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680发布日期:2021-02-09 17:2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


背景技术:

[0002]
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它是把膜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化反应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也称作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它是利用膜对生化反应池内的含泥污水进行过滤,实现泥水分离,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大增加,达到很高的水平,使降解污染物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了出水清澈透明,得到高质量的产水,所以,其内部的膜组件的安装固定则非常的重要,基本都是通过膜组件的组装膜架来完成搭建,但是现有对于膜组件的搭建都是固定的模式,当需要加大污水处理量的时候,这些经过固定模式和结构搭建的膜组件不能满足大量污水的处理操作,使得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不高,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膜生物反应器一起使用,无形当中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分体模块式组装结构设计,能够根据用户出现加大污水处理量的情况,来增减过渡架体结构,用来满足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更加灵活多变、方便快捷,并且整套架体结构配有内、外双管路用于污水的输送,保证架体结构内每个膜生物反应器的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拆装膜架,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的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其特征在于:由底框架、顶框架和多个过渡架组成,所述底框架位于顶框架的下部,所述底框架与顶框架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过渡架按照叠加结构位于底框架和顶框架之间,所述多个过渡架之间利用螺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多个过渡架利用螺栓与底框架、顶框架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上还设有底框架第一输水管、底框架支撑结构、底框架第二输水管和渗水板,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位于底框架的一侧,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与底框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支撑结构位于底框架内侧的中部,所述底框架支撑结构与底框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第二输水管位于底框架支撑结构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底框架第二输水管与底框架支撑结构为固定连接,所述渗水板位于底框架的底部,所述渗水板与底框架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上还设有顶框架第一输水管、顶框架支撑结构和顶框架第二输水管,所述顶框架第一输水管位于顶框架的一侧,所述顶框架第一输水管与顶框架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支撑结构位于顶框架内侧的中部,所述顶框架支撑结构与顶框架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第二输水管位于顶框架支撑结构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顶框架第二输水管与顶框架支撑结构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过渡架上还设有过渡架第一输水管和过渡架第二输水管,所述过渡架第一输水管位于过渡架的一侧,所述过渡架第一输水管与过渡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渡
架第二输水管位于过渡架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过渡架第二输水管与过渡架为活动连接。
[0005]
进一步,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顶框架第一输水管、过渡架第一输水管分别分布在底框架、顶框架、过渡架的同一侧。
[0006]
进一步,所述渗水板为栅栏式结构。
[0007]
进一步,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底框架第二输水管、顶框架第一输水管、顶框架第二输水管、过渡架第一输水管、过渡架第二输水管均为带有胶皮垫的法兰式连接管。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架体是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采用分体模块式组装结构设计,能够根据用户出现加大污水处理量的情况,来增减过渡架体结构,用来满足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在使用的时候,多个过渡架按照叠加结构的形式安装在底框架和顶框架之间,每个过渡架之间利用螺栓固定连接起来,并且组装后的这些过渡架同样利用螺栓与底框架、顶框架固定连接起来,使得形成一个整体,方便搭建和拆卸,在底框架的底部装有一个渗水板,该渗水板采用栅栏式结构,便于积水的排放,当整个架体固定连接完毕后,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膜组件插入安装到由底框架、顶框架和多个过渡架搭建的整个架体结构中,利用底框架第一输水管、底框架第二输水管、顶框架第一输水管、顶框架第二输水管、过渡架第一输水管、过渡架第二输水管搭建的管路体系来为膜组件进行污水的输送,从而完成污水的降解处理,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污水处理的情况,来对过渡架的数量进行增减,用来提高处理性能和效率;整个架体结构简单、拆装快速方便,更加灵活多变、方便快捷,并且整套架体结构配有内、外双管路用于污水的输送,保证架体结构内每个膜生物反应器的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拆装膜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0]
其中:1、底框架
ꢀꢀꢀꢀꢀꢀꢀꢀ
2、底框架第一输水管
ꢀꢀꢀꢀ
3、底框架支撑结构
[0011]
4、底框架第二输水管
ꢀꢀꢀ
5、渗水板
ꢀꢀꢀꢀꢀꢀꢀꢀꢀꢀꢀꢀꢀꢀ
6、顶框架
[0012]
7、顶框架第一输水管
ꢀꢀꢀ
8、顶框架支撑结构
ꢀꢀꢀꢀꢀꢀ
9、顶框架第二输水管
[0013]
10、过渡架
ꢀꢀꢀꢀꢀꢀꢀꢀꢀꢀꢀꢀ
11、过渡架第一输水管
ꢀꢀꢀ
