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文档序号:974122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其中高浓度氨氮废水造成的污染加剧,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高氨氮废水排放水体会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不断下降,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质恶化。在氨氮过高的环境中,藻类及细菌等微生物大量死亡。在实际的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高氨氮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难降解的污染物。在我国工业生产中针对氨氮废水的排放指标的规定限制日益严格,如何能够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去除水中的氨氮污染物,已经成为我国废水处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常见方法有:物理化学法有吹脱、气提、折点加氯、离子交换、混凝沉淀、反渗透等。但以上方法技术经济费用高,处理流程复杂,反应过程中由于添加氯离子、磷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3]国内外针对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生物处理领域,生化处理法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处理含氨氮废水。光合细菌已被证明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去除各种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能够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现有传统光合细菌废水处理工艺中,需要预处理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再由光合细菌同化处理小分子物质。但是预处理过程会消耗废水中营养物质,产生剩余污泥,并且会产生杂菌。另外,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光合细菌单一菌株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而单一菌株在处理高氨氮废水过程中环境抵抗力差、稳定性差。因此亟待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无二次污染、能够有效保持菌种优势的高氨氮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传统光合细菌废水处理工艺中预处理带来的工艺流程复杂、二次污染严重、菌种优势不易保持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深红红螺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按照质量比1:1?2:1?3:1?2混合,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
再将复合菌群水溶液投加高氨氮废水中,复合菌群水溶液的投加体积为高氨氮废水体积的5?10%,混合均匀;
处理条件如下:处理温度为25?30°C,处理时间为96?120小时;采用白炽灯作为外加光源,控制外加光照强度为4500?5000 lux,通过曝气栗向污水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I?1.5 mg/L;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污水中COD浓度、氨氮浓度。
[0006]上述的高氨氮废水⑶D浓度可为3000?10000 mg/L,氨氮浓度可为3000?8000 mg/L0
[0007]上述的复合菌群中的各类菌均处于对数生长期,均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编号为N0.1.8928,深红红螺菌编号为N0.1.5005,拟杆菌编号为N0.1.5133,梭杆菌编号为N0.1.2528ο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材料易得,操作简单,省略了传统方法中的预处理段,简化了工艺,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净化效果良好且无二次污染,从而有效解决了高氨氮废水的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是小时,纵坐标为去除率,单位是百分比。
[0010]图2是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氨氮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是小时,纵坐标为去除率,单位是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2]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3]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高氨氮废水进行了发明效果的检验,废水初始COD浓度为3250 mg/L,氨氮浓度为3583 mg/L ο
[0014]首先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深红红螺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按照质量比1:1:1: I混合,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
再将复合菌群水溶液投加高氨氮废水中,复合菌群水溶液的投加体积为高氨氮废水体积的5%,混合均匀;
处理条件如下:处理温度为25°C,处理时间为120小时;采用白炽灯作为外加光源,控制外加光照强度为4700 Iux,通过曝气栗向污水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I mg/L ;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污水中COD浓度、氨氮浓度。
[0015]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废水初始⑶D浓度为9713 mg/L,氨氮浓度为7572 mg/L,沼泽红假单胞菌、深红红螺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按照质量比1:2:3:2混合,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除了以上条件有区别外,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条件完全相同。
[0016]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废水初始⑶D浓度为5180 mg/L,氨氮浓度为5386 mg/L,沼泽红假单胞菌、深红红螺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按照质量比1:2:2:1混合,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除了以上条件有区别外,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条件完全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深红红螺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按照质量比1:1?2:1?3:1?2混合,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 再将复合菌群水溶液投加高氨氮废水中,复合菌群水溶液的投加体积为高氨氮废水体积的5?10%,混合均匀; 处理条件如下:处理温度为25?30°C,处理时间为96?120小时;采用白炽灯作为外加光源,控制外加光照强度为4500?5000 lux,通过曝气栗向污水中曝气,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I?1.5 mg/L;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污水中COD浓度、氨氮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氨氮废水⑶D为3000?10000mg/L,氨氮为3000?8000 mg/L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群中的各类菌均处于对数生长期,均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编号为N0.1.8928,深红红螺菌编号为N0.1.5005,拟杆菌编号为N0.1.5133,梭杆菌编号为N0.1.2528。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菌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以及红球菌按质量比1:1~2:1~3:1~2混合所制得复合菌群水溶液加入到高氨氮废水,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复合菌群水溶液体积为高氨氮废水体积的5-10%。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简化工艺流程,净化效果好且能避免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IPC分类】C02F3/02, C02F3/34
【公开号】CN105502684
【申请号】CN201610001460
【发明人】张光明, 彭猛, 王航瑶, 杨光, 刘毓璨
【申请人】中国人民大学, 彭猛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