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738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弄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也在急速增加。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垃圾预处理是实现垃圾“三化”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预处理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处理效果。深度脱水过程是国内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现有的将垃圾的深度脱水主要采用沥水和发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环境恶劣,二次污染严重:采用沥水及发酵蒸发的方法去除水分其周期长、恶嗅气体排放量大、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大、渗滤液中cod、bod含量高,处理成本大;

2、受垃圾水分变化影响,发酵产物的使用性能极不稳定;

3、水分大的垃圾不易燃烧,,从而降低了垃圾焚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设备,包括压滤部分和干燥破碎部分,其特征在于:压滤部分包括转子压滤装置和废液缸,压滤装置主体为茧型压缩腔,在茧形压缩腔内设置有勒洛三角形状的压滤转子,压滤转子在茧形压缩腔内做中心沿圆形轨迹的旋转运动,在压滤转子旋转时,压滤转子的三个顶角始终与茧形压缩腔的内壁接触,茧形压缩腔顶部设置有喂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茧形压缩腔的一侧侧壁设置滤板,滤板设置于喂料口沿压滤转子旋转方向的下游一侧;干燥破碎部分主体为干燥转筒,干燥转筒的进料端向上倾斜,茧形压缩腔底部设置的出料口通过导料管与干燥转筒的进料口连接,干燥转筒内设置有旋转风管,旋转风管与干燥转筒等长且轴线重合,在旋转风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风孔,旋转风管的内腔通过鼓风机与热风炉连接,在旋转风管的管壁外侧设置有破碎刀片,破碎刀片随旋转风管转动;干燥转筒与旋转旋转风管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干燥转筒上不设置出风口,在导料管上部侧壁上设置排气孔。热风在干燥转筒内与垃圾接触后,汇集至导料管,通过与导料管内的垃圾接触回收热量后由排气孔排出。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滤转子的三个弧面的向内收缩而顶角位置保持不变,在压滤转子的顶角处形成料爪。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料爪两侧分别与压滤转子的外壁边缘成120°夹角,料爪的长度为料爪顶端到中心齿轮轴的长度的六分之一。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茧形压缩腔的下方设置有铲刀,铲刀由具有弹性的薄片状材料制作,铲刀由出料口下方伸入与压滤转子的表面接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压滤转子内设置有电热线圈,电热线圈分布于压滤转子的弧形面内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干燥转筒内设置有不止一组破碎刀片,破碎刀片呈扇叶状,破碎刀片上设置的扇叶状刀刃的数量随着破碎刀片距离干燥转筒进料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破碎刀片上设置的扇叶状刀刃的个数为n个,n为破碎刀片个数,n四舍五入取整,α为脱水破碎处理设备系数0.8≤α≤1.2,l为破碎刀片到干燥转筒进料端的距离,d为旋转风管直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废液缸设置于滤板下方,在废液缸底部设置排水管和液位预警器,液位预警器设置于废液缸满水位的六分之五高度处。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压滤转子内部设有电热线圈,通入电流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热线圈产生大量热量,在垃圾压缩脱水过程中也可以对起到烘干效果,减少垃圾水分;压滤转子三角处加工出料爪,更有抓力,方便进料过程中抓取垃圾;压缩区下方设置废液处理装置,压缩垃圾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可以直接通过滤板进入废液缸,废液缸满水位六分之五处设置液位预警装置,防止废液过满,排料口位置设有铲刀,可以自动地将压缩的垃圾从压滤转子外壁上铲落,便于垃圾进入干燥转筒;旋转风管中间位置沿旋转风管装有破碎刀片,破碎刀片随着旋转风管快速旋转,垃圾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高速旋转的破碎刀片,破碎刀片对垃圾进行破碎,更有利于垃圾的甩干和风干,又减缓了垃圾在干燥转筒内的前进速度,防止垃圾在出料口的堵塞;刀刃数目随破碎刀片到旋转风管前端的距离增大而增多,由于垃圾刚进旋转风管,量大体大,为了不阻碍垃圾的前进,在旋转风管前段破碎刀片数量布置较少,经初步破碎后,再在旋转风管后段增加破碎刀片数量;由于干燥转筒齿轮与旋转风管齿轮半径比为2:1,旋转风管转速为干燥转筒转速的两倍,两者旋转方向相反,转速及转向的不同,加速了空气运动,有助于加强旋转风管上破碎刀片的破碎能力和提升垃圾的风干效果;鼓风机热风来源锅炉燃烧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风干垃圾,热量再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燥转筒和旋转风管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破碎刀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破碎一体设备,包括压滤部分和干燥破碎部分,其特征在于:压滤部分包括转子压滤装置和废液缸4,压滤装置主体为茧型压缩腔,在茧形压缩腔1内设置有勒洛三角形状的压滤转子3,压滤转子3在茧形压缩腔1内做中心沿圆形轨迹的旋转运动,在压滤转子3旋转时,压滤转子3的三个顶角始终与茧形压缩腔1的内壁接触,茧形压缩腔1顶部设置有喂料口21,底部设置出料口22,茧形压缩腔1的一侧侧壁设置滤板23,滤板23设置于喂料口21沿压滤转子3旋转方向的下游一侧;干燥破碎部分主体为干燥转筒6,干燥转筒6的进料端向上倾斜,茧形压缩腔1底部设置的出料口22通过导料管9与干燥转筒6的进料口连接,干燥转筒6内设置有旋转风管7,旋转风管7与干燥转筒6等长且轴线重合,在旋转风管7的管壁上设置有风孔71,旋转风管7的内腔通过鼓风机10与热风炉连接,在旋转风管7的管壁外侧设置有破碎刀片72,破碎刀片72随旋转风管7转动;干燥转筒6与旋转旋转风管7的旋转方向相反。

