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148发布日期:2019-02-15 20:0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现有技术主要有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膜处理法。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相对处理成本低的优点,但吹脱法只适合中高浓度的氨氮废水预处理,很难将氨氮浓度降低到15mg/L以下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化学沉淀法可以处理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效果好,且化学沉淀法形成的磷酸铵镁沉淀可做肥料,回收利用,但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时药剂用量大,处理成本高,有时生成的沉淀颗粒细小或是絮状体,工业应用中固液分离有一定的困难。膜处理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膜处理法的主要缺点是工业废水处理中膜易污染和稳定性差,相比其它处理方法,运行成本和费用都比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能适应一定程度的负荷波动和变化,出水稳定达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用于调节废水pH值的调节池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一泵接于吹脱塔,所述吹脱塔分别接于风机、吸收塔及用于调节废水pH值的第一反应槽,所述第一反应槽接于用于除去废水中氨氮的第二反应槽,所述第二反应槽接于用于除去废水中氨氮的第三反应槽,所述第三反应槽通过第二泵接于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包括罐体,罐体一侧设置进液口,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扩散管连接,所述扩散管的下方设置反射板;所述罐体内并位于所述扩散管处设置斜板沉淀区,所述罐体内上部设置花板,所述花板处设置滤冒,所述罐体一侧并位于所述花板上方设置出液口;所述罐体内的所述斜板沉淀区与所述花板之间的区域为过滤介质区域。

进一步:所述罐体上设置便于检修的人孔。

进一步:所述罐体顶部设置呼吸口。

进一步:所述罐体底部设置底部排放口,底部排放口处设置阀门。

进一步:所述过滤介质区域由粒状合成树脂介质构成。

进一步:所述扩散管的底部设置喇叭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能适应一定程度的负荷波动和变化,出水稳定达标,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药剂和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中高效过滤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用于调节废水pH值的调节池1,用以对水质水量的均化,调节进水水质至最佳吹脱条件,其通过第一泵2(1#泵)接于吹脱塔3,第一泵2提升氨氮废水至吹脱塔3中,控制进水流量,吹脱塔3分别接于风机4、吸收塔5及用于调节废水pH值的第一反应槽6(1#反应槽),吸收塔5用以吸收吹脱塔3吹出的氨气,以免造成二次污染,通过风机为吹脱塔3提供合适的风量风压,达到氨氮去除效果,第一反应槽6接于用以除去废水中氨氮的第二反应槽7(2#反应槽),第二反应槽7接于用以除去废水中氨氮的第三反应槽8(3#反应槽),第三反应槽8通过第二泵9(2#泵)接于高效过滤器10,用于氨氮废水沉淀反应的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残余氨氮。

其中,如图2所示,高效过滤器1包括罐体,罐体一侧设置进液口101,进液口101通过进液管与设置在罐体内的扩散管103连接,扩散管103的下方设置反射板105;罐体内并位于扩散管103处设置斜板沉淀区106,罐体内上部设置花板107,花板107处设置滤冒,罐体一侧并位于花板107上方设置出液口102;罐体内斜板沉淀区106与花板107之间的区域为过滤介质区域108。

本实施例中,罐体上设置便于检修的人孔111。罐体顶部设置呼吸口110。罐体底部设置底部排放口109,底部排放口109处设置阀门。过滤介质区域108由粒状合成树脂介质构成。扩散管103的底部设置喇叭口104。

调节池1处设置pH自控系统,pH自控系统包括储药罐,储药罐通过加药管接于调节池1,加药管上设置加药泵,调节池1内设置用于检测pH值的传感器,传感器及加药泵均接于控制单元。

在具体工作中,将高浓度氨氮废水经调节池1调节至合适吹脱处理条件,其中pH值的调节采用在调节池1中安装pH自控仪,在线监控废水的pH值,当废水pH值低于11时,自控仪发出指令投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废水pH值高于13时,自控仪发出指令停止投加氢氧化钠溶液;温度的调节采用在调节池1中安装温控仪,在线监控废水的温度,当废水温度低于35摄氏度时,温控仪发出指令通过自动阀门的启闭使废水流经锅炉余热交换器加热,当废水温度高于60摄氏度时,温控仪发出指令通过自动阀门的启闭使废水不流经锅炉余热交换器。

首先,废水经锅炉余热加热至30-45度进入调节池1用第一泵2抽入吹脱塔3中,调节风机4风量风压,进行氨氮吹脱预处理,吹脱出的氨气进入吸收塔5用稀硫酸吸收,吹脱气液比的调节采用在第一泵2后的管道上安装在线流量计,根据流量的变化,流量计发出指令,开大或关小经风机控制阀门,使吹脱气液比保持在最佳,吹脱处理后的氨氮废水进入第一反应槽6加硫酸调节至氨氮沉淀反应所需pH值,在第二反应槽7、第三反应槽8分别加入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氯化镁水溶液通过第二泵9进行沉淀反应,去除剩余氨氮,沉淀反应后的氨氮废水抽入高效过滤器10中,高效过滤器10能截留废水中很微小的反应颗粒物,达到很好的固液分离效果,从而达到去除氨氮废水中残余氨氮的目的,高效过滤器10出水清澈透明,水中悬浮物含量在10mg/L以下,氨氮浓度在15mg/L以下。出水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工艺中所述最佳吹脱pH值为11-13,最佳吹脱温度为35-60摄氏度,最佳吹脱气液比为3500:1,工艺中所述的沉淀反应最佳反应pH值为9.0-10.5,最佳反应时间为30分钟。设备中高效过滤器10特别适用于氨氮废水沉淀反应的过滤处理,高效过滤器10中的带静电荷的过滤介质能有效吸附细微、不易沉淀的结晶过程中的颗粒物,沉淀反应中没能完全形成磷酸铵镁晶体的细微颗粒也能得到有效的截留去除。

氨氮废水调节至合适的吹脱pH值,吹脱后废水pH值会有略微下降,废水进入第一反应槽6无需调节pH值或只需少量的稀硫酸调节pH值即可达到沉淀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沉淀反应中所加的磷盐、镁盐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反应过后废水pH值即可降至6-9之间,无需再加酸碱调节pH值即可满足排放要求。吹脱后的氨气用稀硫酸吸收,可以回收硫酸铵;反应生成的磷酸铵镁固体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回收利用。此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巧妙的利用了氨氮废水pH值递降的特点,节约了调节pH值所用酸碱的用量,本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同时做到了废气与废渣的综合利用,杜绝了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