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063发布日期:2018-09-08 01:0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刮渣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



背景技术:

刮渣机是污水处理设备气浮净水器中的关键部件。气浮池污水中的悬浮杂质,经处理后浮出水面,形成废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除去,已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刮渣机正是满足了除渣的功能,常见的刮渣机一般为链式刮渣机和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

目前刮渣机的本体和电控柜为分体设计,安装时需要为电控柜预留安装空间,而且电线排布相当复杂;为了使刮渣机上的刮渣板能够与液面充分接触,很多刮渣机上都设置有刮渣板升降调节机构,但是大多数升降调节机构是通过多个调节孔来实现刮渣板的上下调节,受调节孔孔距的限制,刮渣高度的调节精度不高。

而且,目前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在轨道上运行时,经常会出现跑偏、脱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可实现刮渣板的上下连续调节,提高了刮渣高度的调节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所述刮渣机安装在污水处理设备顶部的行走轨道上,所述刮渣机包括:行走机构、刮渣板和电气控制部分;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车架和包覆所述行车架的罩壳,所述行车架安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传动装置,所述行车架与所述刮渣板之间设置有调节刮渣板升降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管、套设于所述套管内的连接柱、螺纹拉杆和调节螺母,所述套管固接于所述行车架,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刮渣板,所述套管上固设有固定耳板,所述连接柱上固设有提升耳板,所述螺纹拉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提升耳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耳板,所述调节螺母旋套于所述螺纹拉杆并顶靠于所述固定耳板;

所述电气控制部分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所述电气控制部分包括集成控制面板,所述集成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罩壳上且与所述传动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车架固定有轮座,所述轮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传动装置与两个或四个所述行走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走架设置有防脱轨装置,所述防脱轨装置包括两个轴线竖向安装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柱并通过螺母紧固。

进一步,所述刮渣板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调节机构的连接柱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上固定设置有推动所述刮渣板转动的配重式操控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调节机构中的调节螺母和螺纹拉杆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刮渣板任意尺寸的连续调节,克服了以往受调节孔的孔距限制的弊端,提高了刮渣高度的调节精度。

将电气控制部分安装在刮渣机本体上,使刮渣机更具有产品型,可以独立成为单独的一种产品。安装过程中,无需为电气控制部分单独预留安装位置,进而缩小了安装空间,也有便于解决刮渣机后续的运输问题。

防脱轨装置的增设,行车轨道位于两个滚轮之间,两个滚轮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避免刮渣机行走机构在行车轨道上运行时的脱轨和跑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集成自动控制功能的行车式刮渣机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行车架的部分的仰视图;

图中:1-行走机构,11-罩壳,12-集成控制面板,13-凹槽,14-防脱轨装置,141-滚轮,15-轮座,151-行走轮,2-刮渣板,21-铰接座,22-配重式操控柄,3-传动装置,4-调节机构,41-套管,411-固定耳板,42-连接柱,421-提升耳板,43-螺纹拉杆,44-调节螺母,45-紧固螺栓,5-行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将刮渣机安装在污水处理设备顶部,一般设备高度为5m,上部走台宽度0.5-0.7m,该污水处理设备顶部设置行车轨道(可以采用方管),行车轨道宽度一般为160mm。在行车轨道5上行走的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1相连接的刮渣板2、驱动行走机构1行走的传动装置3以及控制传动装置3工作状态的电气控制部分是刮渣机的核心。行走机构1主要是指行车架和包覆行车架的罩壳11,行车架由多根纵梁和多根横梁焊接组成。行车架上安装有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主要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传动轮系,还可以安装减速机。

如图2和图3所示,刮渣板2上固定安装有铰接座21,行车架与刮渣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刮渣板升降的调节机构4,该调节机构4包括套管41,套设于套管41内的连接柱42,套管41上固设有固定耳板411,连接柱42上固设有提升耳板421;连接柱42的连接部与铰接座21铰接,套管41与行车架固定连接;连接柱42可在套管41内上下移动。该调节机构4还包括实现连续调节功能的螺纹拉杆43和调节螺母44,螺纹拉杆43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提升耳板421,螺纹拉杆43的另一端穿过固定耳板411,调节螺母44旋套于螺纹拉杆43并顶靠于固定耳板411,调节螺母44有两个,分别顶靠于固定耳板411的两侧,调节过程中,松动一个调节螺母44,旋转另一个调节螺母44,螺纹拉杆43带动连接柱42的上、下移动,完成刮渣板2上下的连续调节,使其与液面更好的接触;最后利用之前松动的调节螺母44来实现紧固,将调节位置固定。为了保险起见,防止套管41和连接柱42发生相对移动,利用紧固螺栓45贯穿套管41和连接柱42并通过螺母紧固,进一步确保调节后的位置稳定性。

铰接座21上固定设置有推动刮渣板2转动的配重式操控柄22。污水处理设备顶部一端设置有限位装置,配重式操控柄22通过触碰限位装置使刮渣板2进行相应的转动。在刮渣行程中,刮渣板2受残渣的压力和配重式操控柄22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基于受力平衡原理,保持了刮渣板2行进过程的稳定状态,当运动到行车轨道5尽头,配重式操控柄22通过触碰限位装置,来打破受力平衡状态,进而调节刮渣板2的转动角度,将残渣铲入排渣区,完成排渣过程;在刮渣回程中,刮渣板2不进行刮渣工作,刮渣板2受配重式操控柄22的压力的作用下,使刮渣板2转动一定角度后保证平衡。总之,刮渣板2转动角度调节的整个过程主要基于配重式操控柄22自身重力来实现的,调节过程更加简洁方便。

电气控制部分安装于行走机构1,电气控制部分包括集成控制面板12,罩壳11上开设有容纳集成控制面板12的容纳槽。集成控制面板12与传动装置3电连接,通过集成控制面板12的操控按钮控制传动装置3的传动状态;即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通过传动轮系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传动轴带动行走轮151转动。水处理设备高度为5m,上部走台宽度0.5-0.7m,本身空间非常狭小,将电气控制部分安装在行走机构1上,使刮渣机更具有产品型,可以独立成为单独的一种产品;无需再为电气控制部分寻找安装位置。

罩壳11两端开设有与行车轨道5相适配的凹槽13,凹槽13与行车轨道5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便于将行车轨道5置于凹槽13之内。

图4是行车架的部分仰视图,省略了传动装置、横梁和纵梁等部件,为了说明轮座15、行走轮151和防脱轨装置14的安装位置关系,只保留轮座15、行走轮151,防脱轨装置14的仰视图。如图4所示,行车架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轮座15,轮座15安装有行走轮151,传动装置3与两个或四个行走轮151连接,实现双驱或四驱。行走轮151上设置有轮缘,可以确保的在行车轨道5运动的可靠性。该轮座15的安装位置与罩壳11上凹槽13的开设位置相对应;凹槽13、轮座15及行车轨道5的对应位置关系,可以确保行走轮151沿行车轨道直线运动。刮渣机行走机构1在设备顶部行车轨道5上行走,行车轨道宽度160mm,如果跑偏,严重时会脱轨,在5m高度上,脱轨具有很大危险性,避免的跑偏、脱轨的情况发生。在行车架11对角处均设置一个防脱轨装置14,该脱轨装置含有两个轴线竖向安装的滚轮141,滚轮141位于行走轨道5的两侧并且两个滚轮141与行车轨道5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便于两个滚轮141在行车轨道5上运行,两个滚轮141同时起到限位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