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877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现有污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着污水处理效果差、成本高的缺陷,尤其是对造纸黑液和DSD酸废水无法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污水处理能力强、尤其对造纸黑液和DSD酸废水的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并可回收无机物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由预处理器、中心处理器、压力泵、恒压箱、回流箱、无机物回收装置、物化罐、投药箱和沉淀箱组成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装置设有两个污水入口,上污水入口通过带上阀门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和恒压箱连接;下污水入口和预处理器连接;预处理器通过带下阀门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连接,同时和恒压箱连接;恒压箱和压力泵连接;回流箱分别通过管道和中心处理器的污水进水管和浓缩水出水管连接;污水处理装置另一侧设有排污泥口和处理水出口,处理水出口通过管道分别和无机物回收装置、物化罐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物化罐与投药箱连接,物化罐下设有沉淀箱,一侧设有清水出口;预处理器内装有中空纤维;中心处理器内装有Selro膜。
预处理器和中心处理器的数量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确定。
处理造纸黑液时,打开上阀门,关闭下阀门,单向阀接通物化箱,污水从上污水入口经过管道,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直接进入中心处理器,处理过的水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进入物化箱,经絮凝处理,沉淀物留在沉淀箱内,符合排放标准的清水通过清水出口排出;中心处理器排出的浓缩水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通过回流箱再进入中心处理器进行二次处理,污泥由排污泥口排出。需要回收无机物时,单向阀接通无机物回收装置。
处理DSD废水时,打开下阀门,关闭上阀门,单向阀接通物化箱,污水从下污水入口经过管道,进入预处理器,经过预处理器处理的污水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进入中心处理器进行精密处理,精密处理过的水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进入物化箱,经絮凝处理,沉淀物留在沉淀箱内,符合排放标准的清水通过清水出口排出;经过中心处理器器处理的浓缩水靠压力泵和恒压箱的压力,通过回流箱再进入中心处理器进行二次处理,污泥由排污泥口排出。需要回收无机物时,单向阀接通无机物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污水处理能力强、尤其对造纸黑液和DSD酸废水的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并可回收无机物的特点。
以下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剖图。
其中,1.上污水口,2.下污水口,3.预处理器,4.上阀门,5.下阀门,6.压力泵,7.恒压箱,8.中心处理器,9.回流箱,10.排污泥口,11.处理水出口,12.物化罐,13.投药箱,14.沉淀箱,15.清水出口,16.无机物回收装置,17.单向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
污水处理装置的一侧设有两个污水入口,上污水入口1通过带上阀门4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8和恒压箱7连接;下污水入口2和预处理器3连接;预处理器3通过带下阀门5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8连接,同时和恒压箱7连接;恒压箱7和压力泵6连接;回流箱9分别通过管道和中心处理器8的污水进水管和浓缩水出水管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的另一侧设有排污泥口10和处理水出口11,处理水出口11通过管道分别和无机物回收装置16、物化罐12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17;物化罐12与投药箱13连接,物化罐12下设有沉淀箱14,一侧设有清水出口15。预处理器3内装有中空纤维;中心处理器8内装有Selro膜;预处理器3和中心处理器8的数量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由预处理器、中心处理器、压力泵、恒压箱、回流箱、无机物回收装置、物化罐、投药箱和沉淀箱组成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装置的一侧设有两个污水入口,上污水入口通过带上阀门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和恒压箱连接;下污水入口和预处理器连接;预处理器通过带下阀门的管道与中心处理器连接,同时和恒压箱连接;恒压箱和压力泵连接;回流箱分别通过管道和中心处理器的污水进水管和浓缩水出水管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的另一侧设有排污泥口和处理水出口,处理水出口通过管道分别和无机物回收装置、物化罐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物化罐与投药箱连接,物化罐下设有沉淀箱,一侧设有清水出口;预处理器内装有中空纤维;中心处理器内装有希诺膜。
专利摘要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由预处理器、中心处理器、压力泵、恒压箱、回流箱、无机物回收装置、物化罐、投药箱及沉淀箱组成,装置的一侧设有两个污水入口,另一侧设有排污泥口和处理水出口,上污水口及预处理器与中心处理器之间分别设有上下两个阀门,各部件间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对造纸黑液和DSD酸废水的处理能力强、效果好、成本低并可回收无机物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1/52GK2411247SQ9922089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7日
发明者王家俊, 边志杰 申请人:王家俊, 边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