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1673发布日期:2023-02-07 19: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包括分离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底座(01)、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以及水泵(12),所述分离筒本体(08)一侧设置有第一清水注入口(04),所述第一清水注入口(04)一端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所述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均安装于底座(01)顶端且通过二三级连通管(19)连通;所述加料搅拌机构包括加料箱(24)、驱动电机(25)和加料漏斗(30),所述水泵(12)通过泵座(20)安装于底座(01)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搅拌机构还包括搅拌杆(26)、搅拌叶(27)、把手(28)、密封盖(29)和开关阀(31),所述加料箱(24)固定连通于第一清水注入口(04)一端,所述加料箱(24)远离第一清水注入口(0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清水注入口(0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5)安装于加料箱(24)顶端一侧,所述搅拌杆(26)设置于驱动电机(25)输出轴底端,所述搅拌叶(27)安装于搅拌杆(26)底端且靠近加料箱(24)内腔底端,所述加料漏斗(30)设置于加料箱(24)顶端靠近驱动电机(25)的一侧,所述密封盖(29)设置于加料漏斗(30)顶端,所述把手(28)设置于密封盖(29)顶端,所述开关阀(31)设置于加料漏斗(30)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底端均通过支撑脚(02)安装于底座(01)顶端,所述底座(01)顶端靠近正面的位置设置有电控箱支架(11),所述电控箱支架(11)顶端安装有电控箱本体(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本体(08)正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提示牌(10),所述分离筒本体(08)正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压力表(05),所述分离筒本体(08)底端固定连通有二级滤油排泄口(03),所述分离筒本体(08)顶端中部固定连通有油污排放口(06),所述分离筒本体(08)顶端一侧安装有电加热器(09),所述电加热器(09)处安装用于温度检测的报警器(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进水端固定连通有油污水入口(22),所述水泵(12)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分离筒本体(08)一侧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顶端安装有安全阀(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装置本体(17)底端连通有透析装置排泄口(21),所述透析装置本体(17)远离分离筒本体(08)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反冲洗口(14),所述透析装置本体(17)位于反冲洗口(14)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达标排水口(23),所述达标排水口(23)管道的下方连通有超标排水口(32),且管体上均安装有电磁阀(0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达标排水口(23)管体中部安装有取样阀(15),该取样阀(15)用于排出达标水前进行取样检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包括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包括底座、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水泵,分离筒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清水注入口,第一清水注入口一端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均安装于底座顶端且通过二三级连通管连通;加料搅拌机构包括加料箱、驱动电机和加料漏斗,水泵通过泵座安装于底座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底座配合支撑脚以及电控箱支架,使得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电控箱本体紧凑且合理的安装在底座上,有效的降低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空间占比,同时使得工作人员后期维修时更加方便。修时更加方便。修时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中舟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