垃圾预处理步骤完成后,通过干燥转筒6入口进入干燥转筒6内部,干燥转筒6转动前,先关闭排料口61。驱动装置带动干燥转筒6和旋转风管7快速旋转,旋转风管7转向与干燥转筒6相反,转速为干燥转筒6的2倍。鼓风机10向旋转风管7供热风,热风来源锅炉燃烧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风通过风孔71风干垃圾,旋转风管7外壁装有破碎刀片72,破碎刀片72末端距干燥转筒6内壁有1cm间隙,防止刮伤磨损,破碎刀片72随着旋转风管7快速旋转,垃圾前进过程中,破碎刀片72快速旋转破碎垃圾,同时也加强空气运动,破碎后的垃圾更利于甩干和风干,快速旋转的破碎刀片72能够减缓垃圾的前进速度,防止垃圾在排料口61的堵塞。

驱动装置安装在干燥转筒6末端,通过齿轮连接干燥转筒6和旋转风管7,如果安装在干燥转筒6前段将会影响垃圾进料,减小垃圾进料口。驱动齿轮82连接电机81转轴,干燥转筒齿轮圈83与旋转风管齿轮84半径比为2:1,两者通过配合齿轮85完成啮合,由于啮合边缘线速度相同,干燥转筒6转速与旋转风管7转速为1:2,且两者转向相反。旋转风管7前段通过滚珠轴承与干燥转筒6连接,旋转风管7末端通过键连接旋转风管齿轮84。由于破碎刀片72安装在旋转风管7上,故破碎刀片72转速也是干燥转筒6的2倍,转向相反。垃圾前进过程中旋转方向与干燥转筒6相同,垃圾旋转方向与破碎刀片72转向相反,增强破碎刀片72切削效果,更利于垃圾的破碎。干燥转筒6与旋转风管7转速及转向的不同,也加速了干燥转筒6内空气运动,使得风干垃圾效果得以增强。垃圾脱水处理完成后,打开设置于干燥转筒6尾部的排料口61,排料口61通过滑槽与干燥转筒6连接,使脱水后的垃圾从排料口61排出。干燥转筒6倾斜放置,其与水平线的夹角在10~30度之间。

干燥转筒6上不设置出风口,在导料管9上部侧壁上设置排气孔91。热风在干燥转筒6内与垃圾接触后,汇集至导料管9,通过与导料管9内的垃圾接触回收热量后由排气孔91排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垃圾的进料与废气的排出通过同一管道来实现,能够有效回收热量;由于压滤转子3的三个顶角始终与茧形压缩腔1的内壁接触,有效封闭了通道,因此能够保证废气最终由排气孔91排出,不会影响压滤部分的正常工作。

压滤转子3的三个弧面的向内收缩而顶角位置保持不变,在压滤转子3的顶角处形成料爪31。这样设置使得压滤转子3的弧形面与茧形压缩腔1内壁之间的空间增大,能够增加垃圾的处理量,形成的料爪31一方面继续保持与茧形压缩腔1的接触维持封闭结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抠挖物料,使喂料能力增强。

料爪31两侧分别与压滤转子3的外壁边缘成120°夹角,料爪31的长度为料爪31顶端到中心齿轮轴的长度的六分之一。

在茧形压缩腔1的下方设置有铲刀5,铲刀5由具有弹性的薄片状材料制作,铲刀5由出料口22下方伸入与压滤转子3的表面接触。铲刀5的设置是为了将压滤转子3表面清理干净,防止粘黏,保证压滤过程的高速有效进行。

在压滤转子3内设置有电热线圈32,电热线圈32分布于压滤转子3的弧形面内侧。通入电流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热线圈32产生大量热量,对垃圾进行预加热,加快其进入干燥转筒6后干燥的速度。

在干燥转筒6内设置有不止一组破碎刀片72,破碎刀片72呈扇叶状,破碎刀片72上设置的扇叶状刀刃的数量随着破碎刀片72距离干燥转筒6进料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破碎刀片72上设置的扇叶状刀刃的个数为n个,其中,n为破碎刀片72个数,n四舍五入取整,α为脱水破碎处理设备系数0.8≤α≤1.2,l为破碎刀片72到干燥转筒6进料端的距离,d为旋转风管7直径。

废液缸4设置于滤板23下方,在废液缸4底部设置排水管41和液位预警器42,液位预警器42设置于废液缸4满水位的六分之五高度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