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7184发布日期:2021-06-01 16:0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抛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抛丸机按铸件承载体的结构不同分为履带式、滚筒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挂式抛丸机等。

公告号为cn2074482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其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清理室,清理室上方设有抛丸器,清理室的底部倾斜设置,清理室底部的最低处设有出丸口,机体上设有提升机,提升机的底部入口与出丸口相连通,提升机的顶部出口与丸杂筛选装置的入料口相连,除尘器的入口处设有抽风机,抽风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清理室相连,抽风机通过第二管路与丸杂筛选装置的粉尘吸口相连。

上述专利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工作时,抛丸机的履带运动并带动工件在履带上翻滚,翻滚的工件被下落弹丸撞击产生碎屑、粉尘,有些粉尘会与弹丸表面紧紧吸附,仅通过除尘器不能完全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表面粘有灰尘或碎屑的弹丸会影响工件的表面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由工作箱、刷洗机构、进液机构、第一导向板、废液箱以及第二导向板组成。

其中,工作箱能够对刷洗机构、进液机构、第一导向板、废液箱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履带式抛丸机本体,所述履带式抛丸机本体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抛丸箱。

其中,刷洗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背面,通过对刷洗机构的设计,方便将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

其中,进液机构位于刷洗机构与履带式抛丸机本体之间,进液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通过对进液机构的设计,能够对刷洗机构的清理效果起到辅助的作用。

其中,第一导向板位于抛丸箱的正下方,第一导向板焊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板的左端高于右端,使弹丸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抛丸箱的出口滚到刷洗机构。

其中,废液箱位于进液机构的正下方,废液箱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右侧壁上,所述废液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底部,所述废液箱的正面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能够将废液箱内的废水导流出工作箱,所述出水管贯穿工作箱与废液箱,所述废液箱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挡板,通过对挡板的设计,能够防止在清洗弹丸的过程中水流四溅。

其中,第二导向板焊接在所述废液箱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布,棉布用于将弹丸表面的水分擦干,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右端与履带式抛丸机本体弹丸回收口连接在一起,第二导向板的左端高于右端,使清洗干净的弹丸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到履带式抛丸机本体的弹丸回收口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刷洗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出口端焊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上端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一从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从齿轮的正面中部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固定座与工作箱,且转杆分别与固定座、工作箱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杆的正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二从齿轮的左端啮合连接有第三从齿轮,所述第二从齿轮的右端啮合连接有第四从齿轮,所述第二从齿轮、第三从齿轮、第四从齿轮的正面均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废液箱,且第一转轴与废液箱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毛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进液箱,所述第一进液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管,所述进液管的右端焊接有第二进液箱,所述第二进液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剂管,所述清水管与清洁剂管均贯穿工作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水管的右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板、第二进液箱,且第二转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进液箱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右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速器,所述第三减速器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支撑箱与第二支撑板,且第三转轴分别与支撑箱、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上焊接有搅拌板,所述支撑箱的下端焊接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的底部与搅拌板的上表面上均开有导流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弹丸从抛丸箱经过第一导向板滚到毛刷上,启动第一电机能够驱动主齿轮进行旋转,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主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从齿轮进行旋转,第一从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的转动带动第二从齿轮进行旋转,第二从齿轮的旋转带动第三从齿轮与第四从齿轮进行旋转,第三从齿轮与第四从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进行旋转,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毛刷进行旋转,从而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实现丸渣分离。

(2)往清水管内添加清水,清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清水管经过第一进液箱流入进液管内,往清洁剂管内添加清洁剂,清洁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清洁剂管经过第二进液箱流入进液管内,启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进行旋转,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螺旋板进行旋转,在螺旋板的推动作用下,清洁剂在进液管内水平向左流动,在第二转轴的旋转作用下,使清水在进液管内水平向右流动,启动第三电机能够驱动第三转轴进行旋转,使清洁剂与清水在支撑箱内混合,通过对导流孔的设计,方便液体从导流孔内流出,第二导向槽上的棉布将弹丸表面的水分擦干,清洗干净的弹丸从第二导向槽回到履带式抛丸机本体的弹丸回收口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刷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进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进液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工作箱;2、履带式抛丸机本体;3、刷洗机构;31、支撑架;32、第一电机;33、主齿轮;34、第一从齿轮;35、链条;36、转杆;37、固定座;38、第二从齿轮;39、第三从齿轮;310、第四从齿轮;311、第一转轴;312、毛刷;4、进液机构;41、清水管;42、第一进液箱;43、清洁剂管;44、第二进液箱;45、第一支撑板;46、第二电机;47、第二减速器;48、第二转轴;49、螺旋板;410、进液管;411、支撑箱;412、导流箱;413、第三电机;414、第三减速器;415、第三转轴;416、搅拌板;417、导流孔;418、第二支撑板;5、抛丸箱;6、第一导向板;7、废液箱;8、第二导向板;9、第一导向槽;10、第二导向槽;11、挡板;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丸渣分离的履带式抛丸机,由工作箱1、刷洗机构3、进液机构4、第一导向板6、废液箱7以及第二导向板8组成。

其中,工作箱1能够对刷洗机构3、进液机构4、第一导向板6、废液箱7起到支撑的作用,工作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抛丸箱5。

其中,刷洗机构3固定连接在工作箱1的背面,通过对刷洗机构3的设计,方便将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

其中,进液机构4位于刷洗机构3与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之间,进液机构4固定连接在工作箱1的内壁上,通过对进液机构4的设计,能够对刷洗机构3的清理效果起到辅助的作用。

