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8333发布日期:2021-05-11 17:1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丝绵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水处理工艺常用药剂为絮凝剂、助凝剂、调理剂、破乳剂、消泡剂、ph调整剂、氧化还原剂、消毒剂,水葫芦学名:凤眼蓝,浮水草本,须根发达,棕黑色,茎极短,匍匐枝淡绿色,凤眼蓝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等营养元素,凤眼蓝对净化含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水体效果更加理想;丝绵生产废水处理时,由于现有废水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导致废水处理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丝绵废水,丝绵生产中产生废水,废水进行集中排放;

s2、酸析反应池,s1中废水流入进酸析反应池,酸析反应池液体与丝绵废水进行混合反应;

s3、吹脱池,s2中混合液体排放进吹脱池,使用罗茨风机实现吹脱池的吹脱处理,气体通入混合液体,使之相互充分接触,使混合液体中溶解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溶解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成气体排放;

s4、气动沉淀池,s3中混合液排入气动沉淀池,向气动沉淀池中加入助凝剂,混合液体进行气动沉淀,静置沉淀后,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

s5、污泥池一,s4沉淀静置后下层污泥排入污泥池一中,对污泥池一中污泥进行静置处理;

s6、污泥浓缩池一,s5中污泥通过泵抽取进污泥浓缩池一,污泥浓缩池一采用似竖流式或辐流式形状,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使污泥进行浓缩,污泥浓缩过程中,滤出滤出水;

s7、污泥脱水系统一,s6中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用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

s8、第一次外运处理,s7中烘干污泥进行外运处理;

s9、ph调节池一,s4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向ph调节池一,使用ph调整剂对ph调节池一池内混合液体进行ph的调节;

s10、沉淀池一,s9中混合液体排入沉淀池一,向沉淀池一中加入助凝剂,静置沉淀,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

s11、污泥池二,s10沉淀静置后下层污泥排入污泥池二中,对污泥池二中污泥进行静置处理;

s12、污泥浓缩池二,s11中污泥使用泵抽取进污泥浓缩池二中,污泥浓缩池二采用似竖流式或辐流式形状,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使污泥进行浓缩,污泥浓缩过程中,滤出滤出水;

s13、污泥脱水系统二,s12中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用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

s14、第二次外运处理,s13中烘干污泥进行外运处理;

s15、凤眼蓝处理池一,s10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一,凤眼蓝生长过程中吸收混合液体中磷、氮及重金属物质;

s16、水解酸化池,s15中混合液体排入进水解酸化池中,对混合液体进行水解酸化;

s17、沉淀池二,s16中混合液体排入进沉淀池二中,向沉淀池而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静置沉淀,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下层污泥排入进污泥池二中进行处理;

s18、ph调节池二,s17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向ph调节池二,使用ph调整剂对ph调节池二池内混合液体进行ph的调节;

s19、凤眼蓝处理池二,s18中混合液体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二,凤眼蓝生长过程中吸收混合液体中磷、氮及重金属物质;

s20、脱色池,s19中液体排入脱色池,向脱色池中加入脱色剂进行搅拌;

s21、取样检测池,s20中液体排入取样检测池,使用检测装置对水质进行检测,不合格重新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一进行处理;

s22、排放,s21水质检测合格,排放处理水。

所述污泥搅拌装置搅拌转速为65转/min,且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间歇时长为10min。

所述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的池边设置防护网,且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池边墙涂覆水泥,所述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进出口设置细栅格。

所述污泥池一和污泥浓缩池一之间通过抽淤泵相连通,且抽淤泵的抽淤管接触池底。

所述烘干机烘干温度为120摄氏度。

所述取样检测池通过抽水泵与凤眼蓝处理池一相连通。

所述脱色池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且脱色池使用搅拌装置的转速为20转/min。

所述ph调节池一和ph调节池二通过ph检测仪检测,且ph检测仪采用随机取样法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有效的减少处理步骤,减小废水处理步骤和节约资源,凤眼蓝对净化含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水体效果更加理想,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有利于废水净化,减少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丝绵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丝绵废水,丝绵生产中产生废水,废水进行集中排放;

s2、酸析反应池,s1中废水流入进酸析反应池,酸析反应池液体与丝绵废水进行混合反应;

s3、吹脱池,s2中混合液体排放进吹脱池,使用罗茨风机实现吹脱池的吹脱处理,气体通入混合液体,使之相互充分接触,使混合液体中溶解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溶解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成气体排放;

s4、气动沉淀池,s3中混合液排入气动沉淀池,向气动沉淀池中加入助凝剂,混合液体进行气动沉淀,静置沉淀后,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

s5、污泥池一,s4沉淀静置后下层污泥排入污泥池一中,对污泥池一中污泥进行静置处理;

s6、污泥浓缩池一,s5中污泥通过泵抽取进污泥浓缩池一,污泥浓缩池一采用似竖流式或辐流式形状,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使污泥进行浓缩,污泥浓缩过程中,滤出滤出水;

s7、污泥脱水系统一,s6中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用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

s8、第一次外运处理,s7中烘干污泥进行外运处理;

s9、ph调节池一,s4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向ph调节池一,使用ph调整剂对ph调节池一池内混合液体进行ph的调节;

s10、沉淀池一,s9中混合液体排入沉淀池一,向沉淀池一中加入助凝剂,静置沉淀,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

s11、污泥池二,s10沉淀静置后下层污泥排入污泥池二中,对污泥池二中污泥进行静置处理;

s12、污泥浓缩池二,s11中污泥使用泵抽取进污泥浓缩池二中,污泥浓缩池二采用似竖流式或辐流式形状,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使污泥进行浓缩,污泥浓缩过程中,滤出滤出水;

s13、污泥脱水系统二,s12中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用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

s14、第二次外运处理,s13中烘干污泥进行外运处理;

s15、凤眼蓝处理池一,s10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一,凤眼蓝生长过程中吸收混合液体中磷、氮及重金属物质;

s16、水解酸化池,s15中混合液体排入进水解酸化池中,对混合液体进行水解酸化;

s17、沉淀池二,s16中混合液体排入进沉淀池二中,向沉淀池而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静置沉淀,上层为混合液体,下层为污泥,下层污泥排入进污泥池二中进行处理;

s18、ph调节池二,s17中上层混合液体排向ph调节池二,使用ph调整剂对ph调节池二池内混合液体进行ph的调节;

s19、凤眼蓝处理池二,s18中混合液体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二,凤眼蓝生长过程中吸收混合液体中磷、氮及重金属物质;

s20、脱色池,s19中液体排入脱色池,向脱色池中加入脱色剂进行搅拌;

s21、取样检测池,s20中液体排入取样检测池,使用检测装置对水质进行检测,不合格重新排入凤眼蓝处理池一进行处理;

s22、排放,s21水质检测合格,排放处理水。

其中,污泥搅拌装置搅拌转速为65转/min,且污泥搅拌装置间歇操作间歇时长为10min;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的池边设置防护网,且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池边墙涂覆水泥,所述凤眼蓝处理池一和凤眼蓝处理池二进出口设置细栅格;污泥池一和污泥浓缩池一之间通过抽淤泵相连通,且抽淤泵的抽淤管接触池底;烘干机烘干温度为120摄氏度;取样检测池通过抽水泵与凤眼蓝处理池一相连通;脱色池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且脱色池使用搅拌装置的转速为20转/min;ph调节池一和ph调节池二通过ph检测仪检测,且ph检测仪采用随机取样法检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