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925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是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在化学中,需要很多化学实验来验证某个观点的正确性。

在化学实验中,普遍使用烧杯来做试验,实验结束后,烧杯容易残留化学药品,所以烧杯清洗工作一直是困扰着操作人员的难题,依靠人工清洗,在清洗过程中,清洗不干净,清洗用时长,且由于烧杯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残留的化学药品还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烧杯清洗工作一般依靠人工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存在清洗不干净、清洗用时长,且由于烧杯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残留的化学药品还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清洗干净、清洗用时短和安全性高的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烧杯清洗工作一般依靠人工清洗,在清洗过程中,清洗不干净、清洗用时长,且由于烧杯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残留的化学药品还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干净、清洗用时短和安全性高的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包括有底板、左右移动机构、排水管、阀门、放置板、清洗箱、出水管、输水管、清洗机构、升降机构和安装板;左右移动机构固接于底板顶部一侧,用于调节待清洗物的水平位置;清洗箱固接于左右移动机构输出端,清洗箱顶部开有通孔,放置板固接于清洗箱内下部,放置板顶部开有供放置烧杯的放置槽;输水管固接于清洗箱内底部,且输水管通过出水管与放置槽连通;排水管固接于清洗箱一侧部,且排水管与输水管连通;阀门安装于排水管,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另一侧;升降机构固接于安装板的一侧部,且位于清洗箱上方,用于调节清洗部件的垂直位置;清洗机构固接于升降机构输出端,用于清洗待清洗物。

优选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固定块和第二轴承座;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滑轨和第二轴承座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顶部;丝杆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螺母与丝杆螺接,螺母底部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式连接,螺母顶部与固定块底部固接。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导向板、升降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三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二齿轮、导杆和固定杆;导向板固接于安装板的一侧部,且导向板开有导向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均固接于导向板,第二电机固接于第二支杆顶部;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支杆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固定杆固接于第二齿轮,且固定杆上开有一字孔;升降杆一端部与导杆固接,且升降杆通过导杆能够沿一字孔轨迹移动,升降杆另一端部贯穿导向孔与清洗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清洗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三电机、第四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轮、第三转轴、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轮、第四转轴和第五轴承座;固定板固接于升降杆底部,第四轴承座、第三电机和第五轴承座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固定板底部;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枢接,第一传动轮固接第二转轴中部;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三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固接与第三转轴中部;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第三传动轮固接与第四转轴;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下部均固接有毛刷,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底部均固接有海绵块。

优选地,毛刷材质为柔性橡胶。

优选地,清洗箱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在化学实验后,使用过的化学仪器,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清洗。在进行清洗时,将待洗烧杯放在放置板上的放置槽,控制左右移动机构将清洗箱向左移动到清洗机构的正下方,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部件带动清洗机构向下移动,将清洗机构的清洗部件伸入烧杯,从而清洗部件能对烧杯进行充分的清洗,能够有效地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清洗完毕后,取出烧杯,打开阀门,污水依次通过出水管、输水管、排水管排出。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固定块和第二轴承座;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滑轨和第二轴承座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顶部;丝杆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螺母与丝杆螺接,螺母底部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式连接,螺母顶部与固定块底部固接;控制第一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母向右移动,螺母带动滑块向右移动,带动清洗箱向右移动,这时可将待洗烧杯放置到放置槽上,控制第一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清洗箱向左移动至清洗机构的正下方,便于下一步清洗工作的进行。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导向板、升降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三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二齿轮、导杆和固定杆;导向板固接于安装板的一侧部,且导向板开有导向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均固接于导向板,第二电机固接于第二支杆顶部;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轴承座固接于第一支杆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固定杆固接于第二齿轮,且固定杆上开有一字孔;升降杆一端部与导杆固接,且升降杆通过导杆能够沿一字孔轨迹移动,升降杆另一端部贯穿导向孔与清洗机构传动连接;当第二电机运转后,带动第一齿轮正转或反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反转或正转,从而带动固定杆上移或下移,进而带动导杆上移或下移,导杆带动升降杆上移或下移,以此能够调节清洁机构的垂直位置,便于下一步工作处理。