其中,第一导向板6位于抛丸箱5的正下方,第一导向板6焊接在工作箱1的内壁上,第一导向板6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导向槽9,第一导向板6的左端高于右端,使弹丸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抛丸箱5的出口滚到刷洗机构3。

其中,废液箱7位于进液机构4的正下方,废液箱7固定连接在第一导向板6的右侧壁上,废液箱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箱1的内底部,废液箱7的正面设置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能够将废液箱7内的废水导流出工作箱1,出水管12贯穿工作箱1与废液箱7,废液箱7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挡板11,通过对挡板11的设计,能够防止在清洗弹丸的过程中水流四溅。

其中,第二导向板8焊接在废液箱7的右侧壁上,第二导向板8的上表面开有第二导向槽10,第二导向槽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棉布,棉布用于将弹丸表面的水分擦干,第二导向槽10的右端与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弹丸回收口连接在一起,第二导向板8的左端高于右端,使清洗干净的弹丸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到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的弹丸回收口内。

具体的,刷洗机构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架3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出口端焊接有主齿轮33,主齿轮33的上端通过链条35传动连接有第一从齿轮3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支撑架31对第一电机32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电机32为伺服电机,启动第一电机32能够驱动主齿轮33进行旋转,在链条35的传动作用下,主齿轮3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从齿轮34进行旋转。

具体的,支撑架3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7,第一从齿轮34的正面中部焊接有转杆36,转杆36贯穿固定座37与工作箱1,且转杆36分别与固定座37、工作箱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固定座37对转杆36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从齿轮34的转动能够带动转杆36进行旋转。

具体的,转杆36的正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从齿轮38,第二从齿轮38的左端啮合连接有第三从齿轮39,第二从齿轮38的右端啮合连接有第四从齿轮310,第二从齿轮38、第三从齿轮39、第四从齿轮310的正面均焊接有第一转轴311,第一转轴311贯穿废液箱7,且第一转轴311与废液箱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转轴3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毛刷3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转杆36的转动带动第二从齿轮38进行旋转,第二从齿轮38的旋转带动第三从齿轮39与第四从齿轮310进行旋转,第三从齿轮39与第四从齿轮310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11进行旋转,第一转轴311的转动带动毛刷312进行旋转,从而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

具体的,进液机构4包括进液管410,进液管410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进液箱42,第一进液箱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水管41,进液管410的右端焊接有第二进液箱44,第二进液箱4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剂管43,清水管41与清洁剂管43均贯穿工作箱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往清水管41内添加清水,清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清水管41经过第一进液箱42流入进液管410内,往清洁剂管43内添加清洁剂,清洁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清洁剂管43经过第二进液箱44流入进液管410内。

具体的,清水管41的右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45,第一支撑板4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6,第二电机46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器47,第二减速器47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8,第二转轴48贯穿第一支撑板45、第二进液箱44,且第二转轴48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5、第二进液箱4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转轴48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4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转轴48与第一进液箱4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启动第二电机46驱动第二转轴48进行旋转,第二转轴48的转动带动螺旋板49进行旋转,在螺旋板49的推动作用下,清洁剂在进液管410内水平向左流动,在第二转轴48的旋转作用下,使清水在进液管410内水平向右流动。

具体的,进液管410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箱411,支撑箱411的右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418,第二支撑板4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3,第三电机413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减速器414,第三减速器414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15,第三转轴415贯穿支撑箱411与第二支撑板418,且第三转轴415分别与支撑箱411、第二支撑板418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支撑箱411对进液管410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箱411的内腔与进液管410的内腔相互贯通,螺旋板49位于支撑箱411的右侧,启动第三电机413能够驱动第三转轴415进行旋转,使清洁剂与清水在支撑箱411内混合。

具体的,第三转轴415的外壁上焊接有搅拌板416,支撑箱411的下端焊接有导流箱412,导流箱412的底部与搅拌板416的上表面上均开有导流孔41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对搅拌板416的设计,使清洁剂与清水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导流箱412为棱台形,导流箱412的上端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通过对导流孔417的设计,方便液体从导流孔417内流出。

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6与第三电机413是现有设备,本案只是应用,其工作原理和电性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弹丸从抛丸箱5经过第一导向板6滚到毛刷312上,启动第一电机32能够驱动主齿轮33进行旋转,在链条35的传动作用下,主齿轮3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从齿轮34进行旋转,第一从齿轮34的转动能够带动转杆36进行旋转,转杆36的转动带动第二从齿轮38进行旋转,第二从齿轮38的旋转带动第三从齿轮39与第四从齿轮310进行旋转,第三从齿轮39与第四从齿轮310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11进行旋转,第一转轴311的转动带动毛刷312进行旋转,启动第一电机32的同时往清水管41内添加清水,清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清水管41经过第一进液箱42流入进液管410内,往清洁剂管43内添加清洁剂,清洁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清洁剂管43经过第二进液箱44流入进液管410内,启动第二电机46驱动第二转轴48进行旋转,第二转轴48的转动带动螺旋板49进行旋转,在螺旋板49的推动作用下,清洁剂在进液管410内水平向左流动,在第二转轴48的旋转作用下,使清水在进液管410内水平向右流动,启动第三电机413能够驱动第三转轴415进行旋转,使清洁剂与清水在支撑箱411内混合,通过对导流孔417的设计,方便液体从导流孔417内流出,从而将弹丸表面的粉尘或碎屑清理干净,第二导向槽10上的棉布将弹丸表面的水分擦干,清洗干净的弹丸从第二导向槽10回到履带式抛丸机本体2的弹丸回收口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