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7420发布日期:2018-11-30 23:5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酸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材通过酸洗可以清除掉其外表面的氧化铁皮,经过酸洗之后的废酸溶液含有大量的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等,若不经过处理直接被排出十分污染环境,而且,废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亚铁离子,直接被扔掉也会造成浪费。因此,人们常利用废酸溶液为原料对其中的亚铁离子进行充分氧化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铁氧化物。但是由于废酸溶液中同时存在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若直接用来生产铁的氧化物,产品就会存在很多杂质,所以需对废酸溶液进行充分的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能够通过隔液板、扁管和换液管的四个分管使气体和废酸在换液管内蛇形流动,大大增长气体和废酸的流通路径,使亚铁离子和气体充分接触并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通过在扁管内固定导热片均匀传热,提高亚铁离子的氧化速度,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外加电机和搅拌桨,氧化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包括储液箱、液泵、导液管、气管、扁管和换液管,所述换液管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的侧壁上均设有贯通管内通孔的扁孔且内壁上均焊接有隔液板,所述扁管平行地焊接在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扁孔上以及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的扁孔上,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三分管的顶端分别设有与气管相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三分管的上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导液管相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作为优选,与进液口相连接的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液泵相连接,与出液口相连接的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内隔液板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分管与第四分管内隔液板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且低于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内隔液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以及第二分管和第四分管的侧壁之间分别通过焊接相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分管和第四分管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低于第二分管和第四分管内隔液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液泵还与储液箱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箱上分别设有加液口和排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扁管内还固定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呈波浪形且波峰和波谷均与扁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扁管的前后两侧还设有加热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隔液板、扁管和换液管的四个分管使气体和废酸在换液管内蛇形流动,大大增长气体和废酸的流通路径,使亚铁离子和气体充分接触并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通过在扁管内固定导热片均匀传热,提高亚铁离子的氧化速度,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外加电机和搅拌桨,氧化效果好。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的扁管的剖视图。

图中:1-储液箱、11-加液口、12-排液口、2-液泵、3-导液管、4-气管、5-扁管、6-换液管、61-第一分管、611-进气口、612-进液口、62-第二分管、63-第三分管、631-出气口、632-出液口、64-第四分管、7-导热片和8-隔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包括储液箱1、液泵2、导液管3、气管4、扁管5和换液管6,所述换液管6包括第一分管61、第二分管62、第三分管63和第四分管64,所述第一分管61、第二分管62、第三分管63和第四分管64的侧壁上均设有贯通管内通孔的扁孔且内壁上均焊接有隔液板8,所述扁管5平行地焊接在第一分管61和第二分管62的扁孔上以及第三分管63和第四分管64的扁孔上,所述第一分管61和第三分管63的顶端分别设有与气管4相连接的进气口611和出气口631,所述第一分管61和第三分管63的上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导液管3相连接的进液口612和出液口632,与进液口612相连接的导液管3的另一端与液泵2相连接,与出液口632相连接的导液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箱1相连接,所述第一分管61与第三分管63内隔液板8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分管62与第四分管64内隔液板8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且低于第一分管61与第三分管63内隔液板8的位置,所述第一分管61与第三分管63以及第二分管62和第四分管64的侧壁之间分别通过焊接相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分管62和第四分管64相连接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低于第二分管62和第四分管64内隔液板8的位置,所述液泵2还与储液箱1相连接,所述储液箱1上分别设有加液口11和排液口12,所述扁管5内还固定有导热片7,所述导热片7呈波浪形且波峰和波谷均与扁管5相连接,所述扁管5的前后两侧还设有加热源。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需要氧化的废酸溶液从储液箱1的加液口11加入,储液箱1内的废酸经液泵2和导液管3从进液口612进入换液管6的第一分管61的上段,下降的废酸被第一分管61内的隔液板8阻隔从而换向向右经扁管5进入第二分管62的上段,随后废酸下降至第二分管62的中段被其内的隔液板8阻隔从而换向向左经扁管5返回第一分管61的中段,废酸继续下降,之后再经扁管5向右进入第二分管62的下段,接着,废酸从第二分管62下段的通孔进入第四分管64的下段,由于第四分管64内隔液板8的阻隔,废酸向左经扁管5进入第三分管63的下段,向上流动的废酸被第三分管63内的隔液板8阻隔从而向右经扁管5流至第四分管64的中段,随后流动至第四分管64上段的废酸再向左经扁管5流至第三分管63的上端并最终从出液口632经导液管3流回储液箱1内。空气或者氧气则通过气管4经进气口611进入换液管6内,气体在第一分管61、第二分管62、第三分管63和第四分管内蛇形流动充分氧化废酸中的亚铁离子并最终从出气孔631离开。气体和废酸在换液管6内流通的同时,加热源对扁管5进行加热,提高亚铁离子的氧化速度。最后,经过循环氧化的废酸从储液箱1的排液口12排出。

本发明通过隔液板、扁管和换液管的四个分管使气体和废酸在换液管内蛇形流动,大大增长气体和废酸的流通路径,使亚铁离子和气体充分接触并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通过在扁管内固定导热片均匀传热,提高亚铁离子的氧化速度,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外加电机和搅拌桨,氧化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废酸的氧化装置,包括储液箱、液泵、导液管、气管、扁管和换液管,所述换液管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所述扁管平行地焊接在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扁孔上以及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的扁孔上,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三分管的顶端分别设有与气管相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三分管的上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导液管相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隔液板、扁管和换液管的四个分管使气体和废酸在换液管内蛇形流动,使亚铁离子和气体充分接触并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通过在扁管内固定导热片均匀传热,提高亚铁离子的氧化速度,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外加电机和搅拌桨,氧化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屠惠强;刘百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净源循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