因为清洗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三电机、第四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轮、第三转轴、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轮、第四转轴和第五轴承座;固定板固接于升降杆底部,第四轴承座、第三电机和第五轴承座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固定板底部;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枢接,第一传动轮固接第二转轴中部;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三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固接与第三转轴中部;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第三传动轮固接与第四转轴;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下部均固接有毛刷,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底部均固接有海绵块;所以当第三电机运转时,第三转轴开始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是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是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毛刷与海绵块的转动,这时就能够充分、快速对烧杯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右移动机构来移动清洗箱的位置,通过升降机构调节毛刷的高度,通过清洗机构能够将烧杯有效、快速的清洗,解决了人工清洗的清洗效率低,清洗用时长,残留化学物品对人工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清洗效率,节约清洗时长,安全方便,而且还能彻底的清洁烧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移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右移动机构,21-滑轨,22-滑块,23-第一电机,24-第一轴承座,25-丝杆,26-螺母,27-固定块,28-第二轴承座,3-排水管,4-阀门,5-放置板,6-清洗箱,7-通孔,8-放置槽,9-烧杯,10-出水管,11-输水管,12-清洗机构,121-固定板,122-第三电机,123-第四轴承座,124-第二转轴,125-第一传动轮,126-第一传动带,127-第二传动轮,128-第三转轴,129-第二传动带,1210-第三传动轮,1211-第四转轴,1212-第五轴承座,1213-毛刷,1214-海绵块,13-升降机构,131-导向板,132-导向孔,133-升降杆,134-第一支杆,135-第二支杆,136-第二电机,137-第一齿轮,138-第三轴承座,139-第一转轴,1310-第二齿轮,1311-导杆,1312-一字孔,1313-固定杆,14-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化学用高效率型清洗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左右移动机构2、排水管3、阀门4、放置板5、清洗箱6、出水管10、输水管11、清洗机构12、升降机构13和安装板14;左右移动机构2固接于底板1顶部一侧,用于调节待清洗物的水平位置;清洗箱6固接于左右移动机构2输出端,清洗箱6顶部开有通孔7,放置板5固接于清洗箱6内下部,放置板5顶部开有供放置烧杯9的放置槽8;输水管11固接于清洗箱6内底部,且输水管11通过出水管10与放置槽8连通;排水管3固接于清洗箱6一侧部,且排水管3与输水管11连通;阀门4安装于排水管3,安装板14固接于底板1顶部另一侧;升降机构13固接于安装板14的一侧部,且位于清洗箱6上方,用于调节清洗部件的垂直位置;清洗机构12固接于升降机构13输出端,用于清洗待清洗物。

左右移动机构2包括有滑轨21、滑块22、第一电机23、第一轴承座24、丝杆25、螺母26、固定块27和第二轴承座28;第一电机23、第一轴承座24、滑轨21和第二轴承座28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丝杆25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2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24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24与第一电机23输出端传动连接;螺母26与丝杆25螺接,螺母26底部通过滑块22与滑轨21滑动式连接,螺母26顶部与固定块27底部固接。

升降机构13包括有导向板131、升降杆133、第一支杆134、第二支杆135、第二电机136、第一齿轮137、第三轴承座138、第一转轴139、第二齿轮1310、导杆1311和固定杆1313;导向板131固接于安装板14的一侧部,且导向板131开有导向孔132,第一支杆134、第二支杆135均固接于导向板131,第二电机136固接于第二支杆135顶部;第一齿轮137与第二电机136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轴承座138固接于第一支杆134顶部;第一转轴139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3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310固接;固定杆1313固接于第二齿轮1310,且固定杆1313上开有一字孔1312;升降杆133一端部与导杆1311固接,且升降杆133通过导杆1311能够沿一字孔1312轨迹移动,升降杆133另一端部贯穿导向孔132与清洗机构12传动连接。