12、过渡架第二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其特征在于:由底框架1、顶框架6和多个过渡架10组成,所述底框架1位于顶框架6的下部,所述底框架1与顶框架6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过渡架10按照叠加结构位于底框架1和顶框架6之间,所述多个过渡架10之间利用螺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多个过渡架10利用螺栓与底框架1、顶框架6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1上还设有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底框架支撑结构3、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和渗水板5,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位于底框架1的一侧,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与底框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支撑结构3位于底框架1内侧的中部,所述底框架支撑结构3与底框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位于底框架支撑结构3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底框架
第二输水管4与底框架支撑结构3为固定连接,所述渗水板5位于底框架1的底部,所述渗水板5与底框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6上还设有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顶框架支撑结构8和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所述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位于顶框架6的一侧,所述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与顶框架6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支撑结构8位于顶框架6内侧的中部,所述顶框架支撑结构8与顶框架6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位于顶框架支撑结构8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与顶框架支撑结构8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过渡架10上还设有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和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所述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位于过渡架10的一侧,所述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与过渡架10为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位于过渡架10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与过渡架10为活动连接。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分别分布在底框架1、顶框架6、过渡架10的同一侧。所述渗水板5为栅栏式结构。所述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均为带有胶皮垫的法兰式连接管。
[0016]
工作方式:该架体是一种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膜架,采用分体模块式组装结构设计,能够根据用户出现加大污水处理量的情况,来增减过渡架体结构,用来满足膜生物反应器的组装;整体主要是由底框架1、顶框架6和多个过渡架10组成,在使用的时候,这些过渡架10按照叠加结构的形式安装在底框架1和顶框架6之间,每个过渡架10之间利用螺栓固定连接起来,并且组装后的这些过渡架10同样利用螺栓与底框架1、顶框架6固定连接起来,使得形成一个整体,在底框架1的一侧设有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并且在顶框架6的一侧设有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以及在每个过渡架10的一侧设有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该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分别分布在底框架1、顶框架6、过渡架10的同一侧,当使用人员对底框架1、顶框架6和多个过渡架10进行组装时,也使得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相互对应连接,此外,在底框架1的内部以及顶框架6的内部各设有底框架支撑结构3和顶框架支撑结构8,该底框架支撑结构3和顶框架支撑结构8能够分别对底框架1和顶框架6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随着过渡架10数量的增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并且,在底框架支撑结构3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装有一个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在顶框架支撑结构8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同样装有一个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以及在每个过渡架10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的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在连接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的同时,该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之间也相互连接,该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均采用带有胶皮垫的法兰式连接管,方便搭建和拆卸,并且其内部的胶皮垫能够有效抑制管路渗水,除此之外,在底框架1的底部装有一个渗水板5,该渗水板5采用栅栏式结构,便于积水的排放,当整个架体固定连接完毕后,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膜组件插入安装到由底框架1、顶框架6和多个过渡架10搭建的整个架体结构中,利用底框架第一输水管2、底框架第二输水管4、顶框架第一输水管7、顶框架第二输水管9、过渡架第一输水管11、过渡架第二输水管12搭建的管路体系来为膜组件进行污水的输送,从而完成污水的降解处理,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污水处理的情况,来对过渡架10的数量进行增减,用来提高处理性能和效率;整个架体结构简单、拆装快速方便,更加灵活多变、方便快捷,并且整套架体结
构配有内、外双管路用于污水的输送,保证架体结构内每个膜生物反应器的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快速拆装膜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