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382发布日期:2018-12-14 22:3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



背景技术:

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是生态浮岛是基于无土栽培的原理,将水生植物栽种到水面浮岛上的技术,具有投资省,运行维护方便,景观效果好等优势。人工浮岛净化机理是通过植物根系对水中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以及附着在根系周围生物膜的降解和根系分泌酶的利用,达到净化水质、修复水体并美化环境的效果。因此,生态浮岛广泛地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和湿地景区等。但由于水生植物的收获期较长,传统的生态浮岛对磷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差。

趋磁细菌体内含有带磁性的磁小体,是一种对重金属有着很强吸附性的细菌。一些重金属例如铁、镍还能被趋磁细菌吸收并用于自身的繁殖,所以被广泛用来处理污水。A.S.Bahaj 等人的研究表明,趋磁细菌能够有效吸附和去除铁、镁、锰、铝、铬等金属,在多数情况下能将上述金属离子浓度由(10~100)×10-6mg/l 降到(10~100)×10-9mg/l,远低于国际上的排放标准。而且在利用趋磁细菌处理重金属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动力,也不需要加入其它的药品。因此,在经济上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针对现有生态浮岛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基于趋磁细菌除重金属的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其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且易于更换,以弥补生态浮岛在磷和重金属去除方面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包括,浮子,所述的浮子通过第一线绳与第一穿线孔连接,所述的第一穿线孔设置在磁盒上,磁盒的弱磁面与连接盘吸附,所述的磁盒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第二线绳一端与连接盘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二穿线孔、篮筐上的第三穿线孔,最后与篮筐连接固定;

所述的篮筐上设有数个贯穿的通孔,且篮筐内装有除磷剂;

所述的连接盘还与吊杆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吊杆另一端上设有挂钩,且所述的吊杆上设置有第四穿线孔,第一线绳穿过第四穿线孔后与第一穿线孔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除磷剂为镧系除磷剂,例如氯化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除磷剂占篮筐内部一半的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吊杆与连接盘几何中心装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子是由轻质材料构成的中空小球,可漂浮在水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盘采用马氏体轮状不锈钢制作,所述篮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孔洞,篮筐开口侧朝向磁盒,篮筐采用不锈钢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磁盒强磁方向朝向篮筐,磁盒内部安装有磁铁,磁铁按照海尔贝克磁环排列成磁环,磁环在磁盒中的放置方式按照强磁一面沿重力向下放置,磁环磁力较弱的另一面沿重力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磁铁为钕铁硼强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磁环外部包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磁铁共有12块且呈圆周排列,且均分为三组,每组间隔设置,且每组分别包括,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三磁铁块、第四磁铁块,所述的第一磁铁块的磁场方向朝向第二磁铁块,所述的第二磁铁块磁场方向朝向磁环中心,所述的第三磁铁块磁场方向朝向第二磁铁块,所述的第四磁铁块磁场方向背离磁环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增强生物和化学除磷除重金属,弥补现有生态浮岛磷和重金属去除能力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磁体为海尔贝克磁环阵列,将磁力增强并集中在沿重力向下方向,起到吸引水下趋磁细菌的作用同时不影响上方浮岛中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3、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挂接于各类生态浮岛上,使用灵活方便,有利于各类生态浮岛的升级改造。

4、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海尔贝克磁环阵列弱磁一面的弱磁力固定磁盒,当长期使用磁盒时磁力下降显著则磁盒掉入下方篮筐,浮子随之沉入水面下,方便提示维护人员及时更换磁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具体实施方式的磁盒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具体实施方式的磁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具体实施方式的磁盒内部磁铁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用于增强生态浮岛除磷除重金属的挂件,包括,浮子12,所述的浮子12通过第一线绳11与第一穿线孔7连接,所述的第一穿线孔7设置在磁盒1上,磁盒1的弱磁面与连接盘2吸附,所述的磁盒1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3,第二线绳4一端与连接盘2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二穿线孔3、篮筐5上的第三穿线孔6,最后与篮筐5连接固定;

所述的篮筐5上设有数个贯穿的通孔(与漏盆类似),且篮筐5内装有除磷剂,所述的除磷剂最好是镧系除磷剂,且除磷剂只占篮筐5内部一半左右的体积;

所述的连接盘2还与吊杆9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吊杆9另一端上设有挂钩10,且所述的吊杆9上设置有第四穿线孔8,第一线绳11穿过第四穿线孔8后与第一穿线孔7连接固定。使用时,一般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挂件,每个挂件之间通过伸缩穿过挂钩10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吊杆9与连接盘2几何中心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浮子是由塑料等轻质材料构成的中空小球,可漂浮在水面上。

所述的连接盘采用马氏体轮状不锈钢制作,篮筐开口侧朝向磁盒,篮筐5采用不锈钢制作。

所述篮筐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篮筐内装填颗粒除磷剂,侧壁上均匀布设有孔洞,以加强篮筐内外物质交换。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挂钩挂于生态浮岛适当位置,使本挂件吊杆及以下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调整第一线绳长度使浮子浮于水面且第一线绳刚好被拉直。

水体中固有的趋磁细菌(可以通过投放趋磁细菌使水体含有或增加趋磁细菌含量)与重金属离子存在高度亲和性,尤其是顺磁性的金属离子。

随着这些金属离子不断在趋磁细菌菌胶团外部的积累,水体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很快降低。

在磁盒磁场的作用下,吸附了重金属的趋磁细菌朝向磁盒底面游动并聚集在磁盒底面附近。随着趋磁细菌越集越多,磁盒底部絮体越来越大,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携带金属离子的趋磁细菌絮体下沉到磁盒下方的篮筐中。篮筐中收集的重金属离子和镧系除磷剂能够与水体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从而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总磷。

通过定期清理篮筐中的沉积物和更换除磷剂,将重金属离子和磷酸盐彻底移出水体。

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磁盒磁力会有所下降,当磁盒磁力下降到临界点,则磁盒与连接盘脱离,沿不锈第二线绳滑落到篮筐上,与磁盒通过第一线绳连接的浮子被拉入水中,方便提醒维护人员更换磁盒。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盒强磁方向朝向篮筐,磁盒内部安装有磁铁110,优选地,所述的磁铁110为钕铁硼强磁铁,磁铁按照海尔贝克磁环排列成磁环,磁环在磁盒中的放置方式按照强磁一面沿重力向下放置,磁环磁力较弱的另一面沿重力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磁铁共12块,其排列成圆周,且磁铁外部包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层。

参见图4,其中箭头表示各个磁铁的磁场方向,所述的磁铁共有12块且呈圆周排列,且均分为三组,每组间隔设置,且每组分别包括,第一磁铁块111、第二磁铁块112、第三磁铁块113、第四磁铁块114,所述的第一磁铁块111的磁场方向朝向第二磁铁块112,所述的第二磁铁块112磁场方向朝向磁环中心,所述的第三磁铁块113磁场方向朝向第二磁铁块112,所述的第四磁铁块磁场方向背离磁环中心。

这种设计使得磁环的强磁一面沿着重力朝下,使得磁盒能够吸附较多的趋磁细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