清洗机构12包括有固定板121、第三电机122、第四轴承座123、第二转轴124、第一传动轮125、第一传动带126、第二传动轮127、第三转轴128、第二传动带129、第三传动轮1210、第四转轴1211和第五轴承座1212;固定板121固接于升降杆133底部,第四轴承座123、第三电机122和第五轴承座1212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固定板121底部;第二转轴124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123枢接,第一传动轮125固接第二转轴124中部;第三转轴128一端部与第三电机122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27固接与第三转轴128中部;第四转轴1211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1212枢接,第三传动轮1210固接与第四转轴1211;第二传动轮127通过第一传动带126与第一传动轮125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127通过第二传动带129与第三传动轮1210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8、第四转轴1211下部均固接有毛刷1213,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8、第四转轴1211底部均固接有海绵块1214。

毛刷1213材质为柔性橡胶。

清洗箱6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在化学实验后,使用过的化学仪器,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清洗。在进行清洗时,将待洗烧杯9放在放置板5上的放置槽8,控制左右移动机构2将清洗箱6向左移动到清洗机构12的正下方,控制升降机构13的升降部件带动清洗机构12向下移动,将清洗机构12的清洗部件伸入烧杯9,从而清洗部件能对烧杯9进行充分的清洗,能够有效地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清洗完毕后,取出烧杯9,打开阀门4,污水依次通过出水管10、输水管11、排水管3排出。

因为左右移动机构2包括有滑轨21、滑块22、第一电机23、第一轴承座24、丝杆25、螺母26、固定块27和第二轴承座28;第一电机23、第一轴承座24、滑轨21和第二轴承座28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丝杆25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2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24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24与第一电机23输出端传动连接;螺母26与丝杆25螺接,螺母26底部通过滑块22与滑轨21滑动式连接,螺母26顶部与固定块27底部固接;控制第一电机23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25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母26向右移动,螺母26带动滑块22向右移动,带动清洗箱6向右移动,这时可将待洗烧杯9放置到放置槽8上,控制第一电机23顺时针转动,带动清洗箱6向左移动至清洗机构12的正下方,便于下一步清洗工作的进行。

因为升降机构13包括有导向板131、升降杆133、第一支杆134、第二支杆135、第二电机136、第一齿轮137、第三轴承座138、第一转轴139、第二齿轮1310、导杆1311和固定杆1313;导向板131固接于安装板14的一侧部,且导向板131开有导向孔132,第一支杆134、第二支杆135均固接于导向板131,第二电机136固接于第二支杆135顶部;第一齿轮137与第二电机136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轴承座138固接于第一支杆134顶部;第一转轴139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3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310固接;固定杆1313固接于第二齿轮1310,且固定杆1313上开有一字孔1312;升降杆133一端部与导杆1311固接,且升降杆133通过导杆1311能够沿一字孔1312轨迹移动,升降杆133另一端部贯穿导向孔132与清洗机构12传动连接;当第二电机136运转后,带动第一齿轮137正转或反转,第一齿轮137带动第二齿轮1310反转或正转,从而带动固定杆1313上移或下移,进而带动导杆1311上移或下移,导杆1311带动升降杆133上移或下移,以此能够调节清洁机构的垂直位置,便于下一步工作处理。

因为清洗机构12包括有固定板121、第三电机122、第四轴承座123、第二转轴124、第一传动轮125、第一传动带126、第二传动轮127、第三转轴128、第二传动带129、第三传动轮1210、第四转轴1211和第五轴承座1212;固定板121固接于升降杆133底部,第四轴承座123、第三电机122和第五轴承座1212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固定板121底部;第二转轴124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123枢接,第一传动轮125固接第二转轴124中部;第三转轴128一端部与第三电机122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27固接与第三转轴128中部;第四转轴1211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1212枢接,第三传动轮1210固接与第四转轴1211;第二传动轮127通过第一传动带126与第一传动轮125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127通过第二传动带129与第三传动轮1210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8、第四转轴1211下部均固接有毛刷1213,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8、第四转轴1211底部均固接有海绵块1214;所以当第三电机122运转时,第三转轴128开始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127转动,第二传动轮127是通过第一传动带126与第一传动轮125传动连接,且第二传动轮127是通过第二传动带129与第三传动轮1210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转轴124、第三转轴128、第四转轴1211转动,进而带动毛刷1213与海绵块1214的转动,这时就能够充分、快速对烧杯9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