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0578发布日期:2021-01-15 11:4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分离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从受污染的污泥中分离有害物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处理污泥用的分离机组。



背景技术:

反应釜又称为反应锅,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桨,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生产型企业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到出料能够完成相关的反应。

石油化工厂、印刷厂、纺织厂等污染较严重的工厂所产生的污染物非常多,虽然很多在节能减排,但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这些被污染的泥土不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将会使工厂附近的土地寸草不生,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然后现有技术中,对污染的泥土处理方式不一样,其效率也差别比较大。本发明将解决由于受污染的泥土无法有效处理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且资源无法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机组,以解决由于受污染的泥土无法有效处理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且资源无法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污泥用的分离机组。该分离机组包括:支架、预热釜、热脱釜和驱动电机,预热釜、热脱釜、驱动电机均水平固定于支架上,且预热釜在热脱釜上方;预热釜、热脱釜均由内釜壳体、外釜壳体相互嵌套而成,内釜壳体与外釜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体,预热釜与热脱釜加热腔体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预热釜、热脱釜内均安装物料传输轴,密封板安装在内釜壳体两端,物料传输轴两端贯穿密封板,驱动电机传动轴驱动物料传输轴转动;预热釜、热脱釜的内釜壳体右端通过物料连接管连通,预热釜、热脱釜左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管;热脱釜底部安装加热燃烧装置。加热燃烧装置对热脱釜进行加热。

优选地,进料口上安装物料进料斗。方便物料进入,所说物料为待处理的物质,包括受污染的泥土。

优选地,密封板上具有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结构使密封板更加稳固结实。

优选地,预热釜上安装气体收集管,气体收集管与预热釜上的内釜壳体内连通。气体收集管与物料连接管以及预热釜中的内釜壳体内、热脱釜的内釜壳体内连通,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预热釜的加热腔体上开设尾气排放口。方便把加热腔体内的气体排出,最优的可将尾气排放口排到其他需要再次加热的地方。

优选地,所述物料传输轴为螺旋式传输轴。

优选地,所述螺旋式传输轴上具有转轴和螺旋叶片结构,螺旋叶片固定于转轴上,螺旋叶片上具有翻料板结构。螺旋式传输轴可将物料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方便在预热釜和热脱釜中的物料受热更加均匀且热解更加充分。

优选地,加热燃烧装置由2个以上相同的燃烧器组成,燃烧器安装在热脱釜底部,且燃烧器喷口贯穿外釜壳体后对准内釜壳体侧壁。外部的鼓风机通过外釜壳体底部的孔隙或者专门设置一个或几个孔,加热腔体内输送空气。

优选地,燃烧器上设有自动点火装置和进气口。燃烧器采用天然气进行加热燃烧。燃烧器上还可安装阻火器。阻火器的作用是安全防护的,一旦发生异常,可立刻切断燃气,燃烧器用的是天然气。

优选地,外釜壳体上安装有外釜壳体支座,外釜壳体侧壁上沿轴向均匀安装紧固环,内釜壳体上安装有固定支座和内釜导向座。紧固环能够起到紧固的作用。

在本申请中,采用预热釜和热脱釜相结合的方式,且均在支架上水平设置,通过使物料从预热釜的进料口进入,并在热脱釜中进行二次热解,还可将热解后的物质通过气体收集管进行收集,达到了有效处理受污染的物料,特别是受到石油化工污染的泥土,从而实现了对受污染物料的有效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并达到了资源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受污染的泥土无法有效处理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且资源无法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热脱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热脱釜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预热釜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预热釜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分离机组的物料传输轴结构图;

其中图中标号表示:1、支架;2、预热釜;22、气体收集管;23、尾气排放口;21、进料口;31、出料管;3、热脱釜;4、驱动电机;5、加热腔体;6、管道;61、转轴;62、螺旋叶片;63、翻料板;7、物料传输轴;8、密封板;9、物料连接管;10、内釜壳体;11、外釜壳体;12、加热燃烧装置;121、燃烧器;122、自动点火装置;123、进气口;13、物料进料斗;14、外釜壳体支座;15、紧固环;16、固定支座;17、内釜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内”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7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分离机组,该分离机组包括:支架1、预热釜2、热脱釜3和驱动电机4,预热釜、热脱釜、驱动电机均水平固定于支架上,且预热釜在热脱釜正上方;预热釜、热脱釜均由内釜壳体10、外釜壳体11相互嵌套而成,内釜壳体与外釜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体5,预热釜与热脱釜加热腔体之间通过管道6连通;预热釜、热脱釜内均安装物料传输轴7,密封板安装在内釜壳体两端,物料传输轴两端贯穿密封板,驱动电机传动轴驱动物料传输轴转动;预热釜、热脱釜的内釜壳体右端通过物料连接管9连通,预热釜、热脱釜左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1、出料管31;热脱釜底部安装加热燃烧装置12。加热燃烧装置对热脱釜进行加热。预热釜、热脱釜均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如图1-7所示,进料口上安装物料进料斗13。方便物料进入,所说物料为待处理的物质,包括受污染的泥土。

如图1-7所示,密封板上具有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结构使密封板更加稳固结实。

如图1-7所示,预热釜上安装气体收集管22,气体收集管与预热釜上的内釜壳体内连通。气体收集管与物料连接管以及预热釜中的内釜壳体内、热脱釜的内釜壳体内连通,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1-7所示,预热釜的加热腔体上开设尾气排放口23。方便把加热腔体内的气体排出。

如图1-7所示,物料传输轴为螺旋式传输轴。

如图1-7所示,螺旋式传输轴上具有转轴61和螺旋叶片62结构,螺旋叶片固定于转轴上,螺旋叶片上具有翻料板63结构。螺旋式传输轴可将物料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方便在预热釜和热脱釜中的物料受热更加均匀且热解更加充分。

如图1-7所示,加热燃烧装置由2个以上相同的燃烧器121组成,燃烧器安装在热脱釜底部,且燃烧器喷口贯穿外釜壳体后对准内釜壳体侧壁。外部的鼓风机通过外釜壳体底部的孔隙或者专门设置一个或几个孔,加热腔体内输送空气。

如图1-7所示,燃烧器上设有自动点火装置122和进气口123。

如图1-7所示,外釜壳体上安装有外釜壳体支座14,外釜壳体侧壁上沿轴向均匀安装紧固环15,内釜壳体上安装有固定支座16和内釜导向座17。紧固环能够起到紧固外釜壳体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将受污染的泥土从物料进料斗进入预热釜后,打开两个驱动电机和燃烧器,使预热釜的加热腔体和热脱釜的加热腔体内均有热气,需要处理的污泥从预热釜的左端在物料传输轴的作用下,传送到预热釜的右端,并经过物料连接管到达热脱釜内,经过热脱釜内的物料传输轴的作用下,从热脱釜的右端传输到热脱釜的左端,并在出料管处出来,热解后的水。油通过气体收集管进行有效收集,再处理后即可进行资源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热釜和热脱釜相结合的方式,且均在支架上水平设置,通过使物料从预热釜的进料口进入,并在热脱釜中进行二次热解,还可将热解后的物质通过气体收集管进行收集,达到了有效处理受污染的物料,特别是受到石油化工污染的泥土,从而实现了对受污染物料的有效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并达到了资源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受污染的泥土无法有效处理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且资源无法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