体输出端和下部污泥输出端,二沉池上部液体输出端连接到清水池,清水池的输出端连接到砂滤罐,砂滤罐的输出端连接到排放井;所述初沉池下部污泥输出端、二沉池下部污泥输出端均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污泥浓缩池连接脱水机械,脱水机械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水井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井与细格栅井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O池与风机连接,风机的输出端伸入到O池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沉池与加药装置连接,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桶和加药泵,加药泵的输入端与加药桶连接,加药泵的输出端伸入到二沉池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水池与砂滤罐之间通过离心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首先进入粗格栅井,经过粗格栅井中的粗格栅后重力流入集水井,然后由提升泵先后提升至细格栅、初沉池、A池、O池、二沉池、清水池,再由清水池泵入砂滤罐后排入排水井外排,保证了生活污水在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反应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粗格栅井、2-集水井、3-细格栅井、4-初沉池、5-A池、6-O池、7-二沉池、8-清水池、9-砂滤罐、10-排放井、11-污泥浓缩池、12-脱水机械、13-风机、14-加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大型社区污水站处理装置,包括粗格栅井1,所述粗格栅井1与污水管道的输出端连接,粗格栅井1的输出端与集水井2连接,集水井2与细格栅井3连接,细格栅井3的输出端连接到初沉池4,初沉池4设有上部液体输出端和下部污泥输出端,初沉池4上部液体输出端连接到A池5,A池5输出端连接到O池6,O池6输出端连接到二沉池7,所述二沉池7设有上部液体输出端和下部污泥输出端,二沉池7上部液体输出端连接到清水池8,清水池8的输出端连接到砂滤罐9,砂滤罐9的输出端连接到排放井10;所述初沉池4下部污泥输出端、二沉池7下部污泥输出端均与污泥浓缩池11连接,污泥浓缩池11连接脱水机械12,脱水机械12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水井2连接。

所述集水井2与细格栅井3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

所述O池6与风机13连接,风机13的输出端伸入到O池6的内部。

所述二沉池7与加药装置14连接,加药装置14包括加药桶和加药泵,加药泵的输入端与加药桶连接,加药泵的输出端伸入到二沉池的内部。

所述清水池8与砂滤罐9之间通过离心泵连接。

具体实施步骤为:

第一步、社区中的每户排放的生活污水由管道自留入粗格栅井,粗格栅将污水中直径大于2cm的垃圾过滤掉,然后重力流入集水井。

第二步、集水井的污水通过提升泵泵入细格栅井中,细格栅将污水中直径0.5~2cm的垃圾过滤掉,然后进入初沉池中沉淀,沉淀后的下层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上层污水进入A池。

第三步、A池中的污水经过厌氧水解,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进入O池,通过好氧菌好氧充分氧化,将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并吸收。

第四步、经过A池、O池处理过的水重力流入二沉池沉淀,下层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上层清水流入清水池。

第五步、清水池中的水通过离心泵泵入砂滤罐过滤,将水中的SS进一步吸附过滤。

第六步、经过砂滤罐过滤后清水流入排放井达标排放。

重复上述工艺步骤,本发明可连续对大型社区污水站污水进行经济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首先进入粗格栅井,经过粗格栅井中的粗格栅后重力流入集水井,然后由提升泵先后提升至细格栅、初沉池、A池、O池、二沉池、清水池,再由清水池泵入砂滤罐后排入排水井外排,保证了生活污水在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反应和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